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它想往更高处爬。”
他顿了顿,用手轻轻拂去晓光头发上不知何时沾上的一点点草屑,眼神温柔而坚定地凝视着她:
“我们光光,还有我们这一家子,也要像它一样,一直往上爬。”
这句话,像一颗种子,悄然落进晓光的心田。她或许还不能完全理解这句话背后所承载的全部重量——那是一个男人对命运的不屈,对一个家庭未来的承诺,对下一代最深沉的爱与期盼。但她能听懂“往上爬”的意思,就像她懂得努力学习能考出好成绩,懂得好好吃饭能长得更高一样。
她用力地点了点头,小脸上绽放出一个无比灿烂的笑容,那笑容比墙头上最绚烂的牵牛花还要明亮。她伸出小手,紧紧握住了大舅那粗糙得硌人、却无比温暖的大拇指。
“嗯!”她清脆地应着,声音里充满了无限的信任和力量。
阳光将这一大一小两个身影,在他们共同守护的、开满鲜花的墙根下,拉成了一道温暖而坚定的剪影。
苏建国站起身,重新扶起自行车。他最后看了一眼那面生机勃勃的墙壁,看了一眼在“工作室”里沉浸于创作的卫民,看了一眼在屋内忙碌的春燕的背影,然后对晓光说:“去吧,上学别迟到。”
晓光“哎”了一声,像一只快乐的小鸟,背着她的“小老虎书包”,脚步轻快地奔向巷口,奔向她的学校,奔向她的未来。
苏建国也蹬上了自行车,车轮转动,驶向他的工地,驶向他的责任,驶向那个需要他继续用汗水和智慧去搭建的、更好的明天。
青瓦巷在身后渐渐喧闹起来,人声、车铃声、叫卖声交织成一首充满烟火气的晨曲。而在苏家的小院里,牵牛花的藤蔓在微风中轻轻摇曳,那努力向上的嫩芽,在阳光的照耀下,仿佛镀上了一层金色的光边。
向上而生。这是墙角野花的本能,是晓光书包上小老虎的眼神,是苏建国蓝图里的偏房,是苏卫东紧握的车把,是李春燕手中缝补的针线,是苏卫民笔下流淌的色彩,更是这一家人从瓦砾中站起后,共同选择的、唯一的方向。
他们的路还很长,前路未必平坦。但根已扎下,心向阳光,他们必将如这牵牛花一般,沿着生活的墙壁,执着地、顽强地,一直向上,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