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3章 匿名的 “揭帖”(1 / 2)

雍正二十九年九月末的京城,秋意已浓得化不开。瑞祥号后院的银杏叶落了满地,被扫成整齐的小堆,散发出淡淡的草木香;西厢房内,江兰正和大宝、丫蛋核对农匠学堂的教习名单,纸上 “陕西总教习王老汉(试验田亩产 1300 斤)”“甘肃助教李三娘(擅长番薯储存)” 的字迹,是新政落地的鲜活注脚。再过三日,首批农匠就要启程赴各省,粮食储备库的选址也已敲定十座,十年计划的第一步,正稳稳当当往前迈。

“姐,江南分铺来信,说荷兰商船的货物清单已经核对完了,没有违禁品,下月初就能靠港!” 丫蛋捧着信跑进来,脸上满是兴奋,“周掌柜还说,苏州的商户都等着跟荷兰人做丝绸生意,连之前反对通商的张大户,都主动来问贷款流程了!”

江兰接过信,快速扫过,嘴角扬起笑意 —— 通商顺利,农匠就位,粮食计划稳步推进,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走。她刚想让大宝给江南分铺回信,让他们多派两个账房去海关帮忙,院门外忽然传来伙计慌张的声音:“姑娘!不好了!街上贴满了揭帖,上面画着您和皇上…… 还写着难听的话!”

江兰心里一沉,抓起外套就往外跑。刚拐出瑞祥号所在的胡同,就看到街口的老槐树上贴着一张黄纸,周围围了里三层外三层的百姓,议论声像潮水般涌来。她挤进去一看,血液瞬间凉了半截 —— 纸上画着一幅粗糙却极具恶意的画:她穿着暴露的宫装,依偎在身着龙袍的胤禛身旁,两人共乘一辇,辇旁还画着歪歪扭扭的骷髅,配文是墨汁淋漓的八个大字:“妖女惑主,祸乱朝纲”。

“这画的是江姑娘?怎么画得这么……” 一个百姓皱着眉,语气里满是疑惑,“江姑娘不是帮着推新政、建银行吗?怎么会是妖女?”

“谁知道呢!” 另一个穿着长衫的男子却故意提高声音,眼神闪烁,“你没看上面写的‘祸乱朝纲’?一个女子天天出入御书房,还跟皇上一起种庄稼,指不定背地里做了什么见不得人的事!”

“你胡说!” 丫蛋气得脸通红,冲上去想反驳,却被江兰拉住。江兰看着那幅画,指尖微微发抖 —— 画里的宫装明显是刻意丑化,共乘一辇更是无稽之谈,她与胤禛从未有过这般逾越之举,显然是有人故意构陷,想借舆论毁掉她,进而破坏新政。

“大宝,你立刻带几个伙计,去京城各城门、茶馆、学堂,把所有揭帖都收回来,统计一下贴了多少张,在哪些地方贴的!” 江兰的声音冷静得不像自己,“丫蛋,你去兰馨社,让学生们打听一下,最早看到揭帖是什么时候,有没有人看到贴揭帖的人长什么样!”

“好!” 大宝和丫蛋应声跑开。江兰蹲下身,小心地揭下槐树上的揭帖,指尖抚过墨迹 —— 墨色发灰,是最便宜的松烟墨;纸张粗糙,边缘有明显的草纤维,像是小作坊生产的;最关键的是,“惑主”“祸乱朝纲” 这两个词,还有竖弯钩收尾时刻意加重的笔锋,让她忽然想起什么。

她快步回到瑞祥号,从书柜深处翻出一个木盒,里面装着几年前查抄年羹尧府时,年妃旧部的奏疏副本 —— 当年年妃因年羹尧获罪被禁,其旧部曾多次上书弹劾 “新政误国”,用词里就频繁出现 “惑主”“祸乱”,笔迹的竖弯钩也和揭帖上的如出一辙。江兰对比着奏疏和揭帖,心里渐渐有了答案:这揭帖,十有八九是年妃的旧部搞的鬼。

“兰丫头,你没事吧?” 江老实从外面回来,手里也拿着一张揭帖,脸色发白,“刚才去买米,听到有人说‘江家要被抄家’,我赶紧就回来了。这到底是谁干的?怎么能这么污蔑你和皇上!”

“爹,您别担心,” 江兰收起揭帖和奏疏,安慰道,“这是有人故意构陷,想破坏新政。我现在就去宫里跟皇上说,一定会查清楚的。”

她揣着揭帖和奏疏副本,快步赶往皇宫。宫道上,她看到几个小太监正围着一张揭帖议论,脸色慌张;路过长春宫时,还听到里面传来嫔妃的低语,隐约有 “妖女”“后宫不得干政” 的字眼。江兰深吸一口气,压下心里的不适 —— 越是这种时候,越不能慌,若是她乱了,新政的推进就会受阻,那些构陷者的目的就达到了。

御书房内,胤禛正和张廷玉议粮食储备库的拨款,见江兰脸色苍白地进来,还拿着一张黄纸,立刻起身:“怎么了?出什么事了?”

江兰将揭帖递过去,又拿出奏疏副本:“皇上,京城街头贴满了这种揭帖,画着臣与您‘共乘一辇’,谤臣‘妖女惑主’。臣对比了年妃旧部的奏疏,发现用词和笔迹都高度相似,恐怕是他们搞的鬼。”

胤禛接过揭帖,看到画和配文时,脸色瞬间沉了下来,手指捏着揭帖的边缘,指节泛白。张廷玉也凑过来看,眉头皱得紧紧的:“‘惑主’‘祸乱朝纲’,这用词确实是年妃旧部的风格!当年他们弹劾新政时,就常用这类危言耸听的词。如今年羹尧虽死,但其旧部散落各地,怕是一直记恨新政,想借此事搅乱人心,阻碍十年计划。”

“岂有此理!” 胤禛将揭帖拍在御案上,语气带着怒意,“朕推行新政,为的是百姓安康、国库充盈,江兰更是为新政鞠躬尽瘁,他们却用这种下三滥的手段污蔑!苏培盛!”

苏培盛连忙进来,躬身听令。“立刻传朕旨意:京城内外,凡发现此类揭帖,一律收缴销毁;派兵丁在各街口巡逻,禁止百姓私传;再有敢造谣者,严惩不贷!” 胤禛顿了顿,又补充道,“另外,让军机处调出年妃旧部的所有档案,重点查那些曾弹劾新政、如今仍在京城任职的人,看他们近期有没有异常动向。”

“老奴遵旨!” 苏培盛快步退下。

胤禛看着江兰苍白的脸色,语气缓和了些:“你别往心里去,这些人就是见新政推进顺利,急了眼,才出此下策。朕定会查清楚,还你一个公道。”

“皇上,臣不是担心自己,” 江兰躬身道,“臣是担心揭帖影响新政 —— 农匠后天就要启程,若是他们听到流言,心生顾虑,不肯去各省;商户若是怕‘妖女惑主’牵连自己,不敢参与通商,那十年计划的第一步就会受阻。”

张廷玉点点头:“江姑娘所言极是。当务之急,不仅要查幕后黑手,还要安抚农匠和商户,让他们知道,皇上信任江姑娘,新政不会因流言动摇。”

“朕明白,” 胤禛走到江兰身边,语气带着郑重,“你现在就去农匠住处,告诉他们,揭帖是污蔑,朕已下令彻查,让他们安心启程;商户那边,让瑞祥号发个告示,就说通商照旧,兰馨银行的贷款政策不变。至于你,近期若是不想入宫,朕可以让人把奏折送到瑞祥号,免得你在路上听到流言心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