笔下文学小说网 > 科幻次元 > 碧霄剑魂 > 第120章 镇魂鼓音]

第120章 镇魂鼓音](1 / 2)

一、铁算玄机

汴梁城的晨雾裹着油烟味漫过御街时,林砚之正捏着半块镇魂鼓残片蹲在大相国寺的影壁前。残片上的北斗“天权”星纹路在阳光下泛着铜绿,与他眉心的剑穗光影隐隐共振——这是第119章末谷主遗言中解封的关键。苏挽月递过羊皮水囊,囊内神霄符纸突然无风自动,竟在水面拼出“地宫”二字。

“镇魂鼓不在禁军大营,必是被藏在别处。”李云歌展开牛皮舆图,图上汴梁的寺院道观被朱砂圈了个遍。突然,街角传来算盘珠子的脆响,只见一个头戴万字巾的精瘦汉子蹲在墙根拨弄算盘,算珠碰撞声竟与残片的共振频率相合。

“这位兄台,”林砚之上前,龙吟剑鞘轻碰算盘,“可知镇魂鼓下落?” 汉子头也不抬,算盘珠子突然跳起,在掌心组成“大相国寺”四字。他袖口滑出张桑皮纸,纸上用算盘口诀写着:“地宫三层,铁戟镇门,鼓藏龙柱,音动黄河。” 这正是北宋“铁算盘”门的密语,汉子竟是江湖上失传已久的算卦奇人。

二、夜探地宫

三更梆子响过,大相国寺的藏经楼后墙浮现暗门。雷横握紧腰间环首刀,刀鞘上的鲨皮在月光下泛着冷光——他本是禁军裨将,第115章中曾参与镇煞,此刻自愿随行。苏挽月甩出缚龙索,绳索缠上檐角铜铃,四人借力翻入地宫入口,脚下的青砖刻着北宋常见的宝相花纹,却被血煞侵蚀得模糊。

地宫第一层摆满石像,文殊菩萨像的莲座下渗着黑血。林砚之点亮油灯,灯芯是汴梁特产的乌桕脂,火焰竟呈幽蓝色。突然,石像手中的玉如意齐齐转向,指向通道尽头的铁闸——闸上铸着十二名禁军甲士,正是北宋“岳家背嵬军”的装束,甲片缝隙里凝着血煞冰晶。

“是守护鼓灵的阴魂。”苏挽月的莲柄剑出鞘,剑尖挑起灯芯,火焰化作剑莲图腾。铁闸后传来锁链拖地声,十二名甲士阴魂持戟杀出,戟刃上的“靖康”铭文在幽光中闪着凶光——那是北宋靖康年间战死的禁军,竟被幽冥教以血煞禁锢。

三、鼓灵显威

雷横怒吼着挥刀格挡,环首刀与铁戟相击,迸出暗紫色火花。阴魂甲士的戟法浑然一体,正是北宋禁军秘传的“北斗阵”,十二柄铁戟组成的星图竟与镇魂鼓上的纹饰相同。林砚之眉心的剑穗光影暴涨,龙吟剑自发斩出剑气,却被戟阵吸走,反震得他气血翻涌。

“看龙柱!”李云歌指向地宫中央的石柱。柱身刻着黄河九曲图,龙首位置的鳞片竟在震动,露出内里嵌着的镇魂鼓——铜身铁面,鼓面北斗七星图缺了“天权”一星,正是林砚之手中的残片位置。苏挽月急中生智,将莲柄剑插入残片缝隙,剑莲图腾的金光注入鼓身,竟使缺星复原。

“咚——!”

低沉的鼓音突然响起,非金非石,却震得地宫嗡嗡作响。阴魂甲士的铁戟纷纷落地,他们胸前的“忠”字铭牌渗出金光,血煞冰晶寸寸碎裂。鼓音中,甲士们的身影渐渐透明,化作十二道流光融入镇魂鼓,鼓面的北斗星图竟活了过来,斗柄直指黄河方向。

四、黄河龙穴

鼓音持续响起时,黄河下游的水势突然暴涨。林砚之等人在鼓音中看到幻象:九曲黄河的某处河湾,水底隐现巨大的龙形阴影,龙首位置插着柄血剑,正是天机剑的轮廓。铁算盘的桑皮纸突然自燃,灰烬中露出八个血字:“黄河龙穴,剑主归位。”

“是无妄海的封印投影!”苏挽月的缚龙索新佩化作指南针,指针疯狂旋转后指向东南。雷横捡起阴魂遗落的铁戟,戟尖挑起鼓面流光,竟在地面画出黄河河道图,图中“龙门”位置的河湾被血色圈出——那正是北宋舆图上标注的“黄河龙穴”,传说上古神龙葬身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