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 西北的异动(2 / 2)

此时的十三爷府,胤祥正对着西北送来的军报,眉头紧锁。军报上写着 “年羹尧近期频繁调动兵力,却无明确军事目标”“士兵操练积极性骤降,逃兵数量增多”,他心里清楚,年羹尧已经失控,再让他留在西北,迟早会出大乱子。

“王爷,瑞祥号的江姑娘派人来了,说是有西北的重要消息。” 管家的声音从门外传来。

胤祥连忙让大宝进来。当看到报告上 “杀张副将”“扣军饷”“禁止种抗冻麦” 的细节时,他猛地一拍桌子:“好个年羹尧!竟敢如此暴戾!这哪里是治军,分明是草菅人命!军心已散,再不动手,西北就真的要乱了!”

他立刻拿着报告和军报,赶往养心殿。此时的养心殿里,皇上正看着户部递上来的 “西北军需支出报告”,见胤祥进来,放下报告:“十三弟,这么晚了,有急事?”

“皇上,西北出事了!” 胤祥将报告和军报递上去,语气急切,“年羹尧近期在军中肆意施暴,半个月杀了三个将领,还扣了士兵的军饷,禁止他们学种抗冻麦,现在军中怨声载道,逃兵越来越多,再这么下去,怕是要生兵变!”

皇上接过报告,逐字看完,脸色渐渐沉了下来。指尖划过 “张毅因粮车晚到半日被斩” 的字样,他的眼神里满是怒火:“年羹尧太过分了!朕念他曾有戍边之功,留他在西北戴罪立功,他却如此不知收敛,草菅人命,失我军心!”

“皇上,臣有一议。” 胤祥躬身道,“年羹尧已失军心,再无统帅之能,不如派岳钟琪取而代之。岳钟琪治军严明,之前在四川平叛有功,且与年家无牵连,为人正直,士兵们定会信服。而且岳钟琪熟悉西北地形,接手后能快速稳定局势,不影响军需和农耕推广。”

皇上沉吟片刻,手指轻轻敲击着御案 —— 岳钟琪他是知道的,确实是个将才,之前因年羹尧压制,一直未得重用。如今年羹尧失势,派岳钟琪去,既能稳定军心,又能制衡年家残余势力,确实是个好主意。

“十三弟的建议,朕觉得可行。” 皇上点头,“只是…… 年羹尧手里还有部分兵权,若贸然换将,恐他狗急跳墙,生出乱子。”

“皇上放心,臣已有准备。” 胤祥连忙道,“臣已让甘肃巡抚张大人暗中调动五千兵马,驻守西宁外围;瑞祥号的粮车也已提前备好,确保换将期间军需供应不断;而且据江兰派人送来的消息,军中不少将领和士兵都对年羹尧不满,只要皇上旨意一到,他们定会支持岳钟琪。”

正说着,苏培盛进来禀报:“皇上,江姑娘递了密折来,说是有西北军中的详细情况,还有瑞祥号粮车延误的原因说明。”

皇上接过密折,展开一看 —— 里面详细写了林墨收集的士兵口述、粮车延误的暴雪记录、甚至还有士兵偷偷画的 “年羹尧施暴场景” 草图,证据详实,与胤祥的报告相互印证。

“好!好!” 皇上看完密折,语气里满是赞许,“江兰做事果然周全,这些证据,正好能证明换将的必要性。苏培盛,传朕口谕,召岳钟琪即刻进京,朕要亲自召见;另外,让刑部准备好年羹尧的罪证,待岳钟琪接手西北兵权后,就将年羹尧押解回京,彻查其罪行!”

“遵旨!” 苏培盛躬身应下,转身快步去传旨。

胤祥看着皇上的决定,心里松了口气:“皇上英明!有岳钟琪接手,再加上江兰的实证支撑,西北定能安稳下来,新政的农耕和军需推广,也能继续推进。”

皇上点头,目光落在窗外的月光上:“朕当初重用年羹尧,是念他有军事才能,可他却恃功自傲,贪腐结党,如今更是暴戾失心,这都是朕识人不明啊。幸好有你和江兰,能及时察觉异动,提出对策,不然西北的局面,真的不堪设想。”

消息传到兰馨医馆时,江兰正和家人一起吃晚饭。江老实刚从村里回来,说村里的抗冻麦长势很好,农户们都在盼着明年能多种些;江王氏则炖了鸡汤,给江兰补身体。

“兰丫头,听说皇上要派岳将军去西北替换年羹尧了?” 江老实喝了口酒,笑着问,“这下西北的士兵能安稳了,咱们的抗冻麦也能好好推广了。”

江兰点头,舀了一勺鸡汤给江王氏:“是啊,岳将军治军严明,为人正直,肯定能把西北的军营管好。以后士兵们不仅能吃饱穿暖,还能学种抗冻麦,日子会越来越好的。”

丫蛋也笑着说:“姐,等岳将军到了西北,咱们兰馨织坊的耐冻丝绸也能推广过去,让士兵们冬天能穿更暖和的衣服,百姓们也能买到便宜的好丝绸。”

大宝则放下碗筷,说:“姑母,镖局已经准备好了,等岳将军进京领旨后,咱们就派镖师护送他去西北,确保路上安全。另外,周叔已经在兰州备好了三个月的粮草,保证换将期间不会断粮。”

小宝推了推眼镜,补充道:“姑母,我已经跟户部对接好了,换将后西北的军需账目,会由瑞祥号和户部共同监管,每一笔支出都清清楚楚,不会再出现年羹尧时期的贪腐问题。”

江兰看着家人各司其职、充满信心的模样,心里满是踏实。西北的异动,虽然让人心忧,却也成了彻底清除年家势力的契机 —— 年羹尧的暴戾失心,让他失去了最后的军心;胤祥的精准建议,为换将提供了方案;而她收集的实证,则为这一切提供了支撑。君臣同心,家人协力,新政的根基,正在这场危机中变得更加稳固。

夜色渐深,兰馨医馆的灯依旧亮着。江兰坐在书房里,看着窗外的月光,想起林墨密信里写的 “士兵们盼着皇上的旨意,盼着能好好过日子”,心里清楚:百姓和士兵的期待,才是新政最坚实的后盾。年羹尧的失控,不过是新政推进路上的一段小插曲,只要守住 “为民” 的初心,只要君臣同心、家人支持,就没有迈不过的坎,没有解决不了的危机。

她拿起笔,在《西北应对计划》的末尾写下:“雍正二十七年十月,年羹尧施暴失军心,岳钟琪将赴西北换将,瑞祥号备足军需,兰馨医馆收实证,新政根基稳固。后续:协助岳钟琪稳定军心,推进抗冻麦与耐冻丝绸推广,彻查年羹尧罪行。”

写完计划,江兰放下笔,伸了个懒腰。窗外的月光洒在纸上,“为民” 二字格外清晰 —— 这是她穿越而来的初心,也是她推进新政的底气。她知道,西北的局面即将迎来转机,而新政的未来,也将在这场转机中,走向更加光明的明天。

欲知下文如何,请先关注收藏点赞!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