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 生死关头的抉择(2 / 2)

“快!在那边!” 胤祥眼睛一亮,加快脚步往山洞方向跑。洞口被断木和碎石堵住,他立刻让亲兵们清理障碍,自己则拿起一把斧头,用力劈开挡在洞口的断木。木屑飞溅到他的脸上,划出一道血痕,他却丝毫没有在意,只是不停地劈着,嘴里念叨着:“江兰,坚持住,我来了!”

终于,洞口被清理出一个能容一人通过的缝隙。胤祥第一个钻进去,洞内微弱的火光下,他看到江兰正靠在墙壁上,怀里抱着一个小女孩,脸色苍白,嘴唇干裂,却还在给受伤的老人盖棉衣。

“江兰!” 胤祥的声音带着一丝颤抖,快步走到她面前。

江兰听到熟悉的声音,猛地抬起头,看到胤祥站在面前,身上的常服沾满了泥浆和血痕,头发湿漉漉地贴在脸上,眼里满是焦急和心疼。她愣了愣,眼泪瞬间涌了上来,却强忍着没掉下来:“十三爷,你怎么来了?外面的洪水……”

“洪水已经退了,别怕,我来救你了。” 胤祥蹲下身,轻轻握住她的手,她的手冰凉,却还紧紧攥着给老人盖的棉衣。他心里一阵发酸,连忙从怀里拿出一块干粮和水壶,递到她面前:“快吃点东西,喝点水,你都两天没好好吃饭了。”

江兰接过干粮,却先递给了身边的小女孩:“先给孩子吃吧,她比我更需要。”

胤祥看着她虚弱却依旧想着灾民的模样,心里愈发敬佩,也愈发心疼。他没再坚持,只是让亲兵们给其他灾民分发干粮和水,自己则守在江兰身边,等着禁军来转移灾民。

当天傍晚,江兰和灾民们被转移到了密云县城的临时安置点。她因为连日劳累和营养不良,刚到安置点就晕了过去,被立刻送到了护理坊的临时帐篷里。

再次醒来时,帐篷内的烛火正微微跳动,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药香。江兰缓缓睁开眼,首先看到的是胤禛坐在床边的椅子上,手里拿着她的赈灾清单,眼底布满了红血丝,下巴上冒出了青色的胡茬,显然是一直守在这里。

“皇上……” 江兰的声音沙哑,刚想坐起来,却被胤禛按住了肩膀。

“别动,好好躺着。” 胤禛的声音比平日温和了许多,拿起旁边的水杯,小心翼翼地喂她喝水,“你都昏迷一天了,苏培盛已经让人熬了粥,等下喝点粥,补补身子。”

江兰喝了口水,目光扫过帐篷门口,看到胤祥正站在那里,身上的常服已经换了干净的,却还能看到手臂上包扎的纱布 —— 那是他进山时被碎石划伤的。他看到江兰醒来,眼底闪过一丝欣喜,却没有进来,只是对着她点了点头,便转身去处理灾民的安置事务。

“十三爷……” 江兰轻声说道,心里满是感激。

“别担心他,” 胤禛放下水杯,语气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柔和,“他进山救你时,手臂被碎石划伤了,却不肯好好包扎,非要等确认你安全了才肯处理。这三天,他比朕还急,每天只睡一个时辰,就带着亲兵进山找人。”

江兰听着,眼泪再也忍不住,顺着脸颊滑落。她想起被困在山洞里的恐惧,想起胤禛三天三夜坐镇指挥的焦虑,想起胤祥徒步进山的艰险,想起他们眼底的红血丝和疲惫的模样 —— 这些都不是因为私情,而是因为对百姓的责任,对她的信任。

“皇上,臣……” 江兰想说谢谢,却被胤禛打断。

“别说谢,” 胤禛看着她,目光里满是赞许,“你在山洞里,明明自己都快撑不住了,却还想着照顾灾民,这份心,比什么都重要。朕没看错你,十三弟也没看错你。”

这时,丫蛋端着一碗热粥走进来,看到江兰醒来,激动地哭了:“姐,你终于醒了!你都吓死我和爹娘了!爹还在京城等着消息呢,我这就给他飞鸽传书,让他放心!”

江兰接过粥碗,小口喝着,温热的粥水流过喉咙,暖了身子,也暖了心。她看着胤禛眼底的红血丝,想着胤祥手臂上的伤口,心里忽然无比坚定 —— 她不能辜负他们的信任,不能辜负灾民的期待,更不能辜负自己穿越而来的初心。

“皇上,” 江兰放下粥碗,目光坚定,“这次赈灾,我发现灾区的医疗和粮食储备太薄弱了。臣想向您提议,在十八省的州县都建立‘赈灾储备库’,储备粮食、药材和棉衣,一旦发生灾情,能第一时间调用;另外,在护理坊培养专门的赈灾急救队伍,确保灾情发生时,能有足够的人手去救伤。”

胤禛看着她眼里的光芒,嘴角露出一丝笑意:“好,朕准奏!这件事就交给你去办,需要什么支持,尽管跟朕说。”

江兰点点头,心里充满了力量。她知道,这次生死关头的经历,不仅让她感受到了胤禛和胤祥的真心,更让她明白了自己的责任 —— 她不仅要办好瑞祥号和护理坊,还要推动新政的民生建设,让更多的百姓在遇到困难时,能有依靠,能有希望。

帐篷外,雨已经停了,月光透过帐篷的缝隙洒进来,落在江兰的脸上,温暖而明亮。她想起被困在山洞里时,曾以为自己再也见不到家人,见不到胤禛和胤祥,见不到瑞祥号的伙计们。可现在,她不仅醒了过来,还找到了新的奋斗方向。

她知道,未来的路或许还会有更多的困难,更多的挑战,但只要有胤禛的支持,有胤祥的守护,有家人的陪伴,有百姓的期待,她就一定能走下去,把新政的阳光,洒在大清的每一个角落,完成自己从穿越者到时代变革者的蜕变。

而此刻的帐篷外,胤禛和胤祥站在月光下,看着帐篷内的烛火,相视一笑。他们都知道,江兰醒来后,一定会更加坚定地推行新政,更加用心地为百姓做事。他们也愿意,继续做她的后盾,陪她一起,为大清的繁荣,为百姓的幸福,共同努力。

夜色渐深,帐篷内的烛火依旧亮着,映照着江兰坚定的脸庞,也映照着她未来的路 —— 一条充满希望,充满责任,充满初心的路。

欲知下文如何,请先关注收藏点赞!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