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大清卷王:开局给雍正打工 > 第313章 新式武器的实战检验

第313章 新式武器的实战检验(2 / 2)

没等他反应过来,清军的第二排火枪队又顶上了,“砰砰砰” 的枪声再次响起,又一批骑兵倒下。准噶尔骑兵慌了,有的想掉头撤退,有的还想往前冲,可前后拥挤,乱成了一团。

“骑兵队,冲!” 胤祥抓住时机,拔出腰间的佩刀,大喊一声。早已准备好的清军骑兵从左右两翼冲出,马刀挥舞,向乱作一团的准噶尔骑兵砍去。江柱子握着连发火枪,在步兵队里掩护骑兵,他瞄准一个想偷袭清军骑兵的准噶尔士兵,“砰砰砰” 三发子弹,正好打中对方的胳膊,那士兵惨叫一声,从马上摔了下来。

战斗持续了一个时辰,准噶尔骑兵被打得落花流水,噶尔丹策零带着残兵仓皇向西逃窜,沿途丢下了无数的马刀、帐篷和粮草。清军大获全胜,共斩杀准噶尔士兵五千余人,俘虏三千余人,缴获战马八千余匹,而清军的伤亡还不到五百人 —— 这其中,连发火枪的功劳占了大半。

战后,胤祥在大营里召开庆功宴,特意把江兰请到主位。他举起酒碗,对在场的将领们说:“这次能击溃准噶尔主力,江姑娘改良的连发火枪功不可没!之前咱们怕准噶尔骑兵冲阵,如今有了这枪,他们再敢来,咱们就让他们有来无回!”

将领们纷纷举起酒碗,向江兰敬酒。李虎端着酒碗,激动地说:“江姑娘,我今天用连发火枪打趴下了四个骑兵!这枪太管用了,比弓箭厉害十倍!”

江兰笑着接过酒碗,却没喝,只是说:“这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是工部的工匠们日夜赶制,是士兵们刻苦训练,更是王爷指挥得当。咱们还要继续改进,比如让弹巢装更多的弹丸,让枪管更耐用,这样下次打仗,咱们更有把握。”

当晚,胤祥写了一份详细的战报,专门用一大段写了连发火枪的实战效果:“连发火枪射程六十六步,三发连射,敌骑未及近前,已折损大半;士兵用之,士气大振,此枪之威,胜似千军。臣恳请皇上令工部批量仿制,分发各军,以固边疆。”

战报送到京城时,胤禛正在御书房和张廷玉、马齐商议江南分院的扩建事宜。他接过战报,越看越高兴,尤其是看到 “清军伤亡不足五百,击溃准噶尔主力三万” 时,忍不住拍了下桌子:“好!好一个连发火枪!好一个江兰!朕就知道,她改良的武器,定能派上大用场!”

张廷玉接过战报,仔细看了看连发火枪的描述,感叹道:“之前臣还担心,新式武器实战效果不佳,如今看来,江姑娘不仅懂民生,更懂军事。这连发火枪若能批量装备各军,我大清的军威,定能震慑四方!”

马齐也点头:“臣建议,立刻下旨给工部,让他们扩大生产规模,增调铁匠和精铁,务必在半年内,造出五千支连发火枪,分发京营、西北、东北各军;同时,让江兰负责指导工部的生产,确保每支枪都符合标准,不得有丝毫差错。”

“准奏!” 胤禛当即决定,“苏培盛,拟旨:工部即刻批量仿制连发火枪,由江兰总领技术指导,所需物料,户部优先拨付;赏江兰黄金百两,绸缎百匹,记一等功,待其回京,另行嘉奖!”

旨意传到科布多时,江兰正在和工匠们研究怎么改进弹巢 —— 她想把三发弹巢改成五发,这样火力更持久。接到旨意后,她没有丝毫骄傲,只是对工匠们说:“咱们得加把劲,造出更好的火枪,让士兵们在战场上少流血,让大清的边疆,永远安稳。”

江柱子也收到了京城传来的消息,他写信给江兰,说:“妹,京营的兄弟们都听说你得了皇上的嘉奖,都羡慕得很!我跟他们说,我妹妹不仅能教农妇算账,能治伤兵,还能造厉害的火枪,他们都不信,直到我给他们看了连发火枪的样子,他们才服了。等你回京,哥请你吃京城最好的烤鸭!”

江兰拿着信,忍不住笑了。她抬头望向草原的远方,草色已经变绿,风里带着花草的香气 —— 这场仗打赢了,边疆暂时安稳了,连发火枪也能批量生产了,可她知道,这不是结束,而是开始。接下来,她还要指导工部生产,还要完善康复营的安置,还要推进兰馨学院的扩建,还有很多事要做,还有很多理想等着实现。

夕阳西下,把草原染成了金色。江兰拿起一支连发火枪,对准远处的夕阳,枪身上的精铁反射着光,像一道希望的光芒。她知道,这支枪,不仅是武器,更是她为大清、为百姓付出的见证,是她从一个包衣丫头,一步步成为影响军事格局的 “变革者” 的见证。而她的路,还很长,还会有更多的挑战,更多的机遇,等着她去面对,去创造。

欲知下文如何,请先关注收藏点赞!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