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应对水灾(2 / 2)

江兰在京城统筹协调,每天都能收到兰馨社传回的灾区消息:“盐城物资已分发完毕,灾民暂无饥饿”“扬州防疫初见成效,未现瘟疫”“安庆已搭好临时棚屋,灾民有栖身之所”。可她仍不放心,在物资运输顺畅后,带着春桃赶赴安徽灾区 —— 她要亲自查看灾民的安置情况,解决可能出现的问题。

抵达安庆时,胤祥已在当地督灾。两人在灾区巡查时,发现有部分灾民因失去家园,情绪低落,甚至有人想跳河轻生。江兰立刻让春桃拿出瑞祥号调来的油布、木材,组织灾民搭建 “临时安居棚”:油布做屋顶,木材做支架,每个棚屋能住五户人家,还能遮风挡雨。她还带着灾民在棚屋周围开垦小块荒地,种上速生的青菜(瑞祥号带来的菜种),告诉大家:“只要有地种、有饭吃,家园总能重建起来!”

有个叫王老汉的灾民,儿子在水灾中淹死,儿媳带着孙子走散,原本万念俱灰,见江兰帮着搭棚屋、种青菜,又听说兰馨社在帮着寻找失散的亲人,终于重新燃起希望:“江姑娘,俺听您的,好好活着,等找到儿媳和孙子!”

在江兰和胤祥的配合下,安徽灾区的灾民渐渐安定下来。胤祥看着忙碌的江兰,感慨道:“兰丫头,这次救灾,若不是你及时调运物资、派医护人员防瘟疫,灾民不知还要多受多少苦。你真是朕和百姓的福气!”

八月中旬,南方水灾终于得到控制。经统计,瑞祥号共捐粮一万五千石、绸缎五千匹、白银八万两,兰馨社动员京城及南方商户捐款捐物折合白银十二万两,护理坊救治伤员五千余人,传授防疫知识覆盖灾民三十余万,灾区未发生大规模瘟疫,灾民基本得到安置。

江苏巡抚周培公在奏折中,特意称赞江兰:“江兰姑娘统筹物资、救治灾民、传授防疫,功绩卓着,灾民皆称‘江女神医’,为朝廷赢得民心,实乃救灾第一功!”

胤禛在朝会上,当着文武百官的面,赏赐江兰黄金百两、云锦百匹,赐 “仁心济世” 匾额一块,悬挂于兰馨医馆正门;还下旨,兰馨社、瑞祥号、护理坊参与救灾的人员,皆按军功赏赐,兰馨镖局可永久使用兵部的通关文书,运输物资沿途官府需提供协助。

赏赐送到江家时,江王氏看着 “仁心济世” 的匾额,激动得抹眼泪:“兰丫头,你爹说的没错,你真是咱们江家的骄傲,也是大清百姓的福气!” 江老实则拉着江兰的手,笑着说:“俺就知道,俺家兰丫头做的都是实事,能帮到百姓,比啥都强!”

丫蛋抱着灾民送的手工布偶(一个用粗布缝的小兔子),跑到江兰身边:“姐姐,安庆的张小柱说,等他长大了,也要像你一样,帮百姓做事!” 江兰摸了摸丫蛋的头,心里满是温暖。

晚上,江兰坐在兰馨学院的图书馆里,看着灾区传回的安置报告 —— 盐城已开始修复房屋,扬州补种的青菜长势良好,安庆已找到两百多名失散的灾民。她拿起笔,在《民生救灾记录》上写下:“雍正十八年夏,应对南方水灾,统筹瑞祥号、兰馨社、护理坊之力,捐粮一万五千石、银二十万两,救治伤员五千余人,防瘟疫扩散,安置灾民五十万;获朝廷‘仁心济世’匾额,百姓赞誉。后续计划:协助灾区重建农田(推广耐旱作物种子);在灾区设兰馨医馆临时分点,持续提供医疗服务;组织兰馨学院学员赴灾区支教,帮受灾儿童恢复学习。”

窗外的月光洒在报告上,泛着柔和的光。江兰知道,应对水灾的成功,不仅是她民生事业的又一里程碑,更让她的声望从京城延伸至南方,成为朝廷与百姓都信赖的 “民生支柱”。从包衣之女到能主导跨区域救灾的核心力量,从护理毕业生到时代变革者,她走的每一步,都离不开 “务实” 与 “仁心”—— 而这,正是她能在这个时代站稳脚跟、推动变革的根本。

第二天一早,江兰带着耐旱作物种子(玉米、番薯种子,之前从蒙古贸易中储备的),去了户部。李嵩看着种子,笑着说:“江姑娘,你考虑得真长远!灾区农田被毁,这些耐旱种子正好能派上用场,本部会立刻协调,将种子运往南方,协助灾民补种。”

江兰笑着回应:“李大人,救灾不是一时之事,重建家园、恢复生计才是根本。这些种子能让灾民尽快有收成,也能让新政在南方更好地推行,这是双赢之事。”

离开户部时,阳光正好,洒在 “仁心济世” 的匾额上,金光闪闪。江兰看着往来的百姓,有的提着瑞祥号的粮食,有的拿着护理坊的药品,脸上满是安心的笑容。她知道,自己选择的这条路,虽然充满挑战,却充满意义 —— 用资源帮扶灾民,用专业化解危机,用仁心凝聚民心,而这每一份努力,都在为这个时代的稳定与繁荣,添上最坚实的一笔。

回到瑞祥号,王瑞正在整理南方分号的灾后重建计划 —— 准备在盐城、扬州、安庆各增设一家瑞祥号分号,既做贸易,也协助当地百姓恢复生计。见江兰来,他笑着说:“兰丫头,南方的商户都想跟咱们合作,说跟着你做事,不仅能赚钱,还能帮百姓,有意义!”

江兰点点头,目光落在窗外 —— 兰馨医馆的医护人员正准备出发,去灾区设立临时分点。她知道,救灾的故事还未结束,她的变革之路,也仍在继续。而每一次为百姓解决难题,每一次为新政添砖加瓦,都在让她离 “时代变革者” 的理想,越来越近。

欲知下文如何,请先关注收藏点赞!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