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十八年夏,南方的梅雨比往年多了三倍。七月初十,江苏巡抚周培公的八百里加急奏折送抵养心殿,奏折上的字迹被泪水浸得有些模糊:“臣周培公跪奏皇上,江苏、安徽连降十日暴雨,淮河、长江先后决堤,盐城、扬州、安庆等地房屋冲毁过半,良田被淹三十万亩,灾民逾五十万。目前灾民多栖身于堤坝、高地,缺粮缺药,已有孩童因饥饿夭折,伤病者无医可治,若不尽快救援,恐生瘟疫,甚至民变!”
胤禛捏着奏折,指节泛白,殿内大臣们皆面色凝重。胤祥刚从西北回京,闻言急道:“四哥,臣愿即刻南下督救灾民!只是…… 南方漕运中断,物资运输困难;且灾区缺医,恐难防瘟疫,这两项皆是难题。”
张廷玉也忧心忡忡:“国库虽有存粮,可从京城运至南方,需经陆路转水路,至少二十日,灾民恐等不及;太医院医官不足十人,分赴灾区亦是杯水车薪。”
此时,江兰正带着兰馨学院的学员核对新科举人的实务考核成绩,听闻消息后,立刻放下手中的账本,直奔养心殿。“皇上,臣愿尽瑞祥号、兰馨社、护理坊之力,协助救灾!” 她站在殿中,语气坚定,“瑞祥号在江南有五家分号,可紧急调运粮食、绸缎;兰馨社成员遍布南方,能实时传回灾区需求;护理坊可派三十名医护人员,携带药品赴灾区救治,传授防疫知识;兰馨镖局有现成的运输队伍,可走陆路加急送物资,十日之内定能抵达!”
胤禛眼前一亮 —— 江兰的资源恰好补上救灾的两大缺口。“好!朕准你统筹瑞祥号、兰馨社、护理坊的救灾事宜,所需银两、物资,可从国库预支,事后凭账报销;苏培盛,你协调兵部,给兰馨镖局的运输队伍开具通关文书,确保沿途官府不得阻拦!”
江兰领旨后,当即在瑞祥号总号召开紧急会议。王瑞率先表态:“兰丫头,瑞祥号总号现存粮一万石、绸缎五千匹、白银五万两,江南分号还能再调粮五千石,明日一早就可装车!” 兰馨社的联络员陈默也说:“臣已传信给南方各分社,让他们统计灾民分布、伤病数量,半个时辰内就能传回消息!” 林巧则带着护理坊的姐妹收拾药品:“外伤药、退烧药、防疫用的石灰、艾草都已备好,我们随时能出发!”
江老实听说要救灾,也带着村里的二十个壮丁赶来:“兰丫头,俺们帮着打包物资、装卸车,多个人多份力!” 丫蛋抱着自己的小布包,里面装着她编的《防疫口诀》手抄本:“姐姐,我也去!我能帮着记录灾民信息,还能教他们念防疫口诀!” 江兰摸了摸她的头,点头应下 —— 丫蛋这两年跟着学习,已能熟练记录账目、传递消息,去灾区也能搭把手。
次日黎明,瑞祥号的院子里堆满了物资:粮食装在防水的粗布口袋里,每袋五十斤,标注着 “盐城”“扬州”“安庆” 的目的地;绸缎、棉衣打包成捆,供灾民御寒;药品分类装在木箱里,贴上 “外伤用”“退烧用”“防疫用” 的标签。兰馨镖局的周强带着五十名镖师,牵着三十匹骡马,准备分三路运输:一路走山东转江苏,送盐城;一路走河南转安徽,送安庆;一路走湖北转扬州,确保每路物资都有镖师护送,防止截留。
“每车物资都要贴封条,封条上写清数量、目的地,到了灾区,需由当地官员、灾民代表、镖师三方共同开封清点,签字确认。” 江兰将封条样本递给周强,又拿出一份地图,“这是兰馨社传回的灾区安全路线,避开决堤路段;若遇到官府刁难,就出示兵部的通关文书,再联系当地的兰馨社成员,让他们协助沟通。”
周强接过地图和封条,躬身道:“江姑娘放心,俺们定护好物资,准时送到灾民手里!”
与此同时,林巧带着护理坊的三十名姐妹,乘坐马车赶赴灾区。江兰特意给她们准备了 “救灾急救包”:每个包里有止血药膏、退烧药、艾草条、石灰粉,还有一本《水灾防疫手册》,上面用图画标注着 “如何处理伤口”“如何煮开水”“如何掩埋病死牲畜”,方便不识字的灾民理解。
七日之后,兰馨镖局的第一路物资抵达盐城。此时的盐城,堤坝上挤满了灾民,不少人穿着破烂的单衣,蜷缩在草席上,有的小孩因饥饿哭得撕心裂肺。周强刚指挥镖师卸车,就有个穿着官服的人走过来,自称是盐城县令李达:“这些物资先交给县衙,由本官统一分配!”
周强想起江兰的叮嘱,不肯放权:“李大人,按规矩,需由您、灾民代表、镖师三方共同清点分配,不能由县衙单独接管。” 李达脸色一沉:“放肆!本官是盐城父母官,难道还会亏了灾民?再啰嗦,本官就以‘私运物资’的罪名扣下你们!”
危急时刻,兰馨社盐城分社的联络员张顺赶来 —— 他是当地的粮商,之前受过瑞祥号的帮助。“李大人,兰馨镖局的物资有皇上的通关文书,且江姑娘已传信给江苏巡抚,若物资有失,需您承担责任!” 张顺拿出江兰的亲笔信,上面写着 “物资需公开分配,若有截留,可直接报巡抚衙门”。李达见状,不敢再刁难,只能叫来两名灾民代表,三方共同清点物资,当场分发给灾民。
张大娘是灾民代表之一,她捧着分到的五十斤粮食、一匹粗布,激动得跪在地上哭:“多谢江姑娘!多谢朝廷!俺们终于有饭吃、有衣穿了!” 周围的灾民也跟着磕头,堤坝上响起一片感激的哭声。
同一时间,林巧的医疗队伍抵达扬州灾区。扬州城西的临时棚屋里,挤满了受伤的灾民:有的被倒塌的房屋砸伤了腿,有的因喝了不干净的河水拉肚子,还有的发着高烧,浑身抽搐。林巧立刻指挥姐妹们搭建临时医疗点,将灾民按 “外伤”“急症”“普通病” 分类诊治。
一个叫张小柱的男孩,因掉进洪水呛了水,高烧不退,嘴唇发紫。林巧先让姐妹用温水给小柱擦身物理降温,再拿出退烧药,用米汤调成糊状,一点点喂他喝下;又用艾草煮水,让小柱的母亲给孩子泡脚,促进血液循环。两个时辰后,小柱的烧退了,也能开口说话了。小柱的母亲抱着孩子,给林巧磕头:“林大夫,您是俺们家的救命恩人!”
除了救治伤员,林巧还带着姐妹们教灾民防疫:每天用石灰粉撒在棚屋周围消毒,防止蚊虫滋生;在水源地旁挖简易厕所,禁止灾民随地大小便;教大家把水烧开再喝,若没有柴火,就用艾草煮水(艾草有杀菌作用)。丫蛋则拿着《防疫口诀》手抄本,教孩子们念:“喝开水,勤洗手,病死牲畜埋地头;防蚊虫,撒石灰,瘟疫不来找咱走!” 孩子们学得快,还跟着丫蛋一起教家里的大人,很快,防疫知识就在扬州灾区传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