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章 验粮大会(2 / 2)

“受害者?” 胤祥冷笑一声,让人递上一份账本,“这是从裕丰号搜出的进货账,上面写着你以每石七两八钱的价格收粮,却让裕丰号按每石五两的价格记账,中间的差价都进了你的腰包!你还敢说自己是受害者?”

广场上的士兵们顿时怒了,有人扔起了雪球,喊着:“杀了这个贪官!敢克扣咱们的口粮!” 王坤吓得浑身发抖,瘫在地上说不出话。

孙景明和赵文彬交换了个眼神,当场宣布:“瑞祥号粮草:无毒素、无掺假、颗粒饱满,符合朝廷军粮标准,清白无误;王坤所管官粮:掺沙、霉变,且存在贪腐嫌疑,建议朝廷严惩!”

验粮大会结束后,胤祥立刻写了奏折,快马送回京城。胤禛接到奏折时,正在和江兰讨论抗冻麦推广计划,他看着奏折里 “士兵欢呼雀跃,高呼新政万岁” 的描述,又看了看王坤贪腐的证据,勃然大怒:“传朕旨意!将王坤革职查办,押解回京,交由刑部审讯,彻查其与年家的贪腐勾结;裕丰号即刻查封,所有涉案人员一律严惩;年羹尧纵容亲信贪腐,散布谣言,着即降职三级,留任西北,戴罪立功,若再敢生事,即刻革职!”

旨意传到西北时,年羹尧正在西宁军营的暖阁里喝酒,听到消息后,手里的酒杯 “哐当” 摔在地上,酒洒了一地。“王坤这个废物!连点沙子都藏不好!” 他气得浑身发抖,却又无可奈何 —— 验粮大会公开公正,证据确凿,他就算想保王坤,也没了借口,只能眼睁睁看着亲信被押走,自己还被降了职。

兰州军营里,士兵们却因王坤被革职、瑞祥粮清白而欢呼。赵勇带着几名士兵找到大宝,递上一张 “感谢状”,上面按满了士兵的红手印:“江副总管,这是俺们全体士兵给江大姑的,多谢她让俺们吃上了好粮,还帮俺们揪出了贪官!以后俺们都信新政,信江大姑!”

大宝接过感谢状,心里满是自豪,立刻让人快马送回京城。而此时的兰馨医馆里,江兰正和丫蛋看着小宝整理的 “验粮后粮草需求表”—— 兰州军营每月需小麦五千石、小米三千石,瑞祥号已准备好后续粮草,将通过漕运定期输送。

“大姑,十三爷来信说,验粮大会后,西北百姓都想种抗冻麦,俺已经把改良手册和种子样本送过去了,开春就能试种。” 丫蛋递上一封书信,眼里满是期待,“沈总督也说,漕渠沿岸的荒地都留给百姓种麦,兰馨银行的低息贷款已经批了,百姓们都在抢着报名。”

江兰接过书信,看着上面 “百姓争相报名种抗冻麦” 的字句,笑着点头:“好!这才是咱们想要的结果 —— 不仅要让士兵吃饱,还要让百姓有地种、有饭吃,这样新政才能在西北扎下根。”

江老实和江王氏也从家乡传来消息 —— 村里的两百亩荒地已经开垦好,江老实带着老伙计们学看改良手册,还托人从京城买了草木灰,就等开春种抗冻麦。江王氏在信里说:“兰丫头,你大哥昨天从兵营回来,说他们营里也换了瑞祥的粮,士兵们都夸你能干,你二哥在新疆也收到了冬衣,说比之前的暖和,你放心,家里一切都好。”

腊月初一,王坤被押解回京,刑部大堂外挤满了百姓,都想看看这个 “克扣军粮的贪官”。江兰虽没去现场,却从陈默那里得知,王坤在审讯中,为了减刑,已经招供了不少年羹尧的贪腐旧事,比如 “年羹尧私吞军饷五十万两”“年家商号垄断西北盐运” 等,这些供词都被整理成卷宗,送到了胤禛手里。

“姑娘,现在王坤招供,年羹尧的罪证又多了一条,咱们是不是可以趁机请求皇上彻查年羹尧?” 陈默问道,他今年快四十了,脸上的风霜更重,却依旧眼神锐利。

江兰摇头:“还不是时候。年羹尧虽被降职,却仍掌西北部分兵权,若此时逼得太急,恐生兵变。咱们先把抗冻麦推广好,等西北百姓和士兵都认新政,年羹尧没了根基,再动手不迟。”

她走到窗边,看着院子里的积雪,想起二十年前刚穿越时的迷茫,如今却能主导一场关乎西北民生的验粮大会,还能推动抗冻麦这样的长远计划,心里满是感慨。她知道,这场 “验粮大会” 的胜利,不仅是断了年羹尧的借口,更是让新政在西北赢了民心 —— 而民心,才是最坚固的根基,能抵挡住任何风雨。

当晚,江兰在《新政推进日志》上写下:“雍正二十六年十一月,验粮大会证瑞祥粮清白,王坤革职查办,年羹尧降职;西北士兵民心归向新政,百姓争相报名种抗冻麦。后续计划:1. 加快抗冻麦种子运输,确保开春试种;2. 整理王坤供词,完善年羹尧贪腐证据链;3. 推动兰馨银行在西北设分号,方便百姓贷款种麦;4. 协助胤祥清新年家在西北的残余商号,彻底断其财路。”

写完日志,窗外的月光洒在纸上,“民心归向” 四个字格外清晰。江兰知道,她离 “让大清百姓过上好日子” 的目标,又近了一步。而这条变革之路,会因为有家人的支持、团队的协作、百姓的信任,走得越来越稳,越来越远。

欲知下文如何,请先关注收藏点赞!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