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断链之痛(2 / 2)

“爷,现在怎么办?” 福安小声问,声音里满是恐惧。

胤禩没有说话,只是拿起桌上的欠条,一张一张地撕得粉碎,纸屑落在地上,像极了他此刻支离破碎的局面 —— 供应商倒向瑞祥号,旗下的商号没了货源,这一次,是真的回天乏术了。

当天下午,八爷党旗下的 “聚丰祥” 粮铺,就迎来了断货的危机。掌柜孙福安打开仓库,里面只剩下小半囤发黄的陈米,之前联系的陈六,已经把新米都运去了瑞祥号,还传话说 “以后再也不跟聚丰祥合作了”。

“孙掌柜,还有新米吗?瑞祥号的新米才卖一两五,你这陈米卖一两三,我也认了,可别再掺沙子了!” 进来买粮的刘大娘,看着空荡荡的货架,皱着眉问。

孙福安脸上一阵红一阵白,只能硬着头皮说:“大娘,新米还没到,您要是不嫌弃,就买点陈米?”

“陈米?” 刘大娘立刻摇头,“上次买你的陈米,我家老头子吃了闹肚子,再也不买了!我还是去瑞祥号吧,虽然贵两钱,但是新米,还能赊账!”

刘大娘走后,又进来几个买粮的百姓,看到没新米,都摇着头离开了。孙福安坐在柜台后,看着冷清的店铺,心里清楚 —— 没了货源,粮铺撑不了三天。

同样的场景,还发生在 “裕和号” 茶铺、“同顺号” 瓷器店、“德昌号” 棉布庄。裕和号的货架上,只剩下几包碎茶末,掌柜的只能贴出 “暂停营业” 的告示;同顺号的瓷器架空了大半,之前联系的江西瓷商,已经把新瓷都运去了瑞祥号;德昌号的棉布庄,连一匹新布都没有,百姓们路过,只看一眼就走,宁愿多走两条街去瑞祥号的分铺。

九月十四,“聚丰祥” 粮铺率先贴出 “关门大吉” 的告示,门框上的红灯笼落满了灰尘,被风吹得摇摇晃晃,像在嘲笑它的衰败。紧接着,裕和号、同顺号、德昌号也陆续关门,有的店铺门口还贴着供应商的催债条,上面写着 “欠货款 xxx 两,速还”,引来不少百姓围观议论。

“你看,聚丰祥也倒了!八爷党这是彻底完了!”

“早就该倒了!之前他们卖的粮掺沙子,布掉色,现在没了货源,看他们还怎么坑百姓!”

“还是瑞祥号好,货多又好,还能赊账,江姑娘真是咱们的活菩萨!”

百姓们的议论声,像针一样扎在路过的胤禩心上。他穿着一身普通的青布袍,戴着斗笠,想偷偷看看旗下的商号,却只看到一片衰败的景象 —— 关门的店铺、落灰的货架、围观的百姓,每一样都在告诉他,他的商业联盟,彻底垮了。

而此刻的瑞祥号总号,却是另一番热闹景象。后院的货栈里,堆满了刚从供应商那里运来的新货 —— 吴老的杭绸、陈六的新米、赵老三的武夷岩茶、江西的青花瓷,伙计们正忙着清点入库,算珠碰撞的声音清脆又欢快。

小宝拿着刚算好的进货账册,兴奋地跑到江兰面前:“姑母,您看!这三天咱们收了五百匹杭绸、两千石新米、三百斤武夷岩茶、两百件青花瓷,都是按市价收的,供应商们都特别满意,说以后只跟咱们合作!吴老还说,下个月要给咱们送新到的苏绣,比恒裕号的还好!”

江老实从市集回来,手里提着刚买的新鲜蔬菜,笑着说:“兰丫头,今天我去西城,看到聚丰祥关了门,百姓们都挤去咱们的分铺买粮,分铺的伙计都忙不过来了!陈六还跟我说,他给咱们运的新米,百姓们都说好吃,比之前的陈米强十倍!”

江王氏也端着刚煮好的绿豆汤,走过来笑着说:“是啊,你二哥昨天来信,说新疆军营的士兵们,最近吃的米都是咱们瑞祥号运过去的,都说比之前的粮好吃,还让我跟你说,谢谢你们让士兵们也能吃上新米!”

江兰接过进货账册,看着上面的数字,心里满是踏实。她知道,八爷党商号的 “断链之痛”,是他们欺压供应商、漠视民生的必然结果;而瑞祥号能承接这些资源,靠的不是威逼利诱,是诚信和保障 —— 先付定金、及时结款、不压价,这些看似简单的规矩,却成了拉拢供应商的关键,也成了新政 “以民为本” 的最好体现。

她走到窗前,望着远处的八爷府方向,那里早已没了往日的威严,只剩下一片死寂。她拿起笔,在《新政推进计划》上写下:“雍正二十八年九月,八爷党商号欠供应商货款(丝绸吴老 500 两、粮商陈六 300 两等共 3000 余两),遭联合催债;供应商倒向瑞祥号(瑞祥定‘先付三成定金 + 三天结款’策),八爷党旗下聚丰祥、裕和号等多店铺断货关门,商业联盟彻底瓦解;瑞祥号货丰价稳,百姓认可度、供应商合作意愿双提升。后续重点:1. 配合刑部,收集八爷党欠贷、欺压供应商证据;2. 整合供应商资源,建立‘瑞祥号供应链联盟’,保障货源稳定;3. 推进‘供应链惠民’策,将优质货按平价售予百姓,深化新政民生成效。”

写完计划,江兰转身回到货栈,伙计们还在忙着清点新到的苏绣,阳光透过窗户洒进来,落在鲜艳的绣面上,像撒了一层碎金。她看着这一幕,嘴角露出了笑容 —— 八爷党的 “断链之痛”,是新政的 “破局之机”,只要继续守住诚信与民生的初心,瑞祥号的供应链会越来越稳,新政的根基会越来越牢,大清的百姓,终会过上吃饱穿暖、安居乐业的日子。

夜色渐深,瑞祥号的灯还亮着,伙计们在整理明天要运往分铺的货物;八爷府的灯却只剩下零星几盏,胤禩坐在黑暗的书房里,手里攥着一块破损的玉佩,眼神空洞 —— 他知道,自己的时代彻底结束了,而江兰和新政的时代,才刚刚开始,且会越来越辉煌。

欲知下文如何,请先关注收藏点赞!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