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初,喇嘛使团要返程了。胤禛在太和殿设宴送行,洛桑大师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再次感谢江兰:“皇上,江姑娘用神奇的护理之法救了我的弟子,还赠送药品给西藏百姓,她的善举,是汉藏友谊的桥梁。以后西藏定会与朝廷更加亲近,绝不负皇上和江姑娘的心意!”
胤禛听了很高兴,赏了江兰一对东珠耳环,还下旨:“兰馨医馆可与西藏寺庙开展药材贸易,兰馨镖局负责运输,朝廷免税三年!”
送别时,洛桑大师握着江兰的手:“江姑娘,明年我会带着西藏的药材来京城,还要让更多喇嘛来兰馨医馆学习护理之法,让西藏的百姓也能用上这些好方法!”
江兰笑着点头:“我在京城等您,等西藏的药材,也等学习护理的喇嘛们。”
喇嘛使团离开后,消息很快传到了西藏。几个月后,兰馨镖局的镖队送药品去西藏时,镖师周强回来禀报:“江姑娘,西藏的牧民都知道您!洛桑大师把您的善举刻在了寺庙的石碑上,还说兰馨的药品是‘救命药’,不少牧民都托商队带话,想从咱们这儿买药品和细布呢!”
江兰的家人也为她高兴。江老实坐在院子里,看着洛桑大师送的唐卡,笑着对江王氏说:“兰丫头真是有本事!连西藏的喇嘛都夸她,还把她的善举刻在石碑上,这可是咱们江家的荣耀!”
江王氏正在给江柱子缝衣裳(用洛桑大师送的藏布,比普通布更保暖),笑着说:“兰丫头昨天回来,说兰馨医馆要进西藏的藏红花,以后治疗心肺疾病的病人就有好药材了。你大哥写信回来,说军营里的将士也需要藏红花治伤,以后镖局送药品去西藏,还能顺便给军营带药材,真是一举两得。”
丫蛋抱着平措送的小转经筒,跑到江兰身边:“姐姐,平措说下次来要跟我一起学画画,还要教我唱西藏的歌呢!我还想跟镖队去西藏,看看那里的雪山和寺庙。”
江兰摸了摸丫蛋的头:“等你再长大些,姐姐就带你去。西藏的雪山很美,藏民也很热情,到时候咱们还能给那里的孩子送书本,教他们认字。”
晚上,江兰坐在兰馨医馆的诊疗室里,看着西藏药材的清单(洛桑大师托商队送来的,有藏红花、冬虫夏草、雪莲花),拿起笔,在《兰馨医馆日志》上写下:“雍正十七年六月,为西藏喇嘛诊治高原适应病症,赠送药品五百份,获洛桑大师认可,达成药材贸易约定;兰馨品牌在西藏初步建立知名度,镖局获朝廷免税支持,可开展西藏运输业务。后续计划:培训医馆学员辨认藏药材;与西藏寺庙合作,在西藏设立‘兰馨药品分发点’;编印《藏汉双语护理手册》,方便西藏百姓使用。”
窗外的月光洒在清单上,泛着柔和的光。江兰知道,与西藏喇嘛的友好往来,不仅深化了汉藏民族的友谊,更让兰馨品牌从京城拓展到了西藏,为后续民生服务与商业贸易的跨区域发展打下了基础。从护理坊到医馆,从镖局到跨民族交流,她的影响力已跨越地域与民族,离 “时代变革者” 的目标越来越近。
第二天一早,江兰带着《藏汉双语护理手册》的草稿,去了内务府。总管太监马德清看着手册上的藏文(她请太医院懂藏文的御医帮忙翻译的)和丫蛋画的插图,笑着说:“江姑娘,您想得真周全!有了这手册,西藏的百姓就算不懂汉文,也能学会护理方法。皇上要是知道了,肯定会高兴。”
江兰笑着回应:“马总管,这手册还得麻烦您帮忙印刷,以后让镖局随药品一起送过去。汉藏友好,不是一句空话,得靠这些实实在在的帮扶,才能让情谊长久。”
离开内务府时,阳光正好,洒在兰馨医馆的门楼上。江兰看着往来的病人,有的拿着西藏的冬虫夏草来换药,有的来咨询去西藏的护理方法,心里满是踏实。她知道,与西藏喇嘛的往来,只是汉藏友好的开始。未来,她会让兰馨的药品、护理方法、实用工具,走进西藏的每一个角落,让汉藏民族在互相帮扶中,共同走向更好的未来 —— 而这,正是她作为时代变革者,最想实现的理想之一。
回到医馆,林巧正在教弟子们辨认藏红花,见江兰来,笑着说:“姑娘,这藏红花真是好药材,昨天用它给一位肺疾病人入药,今天病人就说呼吸顺畅多了!” 江兰走过去,拿起一朵藏红花,放在鼻尖闻了闻 —— 香气浓郁,色泽鲜艳,确实是上等品。她笑着说:“以后咱们要跟西藏多做药材贸易,让好药材能救更多人,也让西藏的百姓能用上咱们的好药品,这才是双赢。”
医馆外,槐树的花香飘进来,混合着药材的香气,格外宜人。江兰知道,她的变革之路,还在继续。每一次跨地域的交流,每一次跨民族的帮扶,都在为这个时代添砖加瓦,都在让这个古老的王朝,焕发出更包容、更繁荣的生机。
欲知下文如何,请先关注收藏点赞!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