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8章 八爷党的最后一搏(2 / 2)

“立刻派人去拿年忠和钱明远,押入刑部大牢,严加审讯,务必查出幕后主使!” 胤禛的目光扫过御书房内的官员,声音带着震慑力,“张敬勾结余党,诬陷功臣,革去御史之职,打入天牢,听候发落!小禄子虽被逼作伪证,但也参与诬陷,杖责二十,流放宁古塔!”

“遵旨!” 苏培盛立刻转身,带着几个侍卫快步走出御书房。

胤禛拿起那封伪造的信,当着众人的面,将它扔进了旁边的炭炉里。信纸瞬间被火焰吞噬,化为灰烬,仿佛连同这场卑劣的阴谋一起,被彻底焚毁。“各位都听好了,” 他的目光落在众人身上,语气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江兰是新政的功臣,她掌后勤、推农种、研药方,为百姓做了无数实事;胤祥是大清的忠臣,他守边境、推屯田、清余党,为国家鞠躬尽瘁。他们两人,一心为公,绝无私通之事!往后谁再敢造谣诬陷,不管是谁,定严惩不贷!”

“臣等遵旨!” 众人齐声躬身应道,语气里满是敬畏。

早朝结束后,胤禛留下江兰,让苏培盛去瑞祥号将她请来。御书房内,江兰穿着一身素雅的蓝布裙,脸上没有丝毫慌乱 —— 她刚从苏培盛那里得知了朝堂上的事,心里清楚,自己和胤祥行得正坐得端,伪造的证据终究站不住脚。

“兰丫头,” 胤禛看着她,语气缓和了些,“今日之事,你别放在心上。八爷党余党不甘心失败,想借私通的罪名搅乱新政,朕不会让他们得逞。”

“皇上,臣明白,” 江兰躬身应道,“臣已让兰馨银行的老周整理了上月初十的粮草清单,还有当时在场的伙计证词,可证明臣当日在瑞祥号,并未去城西茶馆;另外,臣也已写信给二哥江柱子,让他提供胤祥上月初十在张家口的调度文书,证明亲王的行踪。”

胤禛点点头,心里满是欣慰 —— 江兰不仅没有因诬陷而慌乱,反而能冷静地收集证据,这份沉稳和担当,比很多 ale 官员都要强。“你做得很好,” 他说,“苏培盛已经去查年忠和钱明远了,相信很快就能查出幕后主使。你不用分心,继续推进新政的事 —— 西北的医工还等着你的调度,江南的肺痨药方推广也不能停,这些才是最重要的。”

“臣遵旨!” 江兰应声,心里松了口气 —— 她知道,皇上的信任和支持,是她对抗阴谋、推进新政的最大底气。

离开御书房时,江兰正好遇到张廷玉和马齐。张廷玉笑着对她说:“江姑娘,今日之事,你受委屈了。不过也让大家看清了八爷党余党的真面目,往后他们再想造谣,也没人会信了。”

马齐也点头道:“是啊!皇上当着众人的面烧毁伪信,就是在给你和亲王正名,也是在给新政正名。往后新政的路,会更顺畅。”

江兰笑着道谢,心里满是温暖 —— 有皇上的信任,有张廷玉、马齐这样的老臣支持,有百姓的认可,就算八爷党再怎么作妖,也动摇不了新政的根基。

回到瑞祥号时,江老实和江王氏正焦急地在院子里等着。见江兰回来,江王氏连忙迎上去,拉着她的手仔细打量:“兰丫头,没事吧?刚才听大宝说,朝堂上有人诬陷你和怡亲王,娘担心死了!”

“娘,我没事,” 江兰笑着安抚她,“皇上已经查清楚了,信是伪造的,作伪证的人也被抓了,没事了。”

江老实松了口气,拿起桌上的一张《西北医工进展折》,递给江兰:“兰丫头,这是你二哥刚送来的信,说医工已经到了伊犁,正在给士兵们检查身体,肺痨药方很管用,已经有十几个咳嗽的士兵好转了。”

江兰接过信,看着上面 “士兵们都感谢江姑娘送药” 的字样,心里满是坚定。她走到西厢房,拿起《西北战后新政计划》,在 “医馆建设” 旁写下 “正月初动工,不耽误伤兵康复”,在 “通商分铺” 旁写下 “二月初选址,确保士兵和农户能买到日用品”—— 八爷党的阴谋虽然卑劣,却让她更清楚,只有把新政推得更稳、更好,才能彻底粉碎这些人的反扑,才能让百姓过上安稳的日子。

而此刻的廉亲王府,胤禩得知年忠和钱明远被抓,张敬被革职,气得将桌上的茶杯摔得粉碎。他知道,这是他最后的机会,如今机会破灭,不仅扳不倒江兰和胤祥,反而暴露了自己,往后皇上定会对他更加警惕。可他不甘心 —— 新政的推进,让他的势力越来越弱,让宗室的影响力越来越小,他怎么能甘心?

“王爷,咱们现在怎么办?” 一个心腹幕僚小心翼翼地问。

胤禩坐在椅子上,脸色阴沉得可怕,却没说话 —— 他知道,现在说什么都晚了,苏培盛很快就会查到他头上,他只能想办法应对,或许还能有一线生机。

夜色渐深,京城的街道上一片寂静,只有巡夜的士兵脚步声偶尔响起。瑞祥号的西厢房还亮着灯,江兰坐在桌前,整理着《江南肺痨药方推广进度折》,上面写着 “已治愈者一百五十人,下月将推广至安徽、江西等地”。她知道,八爷党的最后一搏虽然失败了,但他们绝不会善罢甘休,往后还会有更多的挑战。可她不怕 —— 有皇上的信任,有胤祥在前线的守护,有所有支持新政的人在身边,她定能克服一切困难,将新政推得更远、更稳,让大清的百姓,真正过上安康的日子。

御书房内,胤禛看着苏培盛送来的初步审讯结果 —— 年忠已经招认,是受胤禩指使伪造书信;钱明远也承认,是为了报复江兰才模仿字迹。胤禛拿起朱笔,在奏折上批下 “彻查胤禩,若证据确凿,严惩不贷”,语气带着坚定。他知道,这场阴谋不仅是针对江兰和胤祥,更是针对新政,针对大清的未来。他绝不会让八爷党余党得逞,绝不会让新政的成果付诸东流。

夜色中,御书房的灯火与瑞祥号的灯火遥遥相对,像两颗守护新政的星辰,照亮着大清走向强盛的路,也照亮着对抗阴谋、守护公义的未来。

欲知下文如何,请先关注收藏点赞!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