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3章 新式武器的构想(2 / 2)

两人又简单议了几句伊犁的防务,江兰便和江石头起身告辞。走出王府时,夕阳正斜斜洒在街面上,给积雪镀上一层金边。江石头看着妹妹,语气带着骄傲:“兰丫头,没想到你还懂这个!往后咱们大清的士兵,就能用上你设计的火枪了,你可是立了大功!”

“大哥,我只是提了个想法,能不能成,还得靠工部的工匠和王爷、皇上的支持。” 江兰笑着摇头,心里却也有些期待 —— 若这改良火枪真能用上,不仅能护边境安稳,还能让新政的 “强军” 环节落地,让大清不仅有民生,还有国防,这样新政才算真正稳固。

当晚,御书房内灯火通明。胤祥拿着改良火枪图纸,跪在丹陛之下,将图纸呈给胤禛:“皇上,江姑娘绘的改良火枪图纸,可解伊犁之困!枪管加长、增设膛线、改良火药配比,射程能达四十五步,精度提升三成,对付准噶尔骑兵正好合用!”

胤禛接过图纸,仔细翻看,手指在膛线和火药配比处反复摩挲,眼里渐渐露出惊喜:“江兰竟有这般见识!之前只知她懂农种、通商、医理,没想到对军事器械也有研究。这图纸若能制成,不仅伊犁防务能固,往后大清的军队战力,也能上一个台阶!”

他召来工部尚书孙元化,将图纸递给他:“孙卿,你看这图纸可行?需多久能研制出样品?”

孙元化接过图纸,反复查看,又拿出现在的火枪图纸对比,语气带着肯定:“皇上,这图纸可行!膛线虽需精细雕刻,但工部有经验丰富的铁匠;火药配比调整不难,铅弹也可按规格铸造,只需十日,便能造出第一支样品,五十支试装枪,一个月内可成!”

“好!” 胤禛一拍龙椅扶手,语气振奋,“那就命你工部即刻动工,孙卿亲自督办,江兰若愿去指导,可随时出入工部,不必按常例通报!所需物料,户部优先拨付,不得延误!”

“臣遵旨!” 孙元化躬身应道,捧着图纸,快步走出御书房,生怕耽误了时间。

胤禛看着胤祥,语气带着感慨:“江兰这女子,真是大清的福气。从农种到医理,从通商到军事,她总能在关键时候拿出办法,且每一件都为新政、为大清着想。这样的人才,朕定要好好用,让她的能力,能惠及更多百姓,护更多疆土。”

胤祥躬身道:“皇上所言极是。江姑娘从不谋私,只一心推新政、固边疆,臣以为,可让她参与工部火器研制的后续跟进,一来能确保按图纸制作,二来也能让她更深入军事领域,往后若有其他改良,也能及时提出建议。”

“准奏。” 胤禛点头,“明日你便告知江兰,让她放手去做。朕倒要看看,这改良火枪制成后,准噶尔还敢不敢轻易来犯!”

次日清晨,苏培盛亲自来到瑞祥号,传胤禛的旨意:“姑娘,皇上命您协助工部研制改良火枪,可随时出入工部,指导工匠,所需之物,只管跟工部提,皇上都准了!”

江兰连忙接旨,心里满是振奋。她立刻让人去通知工部,说今日便去跟工匠们沟通细节,又让老周准备了纸笔,打算把膛线雕刻的角度、火药研磨的细度这些细节,再跟工匠们详细说明。

江王氏看着女儿忙碌的身影,笑着对江老实说:“你看兰丫头,一会儿管学院,一会儿管银行,现在又管火枪,真是忙得脚不沾地。不过这样也好,她做的都是大事,都是为了咱们大清,为了咱们这些百姓。”

江老实点点头,拿起江柱子的信,语气带着期待:“等火枪研制好了,给柱子的军营送些去,让他也能用上妹妹设计的武器,在伊犁好好守着,别让准噶尔再欺负咱们。”

江兰走到门口,听到父母的话,心里满是温暖。她回头笑了笑:“爹,娘,你们放心,我定会把火枪的事办好,让二哥和士兵们都能安全守边,让咱们大清的边疆,永远安稳。”

说完,她提着装有图纸和细节说明的布包,快步走向工部 —— 她知道,这不仅是一次武器改良,更是她的影响力从民生领域延伸到军事领域的开始,是新政从 “富民” 向 “强军” 迈进的关键一步。而她,会牢牢抓住这个机会,为大清的强盛,为新政的稳固,再添一份力。

工部的铁匠房里,炉火熊熊,铁匠们正围着江兰,听她讲解膛线的雕刻细节:“这螺旋膛线,每道之间的距离要均匀,深度一分,不能深也不能浅,深了会卡住子弹,浅了达不到稳定效果……” 江兰一边说,一边用木炭在铁板上画演示图,铁匠们听得认真,时不时点头,偶尔提问,气氛热烈而专注。

远处的御书房内,胤禛看着工部送来的 “火枪研制进度表”,嘴角露出笑意。他知道,有江兰的指导,有工部的用心,有胤祥的督办,这改良火枪定能如期制成,而大清的新政,也会在 “富民” 与 “强军” 的双重支撑下,走向更稳固、更强盛的未来。

欲知下文如何,请先关注收藏点赞!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