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1章 胤祥的 “助攻”(2 / 2)

老周凑过来看着字迹,手指点了点 “农贷追加三万两” 的字样,有些担忧:“姑娘,一下子追加这么多农贷,会不会影响银行流动性?万一有储户集中兑银……”

“不会的。” 江兰笑着摇头,指了指门口排队的人群,“你看,宗室和官员存的银子多是长期存款,短期内不会兑取;而且怡亲王说了,王府还有二十万两能周转,咱们有足够的底气。再说,农户拿到贷款种出粮食,明年收成好了,不仅会还贷款,说不定还会把余钱存进来,这是良性循环。”

老周这才放下心来,连忙让人把贷款规划抄了十几份,贴在银行门口的木板上。刚贴好,永瑞就带着几个宗室子弟围了过来,少年指着 “护理坊贷五千两” 的字样,兴奋地对身边的人说:“你们看!江姑娘把银子用去给灾区送药材了!之前我阿玛还说‘存银行就是让她赚利息’,现在看来,这钱是在帮百姓过日子,比咱们藏在家里发霉强多了!我回去跟阿玛说,再存两万两!”

“我也让我阿玛多存点!”“我家也存!” 几个宗室子弟跟着附和,声音里满是雀跃,引得排队的储户也凑过来瞧,不少人都点头:“原来存银行还能帮灾区,这钱存得值!”

下午未时,宫里的太监苏培盛突然来了,他捧着明黄的圣旨,身后跟着两个小太监,刚到门口就高声道:“皇上口谕,江兰接旨!”

江兰连忙率众人跪接,就听苏培盛宣读:“怡亲王胤祥奏请担保兰馨银行,甚合朕意。兰馨银行乃新政之脉,今宗室百官同心支持,朕心甚慰。着江兰妥善管好用好存款,优先助农、助商、助灾,不负百姓信任,不负宗室百官支持。另,军机处已将胤祥奏折抄送各省督抚,令地方官府协助兰馨银行分号运营,不得有误!”

“臣江兰遵旨,谢主隆恩!” 江兰起身接过圣旨,心里更觉安稳 —— 皇上不仅认可了胤祥的担保,还让地方官府协助分号,这相当于给兰馨银行加了 “双重保险”,年党残余再想搅局,已是难如登天。

苏培盛待江兰接完旨,又笑着补充:“姑娘,皇上今早朝会还跟老奴说,怡亲王这一奏,是‘雪中送炭的助攻’。之前还有些宗室私下说‘新政太急’,现在见怡亲王带头,都主动来问怎么支持新政了。老奴看,再过些日子,各省的兰馨分号怕是都要忙不过来了。”

江兰连忙让丫蛋给苏培盛端来刚沏的雨前茶,又让老周取了两匹新织的棉布,算是谢礼。苏培盛笑着收下,临走前说:“姑娘要是需要宫里的帮忙,比如调医工去灾区,或是让驿站帮着送贷款文书,都尽管跟老奴说,皇上说了,新政的事,宫里优先配合。”

傍晚时分,存款的队伍渐渐散去,大堂里还留着淡淡的银锭气息。老周拿着最终的账本,笑得眼睛都眯成了缝:“姑娘,今天一共存了四十二万两!加上之前的储备银,现在银行有五十七万两现银了!陕西农匠的贷款明天就能批,广州通商的贷款也能按时给,护理坊的药材钱也够了!”

江兰走到门口,看着夕阳下的街道 —— 怡亲王府的马车刚转过街角,顺承郡王府的管家还在跟伙计叮嘱 “下个月再来存两万两”,街上的百姓三三两两地议论着 “兰馨银行稳当”,连卖糖葫芦的老汉都在吆喝 “攒够钱就存兰馨,给娃存个娶媳妇的钱”。

“姐,王老汉的儿子小柱来了,还提了一篮玉米饼!” 丫蛋的声音从身后传来,江兰回头,就见一个穿着粗布短打的少年提着竹篮跑过来,脸上满是汗水,“江姑娘,俺爹让俺来送玉米饼,说这是试验田的新玉米做的,让您尝尝。俺爹还说,听说银行加了农贷,村里的农户都在地里翻土呢,就等着贷款买种子,冬天种玉米!”

江兰接过竹篮,拿出一块玉米饼,咬了一口,清甜的玉米香在嘴里散开,带着阳光和泥土的味道。她看着小柱兴奋的脸,又看了看大堂里还在整理账本的老周,门口值守的侍卫,心里忽然无比坚定 —— 有胤祥这样的 “助攻”,有宗室官员的支持,有百姓的信任,再大的危机,也能变成新政的养分;再难的路,也能一步步走通。

回到瑞祥号时,院子里的银杏叶又落了一层,江老实正坐在石凳上,手里拿着怡亲王府送来的谢函,函上的字迹遒劲有力:“玉米粉已分予府中下人,皆赞味佳。王府存款乃支持新政,非为私利,姑娘无需挂怀。若需助力,可随时遣人至王府。” 江王氏则趴在桌边给江柱子写信,信纸已经写了大半:“…… 你在伊犁放心,家里都好,兰馨银行现在有五十七万两银子,你大哥说京营里的士兵都在说‘新政稳了,军饷也稳了’,你在那边好好练兵,别惦记家里……”

江兰走到书桌前,拿起十年计划的要点,就着琉璃灯的光,在 “五年粮食目标” 旁细细写下:“农贷追加至八万两,覆盖陕西、甘肃百户农户,优先支持贫困家庭;试验田扩种至五千亩,培育更耐旱的玉米品种。” 又在 “十年贸易目标” 旁写下:“通商贷追加至十二万两,支持二十家商户与荷兰、南洋商船合作;在广州、泉州分号设‘通商咨询窗口’,帮商户对接外夷商人。”

笔尖落在纸上,发出沙沙的声响,映着灯影,像在书写着大清的未来。江兰知道,胤祥的 “助攻”,不仅化解了银行的危机,更像一根纽带,把宗室、官员、百姓都拧成了一股绳,共同推着新政往前走。未来或许还会有挑战,但只要这股劲不散,“百姓安康、国库充盈” 的目标,就一定能实现。

夜色渐深,兰馨银行总行的灯火还亮着,老周带着账房在盘点银箱,侍卫们在门口巡逻,身影与灯笼的光融在一起。怡亲王府的书房里,胤祥正看着陕西农匠送来的玉米种样本,嘴角露出笑意 —— 他轻轻摩挲着样本,仿佛能看到明年夏天,西北的田野里满是金黄的玉米穗,那是新政的希望,也是大清的希望。

欲知下文如何,请先关注收藏点赞!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