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渐深,林间的露水打湿了衣角,带来沁人的凉意。但小石头裹在石磐宽大的外衫里,靠着师兄温暖坚实的身体,却觉得比待在烧着壁炉的房间里还要安心。师兄讲述的往事,像一把钥匙,打开了他心中锈死的锁,让沉重的委屈和恐惧找到了宣泄的出口,也让一种更深沉的思考开始萌芽。
“师兄,”小石头的声音依旧沙哑,但已经平静了许多,他仰起头,看着石磐在夜色中轮廓分明的侧脸,“那……学院的规矩,就像庙里的戒律,对吗?是为了保护大家,让……让整个‘庙’能好好运行下去。破了戒,就要受罚。”
“嗯。”石磐低低应了一声,对师弟的领悟速度感到一丝欣慰,“规矩是框架,是保护大多数人的‘根’。无规矩,不成方圆。学院这么大,这么多人,若都凭个人喜恶行事,早就乱套了。”
小石头低下头,看着自己沾满泥土的鞋尖,小声说:“所以……我破了规矩,院长罚我,是应该的。是我没想明白,只觉得憋屈……” 他理解了规矩的必要性,但心里那个关于“对错”的疙瘩,还没完全解开。保护朋友,难道也错了吗?
石磐仿佛看穿了他的心思,话锋一转,语气变得郑重起来:“但是,小石头,你记住。守规矩,很重要。但比守规矩更重要的,是这里——” 他用粗糙的手指,轻轻点了点小石头左胸口心脏的位置。
“是侠义之心,是明辨是非、扶弱济困的本心。规矩是死的,人心是活的。你看到朋友被欺负,心中不忿,想要挺身而出,这份心,千金不换!师父若在此,也绝不会因你守规矩而夸你,只会因你见义不为而罚你!”
小石头猛地抬起头,红肿的眼睛里重新迸发出光彩。师兄肯定了他的初衷!
“师兄不怪你动手,”石磐的目光如磐石般坚定,“师兄怪的是,你选了最直接、却也最笨、后患最大的方式。就像我当年,只知挥拳,不知善后。”
他微微前倾身体,目光灼灼地看着小石头:“真正的强大,真正的‘根’的智慧,不是一味顺从,也不是一味反抗。而是能找到一种方法,既守住了该守的规矩(不主动私斗、不滥用暴力),又尽了该尽的情义(保护了朋友、讨回了公道)。要让该罚的人受到惩罚,让该护的人得到庇护,而且,是堂堂正正地,让所有人都挑不出错处来!”
“既守规矩……又尽情义……”小石头喃喃地重复着,这句话像一道闪电,劈开了他心中的迷雾。他之前将“规矩”和“义气”完全对立了起来,以为非此即彼。但现在,师兄告诉他,还有第三条路!一条更难走,但更正确、更光明的路!
“那……那当时,我该怎么做?”小石头急切地问,他太想知道答案了。
石磐没有直接给出答案,而是引导他:“想想看。当时,除了打一架,有没有别的路?比如,立刻报告给当时在场的老师?或者,像艾莉丝那样,用学院的规则去驳斥他们?甚至,能不能用点……别的方法,既让以撒吃个哑巴亏,又抓不到你任何把柄?”
小石头陷入了沉思。是啊,当时被愤怒冲昏了头脑,只觉得打架是最快最解气的方式。现在回想,如果当时他冷静一点,是不是可以……可以拉着墨菲和赛琳直接去找刚好在附近的老师?或者,能不能用点从阿斯特老师或者贝拉副院长那里学来的“小技巧”,小小地惩戒一下以撒,让他当众出个丑,却又不会留下私斗的证据?
思路一打开,各种可能性涌现出来。他发现自己当时的选择,确实是最冲动、最不计后果的一种。
看着小石头眼中闪烁的思考光芒,石磐知道,他已经开始领悟了。他不再多说,留给小石头自己咀嚼、消化。有些道理,别人说一千道一万,不如自己豁然开朗的一瞬间。
就在这时,一个带着几分戏谑的清脆声音突然从树林边缘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