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脉圣所的夜幕,如同一块浸透了月光的厚重天鹅绒,温柔地覆盖了白日的喧嚣。万籁俱寂,只有远处魔法泉眼潺潺的水声,和偶尔从兽栏传来的几声梦呓般的低鸣,交织成安眠的夜曲。然而,在圣所边缘那间专为奥德尔·冥渊准备的、陈设简洁至极的居所内,却并无沉睡的气息。
奥德尔并未休息。他不需要像生者那样通过长时间的睡眠来恢复精力,冥神之子的存在方式更接近于一种永恒的、低消耗的清醒冥想。他静立在房间那扇巨大的、由整块冥河水晶打磨而成的窗前。窗外,并非星脉圣所熟悉的、缀满璀璨星斗的夜空,而是他通过自身力量微微扭曲了局部空间法则,所呈现出的、独属于冥界的景象——一轮巨大、苍白、散发着恒定而冰冷光辉的冥月,悬浮在墨黑色的天幕上,周围环绕着丝丝缕缕、如同叹息般流淌的灰色云霭。冥月的清辉洒入室内,将他修长的身影拉得更加颀长,也为他那苍白的肤色和灰银色的眼眸镀上了一层淡淡的、非人间的光泽。
白日里发生的种种——托尔热情的导游、与艾莉丝失败的学术交流、凯兰充满血腥气的警告、与托尔坎普关于狩猎的意外共鸣、诺拉那复杂难懂的情绪波动、以及最后凯兰醉醺醺发出的北境邀请——所有这些信息,此刻正如同浩瀚的数据流,在他绝对冷静的心智中,被高速、精准地分类、解析、归档。
他的表情一如既往的平静,如同冥河最深处的寒冰,没有任何波澜。但若有人能窥见他那双灰银色眼眸的最深处,便会发现,那如同绝对零度般的冰封之下,似乎有极其细微、极其有序的光斑在闪烁、流转,那是他处理庞杂信息的本能外在显现。
当他的“思绪”流转到“北境之旅”这个节点时,那些闪烁的光斑,频率似乎发生了极其微妙的改变。不再是纯粹客观的记录与评估,而是带上了一丝……类似于“优先级提升”与“参数预加载”的意味。
“北境……” 奥德尔无声地默念着这个词汇。在他的核心数据库中,关于这个位于主物质位面极北之地的区域,立刻调取出一系列相关的信息标签:“极端低温环境”、“高魔力惰性场”、“古冰川遗迹”、“泰坦神系影响区”、“活跃的亡灵变异温床”。
尤其是最后一个标签——“活跃的亡灵变异温床”,让他的“注意力”高度集中起来。
凯兰·铁影那醉意朦胧却言之凿凿的话语,再次回响在他的意识层面:
*“霜骸骨龙?算个啥?”
*“被远古冰封的巨魔巫妖!”
*“能在暴风雪里唱歌勾魂的雪女妖!”
*“最稀罕的是那种极光水母形态的幽灵!”
每一个名词,都像一把钥匙,瞬间打开了奥德尔脑海中对应区域的资料库。他看到的不仅仅是名称,更是这些变异亡灵的能量结构模拟图、生存环境分析、行为模式预测,以及它们与冥界常规亡灵物种的差异性对比。
差异性。这才是关键。
冥界的亡灵生态,建立在死亡法则绝对主导的、相对稳定的基础上。而北境,那种极端的、充满矛盾的物理环境(极寒与地热并存)、特殊的能量场(星界极光与大地脉动交织),会对亡灵的形态、习性、能力产生何种定向诱导变异?这种变异,是否揭示了主物质位面与冥界法则交互作用的某种边界效应?能否从中提炼出对抗“寂灭之影”那种“存在性抹除”特性的反向数据?
一系列严谨的、充满探索价值的科学问题,如同精密的齿轮,在他脑海中咔嗒作响地啮合、运转。
“实地考察……必要性……极高。”奥德尔得出了与之前相同的结论,但这一次,这个结论似乎被赋予了更具体的重量和方向。
他的目光仿佛穿透了眼前虚幻的冥月景象,投向了遥远的北方。那片被冰雪覆盖、充满了未知与危险的土地,在他眼中,已然被分解、重构为一个巨大的、等待解析的露天实验室。
他甚至开始下意识地构建初步的考察计划框架:
* 样本采集目标: 优先锁定凯兰提及的高阶变异体(霜骸骨龙、巨魔巫妖)。尝试获取其灵魂残片或环境能量残留样本。
* 环境监测点: 需在典型极寒区、地热异常区、极光活跃区布设微型能量感应符文阵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