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大清卷王:开局给雍正打工 > 第319章 胤祥的 “军功章”

第319章 胤祥的 “军功章”(2 / 2)

最后,胤祥拿起一个粗布包,里面装着晒干的止血草和消炎的草药:“这是江姑娘让兰馨医馆准备的‘急救包’,每个士兵出征前都带了一包。决战时,有个叫赵虎的老兵,胸口被箭射穿,就是靠这包里的止血草止住了血,撑到医帐获救。如今赵虎已退伍,在张家口的康复营教其他伤兵编竹篮,日子过得很安稳。”

胤祥重新举起酒杯,一步步走到江兰面前,目光里满是真诚:“江姑娘,此战能胜,你才是真正的功臣。这杯,臣敬你!若没有你连夜画的粮草路线图,若没有你改良的雪地靴,若没有你配的急救包,将士们撑不到决战,科布多也守不住。”

江兰站起身,双手举杯,脸上带着坦然的微笑:“王爷过誉了。粮草能冲破暴雪送到,是大宝带着伙计们赶骆驼,连走三夜没合眼;雪地靴能赶制出来,是瑞祥号的皮匠们日夜不休,手指被针扎破了也没停;急救包能送到每个士兵手里,是秋杏带着医工们打包到深夜 —— 我只是做了该做的事,真正的功劳,该归这些踏实做事的人。”

“不,” 胤祥打断她,语气坚定,“若没有你定方向、想办法,就算有再多伙计、皮匠,也成不了事。去年暴雪封路,是你第一个想到找牧民借雪橇;冻伤疫情爆发,是你第一个想到用辣椒水活血;战后热蔓延,是你冒着被传染的风险,亲自去隔离区查看 —— 这些,都是你一个人的远见,臣和将士们都记在心里。”

江兰看着胤祥真诚的眼神,忽然想起去年在科布多的那个雪夜。当时粮草刚到,她和胤祥站在粮草堆前,看着士兵们围着热汤碗欢呼,胤祥当时就说:“江姑娘,你这法子,救了咱们所有人的命。” 如今在庆功宴上,他又一一细数这些细节,这份记挂,让她心里暖暖的。

她轻轻碰了碰胤祥的酒杯,清脆的碰撞声在殿内回荡:“那臣就恭敬不如从命。愿我大清边疆永固,将士们再无征战之苦,百姓们能安居乐业。”

两人相视一笑,没有再多说什么,却仿佛有千言万语在眼神中交汇 —— 那些一起应对暴雪的日夜,那些为了士兵安危的争论,那些看到军屯丰收时的欣慰,都藏在这一笑里。张廷玉看着这一幕,忍不住对身旁的马齐说:“历来打仗,只重前线军功,却轻后勤之力。如今胤祥将军能这般认可江姑娘的功劳,江姑娘又能不居功自傲,这般君臣相得、将辅相契,真是我大清之幸啊。”

胤禛坐在主位上,看着眼前的场景,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说得好!江兰不仅有远见、有本事,还能培养出大宝、小宝、秋杏这样的人才,这才是真正的栋梁!” 他看向殿末的大宝和小宝,“你们兄弟去年冒雪送粮,今年又把迎师之事办得妥帖,朕赏你们每人五十两银子,瑞祥号京郊分铺免次年商税!” 大宝和小宝连忙起身谢恩,声音响亮,引得群臣纷纷侧目 —— 谁也没想到,这两个年轻的瑞祥号管事,竟是江兰一手培养出来的后辈。

宴至黄昏,夕阳的余晖透过殿窗,洒在金砖上,映出暖融融的光。胤祥送江兰出宫时,正好遇到前来接江兰的大宝、小宝和秋杏。小宝从怀里掏出一个木盒,递到胤祥面前:“王爷,这是科布多军屯新收的玉米磨的粉,姑母说您爱吃粗粮,让我们带来给您尝尝。这粉是用今年的新玉米磨的,比去年的更细腻,熬粥、做糕都好吃。”

胤祥接过木盒,打开一看,里面的玉米面洁白细腻,还带着淡淡的玉米香。他忍不住笑道:“好,好!明年春天,朕定要去科布多看看军屯的景象,看看江姑娘和你们这些年轻人,把边疆治理成了什么模样。” 江兰笑着接话:“王爷若去,臣定让军屯的将士们煮玉米粥招待您,再请您看看惠民铺的新布,都是牧民们喜欢的花色。”

几人站在宫门外,晚风拂过,带着槐树叶的清香。江兰看着身旁的秋杏,看着面前的大宝、小宝,又看着眼前的胤祥,心里满是踏实 —— 她从一个包衣丫头走到今天,不仅为大清安定了边疆,还培养出了能独当一面的后辈,往后就算她不在边疆,这些人也能把民生、医疗、军需的事办得妥帖。

远处的街道上,百姓们还在欢呼,灯火渐渐亮起,映照着京城的繁华。江兰知道,胤祥的军功章里,有她的一份;而她的这份努力里,也藏着无数人的汗水与信任。往后,她会继续带着这份默契与责任,为大清的安定,为百姓的幸福,继续走下去,做一个真正的时代变革者,做大清边疆最坚实的后盾。

欲知下文如何,请先关注收藏点赞!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