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 八爷的撇清(2 / 2)

“马武?” 胤禩冷笑一声,眼神里满是阴狠,“马武若真能扛住,就不会让张三爷把‘兴昌号’的事招了!你去安排一下,找个机会…… 让马武永远闭嘴,省得他再乱说话。”

此时的瑞祥号总号书房,阳光透过雕花窗棂,洒在一张巨大的漕帮分布图上。江兰正俯身指着图上的红点,对胤祥说:“十三爷,您看,清江浦的李老四、芜湖的王三,都是马武一手提拔的,手里肯定握着不少勾结的证据。咱们除了派亲兵去查,还可以让正派漕工牵头,在各分舵门口设‘民生意见箱’—— 用竹筒做的,带暗格,百姓和漕工可以匿名投信,举报克扣、勒索的事,这样既能收集证据,又能让大家觉得朝廷是真的为百姓办事。”

胤祥点头,拿起一支狼毫笔,在图上圈出几个位置:“这个主意好!意见箱就设在市集、码头这些人多的地方,再派顺天府的衙役看着,防止被人破坏。另外,你让兰馨社的线人多盯着八爷府,刚才在宫里,我看胤禩那模样,怕是要对马武下手,要是能抓到他灭口的证据,就能坐实他的罪!”

“放心吧十三爷,” 江兰笑着递过一杯热茶,“兰馨社的陈默已经带着两个伙计,伪装成挑夫在八爷府附近盯着了,只要有动静,立刻会报信。”

她刚说完,小宝就拿着一本账册走进来,推了推眼镜:“姑母,十三爷,这是瑞祥号近三个月的粮运记录,从蒙古、东北调的粮都按时到了,京城的粮价一直稳定在一两五,公平商会的商户们都问,要不要再降点价,让更多百姓受益。”

“不用降,” 江兰接过账册,翻了几页,“现在粮价稳定就好,等漕帮彻查完,漕运通畅了,再视情况调整。你去跟商户们说,瑞祥号会保证货源,让他们放心。”

小宝应下离开后,丫蛋也从农科园回来,手里拿着一袋抗冻麦种子:“姐,农科园的种子都准备好了,下周就能运到山东、河南的农户手里,不会受漕帮彻查的影响。刚才碰到周老汉的儿子,说周老汉跟着亲兵去清江浦了,还说要帮着找出李老四克扣工钱的证据呢!”

江兰接过种子,指尖捻起一粒,饱满的颗粒在阳光下泛着光泽,心里满是踏实 —— 只要守住民生这块根基,再大的风浪也不怕。

当天下午,京城各漕帮分舵外都贴出了 “彻查漕帮、肃清乱象” 的告示,顺天府的衙役们带着漕工,开始逐一核查账册。西城分舵外,周老汉的儿子正帮着挂意见箱,不少百姓围过来打听:“这箱子是干啥的?真能举报啊?”

“当然能!” 周老汉的儿子笑着说,“我爹跟着十三爷去清江浦查案了,朝廷这是真的要管漕帮的事,以后再也没人敢克扣工钱、拦粮船了!”

兰馨医馆的院子里,江老实正带着村里的汉子们卸刚从蒙古运来的小麦,麻袋装的麦子堆在地上,像一座座小山。村里的张二柱扛着一袋麦子,笑着说:“江大伯,这下可好了,漕帮不拦船,粮价也不涨,俺家秋收的粮也能顺利运去京城卖了!”

江老实擦着汗,哈哈笑道:“可不是嘛!这都是江丫头和朝廷的功劳,以后咱们的日子只会越来越好!”

江王氏端着一筐刚煮好的绿豆汤走过来,给汉子们每人递一碗:“快歇歇,喝点汤解暑,别累着了。”

傍晚时分,陈默的消息传了过来 —— 八爷府果然派人去了刑部大牢,是赵康的小厮李四,手里提着一个食盒,里面装着点心,却在油纸包里藏了一包黑色粉末,被刑部的衙役小李查了出来,当场扣下了。

江兰立刻把消息报给胤祥,胤祥连夜让人提审马武。当马武听说八爷派人送 “毒点心” 来,脸色瞬间惨白,之前的硬气全没了,哭着招供:“是八爷让我做的!去年腊月,他在府里的密室召见我,说‘只要把瑞祥号的粮船拦了,让京城粮价涨起来,百姓就会怨新政,到时候他就能趁机夺权’,还说事成之后让我当漕运总督……”

虽然还需要证据佐证,但这已经是重大突破。胤祥立刻把供词呈给雍正,雍正看着纸上的字迹,手指敲击着御案,冷声道:“看来,胤禩的好日子,快到头了。”

八爷府里,胤禩看着窗外渐渐落下的夕阳,手里的玉烟壶 “啪” 地摔在地上,碎片溅了一地。赵康慌慌张张跑进来:“爷,李四被抓了,马武…… 马武招了!”

胤禩瘫坐在椅子上,眼神空洞 —— 他知道,自己再也瞒不住了,那些曾经的野心,如今都成了笑话。

江兰站在瑞祥号的门口,望着远处的紫禁城,夕阳的余晖洒在她身上,温暖而坚定。她知道,彻查漕帮只是开始,清算八爷党的硬仗还在后面,但只要有皇上的支持、十三爷的配合,有家人和百姓的信任,就没有迈不过的坎。

夜色渐深,刑部的审讯还在继续,马武的供词越来越详细,八爷党在漕帮、商号、朝中的关联,一点点清晰起来。胤祥拿着最新的供词,走进养心殿,胤禛看着供词,脸上终于露出了冷冽的笑意 —— 是时候,给这场较量画上句号了。

欲知下文如何,请先关注收藏点赞!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