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环境的改善(1 / 2)

寒意料峭的清晨,晓光再次背起那个缝补过的“小老虎”书包,走向学校。这条路,她曾走得提心吊胆,每一步都像踩在荆棘上,时刻警惕着可能从哪个角落窜出的恶意。但今天,似乎有些东西不一样了。

空气依旧清冷,巷口依旧有早起忙碌的大人,但投向她的目光,少了些以往那种赤裸裸的探究或鄙夷,多了些难以言喻的复杂意味——或许是知道了苏家“倾家荡产”赔偿的事后生出的一丝同情,或许是听说了学校介入的风声后的些许收敛。偶尔,甚至会有一两个面熟的阿姨,对她露出一个算得上和善的、略显局促的点头。

晓光下意识地缩了缩肩膀,将脸颊埋进旧围巾里,加快了脚步。长期的孤立和恐惧让她无法立刻解读和相信这些变化的信号,自我保护的本能依旧占据上风。

走进校门,那种无形的、曾经无处不在的压力感,似乎真的减轻了。没有突如其来的哄笑,没有刻意压低了却恰好能让她听见的“拖油瓶”之类的字眼。操场上的同学追逐打闹,看到她,最多只是瞥一眼,便又继续自己的游戏。

这种“被忽略”,在以往是一种屈辱的放逐,但在今天,却像是一种难得的、喘息的平静。

她低着头,快步走向教室。在门口,差点撞上一个人。她吓得猛地一僵,几乎要习惯性地道歉并蜷缩起来。

“呀,苏晓光,你来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带着一点点的惊讶,却没有恶意。

晓光抬起头,看见是新来的同桌,一个叫赵小娟的女生。赵小娟皮肤有点黑,眼睛很大,笑起来嘴角有两个浅浅的梨涡。她之前因为生病请假了很长时间,回来后就成了晓光的新同桌,似乎对班级里之前的暗流涌动并不完全了解。

“嗯…”晓光的声音细若蚊蚋,下意识地侧了侧头,想用好的耳朵对着她。

赵小娟却似乎没注意到这个小动作,她的目光落在了晓光抱在胸前的书包上,眼睛一亮:“咦?你的书包上这个小老虎好可爱呀!就是眼睛好像有点歪了?不过更有趣了!”

这不是嘲笑,而是带着一种发现新奇事物般的天真好奇。

晓光愣住了,抱着书包的手紧了紧。这是第一次,有同学不是因为嘲笑而注意到她的书包。

“它…它原来坏了…我小舅给缝的…”晓光犹豫了一下,极其小声地解释道,心脏莫名地跳快了几分。

“哇!你小舅真好!手真巧!”赵小娟毫不吝啬地夸奖道,还伸出手指轻轻碰了碰那颗被红绳子固定住的塑料眼睛,“像独眼龙船长,酷酷的!”

酷酷的?晓光从未想过这个词能和自己的破书包联系在一起。她看着赵小娟真诚的笑脸,心底那层坚硬的冰壳,似乎被这毫无心机的温暖触碰,悄然融化了一丝丝。

上课铃响了。课堂上的氛围也悄然发生了变化。

李老师讲课的时候,目光会有意无意地多扫过晓光这边一眼。当她看到晓光因为听不清而微微蹙眉,或者努力侧头时,会不动声色地将声音提高一些,或者将重要的知识点在黑板上多写一遍。

提问环节,不再是晓光拼命降低存在感、祈祷不要被点名的煎熬时刻。李老师有时会提出一些相对简单的问题,用鼓励的眼神看向她:“苏晓光同学,你来试试看?”

第一次被点到时,晓光紧张得浑身发抖,站起来半天说不出话,脸涨得通红。但李老师没有不耐烦,更没有像以前的老师那样让她“坐下吧,下次认真听”,而是温和地重复了一遍问题,并给出了小小的提示。

在老师耐心的等待和鼓励下,晓光终于磕磕巴巴地说出了答案。声音很小,而且因为紧张和耳朵不适,发音有些奇怪。

但李老师却立刻露出了赞许的笑容:“回答得很好!请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