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轰动的是救治城西的孩童阿牛。阿牛玩水时掉进河里,救上来后高烧不退、抽搐,王郎中说 “没救了”,阿牛娘抱着孩子来医馆时,孩子都快没气了。江兰亲自上阵:先让春桃用温水擦身物理降温,自己用银针扎孩子的人中、合谷穴(她穿越前学过基础针灸),又熬了 “柴胡退热汤”,一点点喂给孩子。折腾了一夜,孩子终于退了烧,不再抽搐。阿牛娘跪在医馆门口,哭着给江兰磕了三个头:“江姑娘,您救了俺娃的命!俺这辈子都给您烧高香!”
消息像长了翅膀,传遍了京城。不仅南城的百姓来,东城、西城的平民也推着车、牵着孩子来,甚至通州、大兴的百姓都专程赶过来。医馆每天辰时开门,卯时就有人排队,江兰只好加派兰馨学院的学员来帮忙:有的登记信息,有的维持秩序,有的在候诊区教百姓健康知识。
王郎中看着兰馨医馆门庭若市,自己的铺子却没人光顾,心里不服气,特意装成病人来医馆 “找茬”。他故意说自己 “头疼三年,吃遍药都没好”,林巧按流程问诊,问出他 “每天寅时头疼,疼的时候眼睛发胀”,又看他舌苔发红,判断是 “肝火旺盛”,开了 “菊花清肝汤”,只收了四文钱。王郎中拿着药方半信半疑地回去,熬药喝了三天,头疼竟真的好了。他专程来医馆给林巧道歉:“林大夫,是我有眼不识泰山,您的医术比我高多了!以后我也跟您学,给百姓好好看病,不漫天要价了。”
兰馨医馆的事很快传到宫里。胤禛听苏培盛说 “南城百姓都把兰馨医馆叫‘民心医馆’,说江兰是‘平民救星’”,特意让张廷玉去实地查看。张廷玉在医馆待了半天,看到百姓有序排队,医生问诊细致,取药时还教熬药方法,贫困百姓真的免费拿药,回来后对胤禛说:“皇上,江兰办的这医馆,真是惠民的大好事!不仅解决了平民看病难,还教百姓健康知识,比单纯赈灾更能得民心。”
胤禛当即下旨:赏江兰白银五百两,用于扩建兰馨医馆;太医院每月拨一批草药给医馆,支持平价诊疗;还特许兰馨医馆的医生能参与太医院的医术交流,提升水平。
赏赐送到医馆时,江兰正在给一个老人看腿疾。江老实拿着圣旨,激动得手都在抖:“兰丫头,皇上赏你了!还让太医院给你送草药,这是多大的荣耀啊!”
江王氏也带着大嫂来帮忙,给医馆的人做午饭,笑着说:“兰丫头,你大嫂说,算术夜校的学员都想来医馆帮忙,有的想学着认草药,有的想帮忙登记,大家都想跟着你做实事。”
丫蛋抱着刚整理好的病历本,跑到江兰身边:“姐姐,咱们今天看了一百二十个病人,比昨天多了三十个!陈先生说,咱们的病历本都快用完了,得再印一批。”
江兰摸了摸丫蛋的头,看着医馆里忙碌的身影 —— 林巧在认真问诊,春桃在给外伤病人包扎,学员们在给百姓倒茶,百姓们脸上满是安心的笑容,心里满是踏实。她知道,兰馨医馆不仅是一家诊疗机构,更是她的 “民心工程”—— 从护理坊到医馆,从解决临时护理需求到构建系统诊疗体系,她用现代医学知识,为平民筑起了一道健康防线。
晚上,江兰坐在医馆的诊疗室里,看着厚厚的病历本 —— 每个本子上都记着病人的姓名、症状、用药、复诊情况,有的本子上还贴着百姓送的小花、写的感谢话。她拿起笔,在《兰馨医馆日志》上写下:“雍正十六年七月,兰馨医馆开业,首月接诊三千二百人,其中贫困免费接诊八百人;获百姓锦旗二十面,朝廷赏赐白银五百两、草药一批;后续计划:扩建医馆(增设儿科诊室)、培训第二批医生(从兰馨学院招学员)、编印《平民健康手册》(普及常见病预防知识)、在通州设医馆分店,让更多平民受益。”
窗外的月光洒在病历本上,泛着柔和的光。江兰知道,兰馨医馆的成功,不仅让她在民间的声望更上一层,更让她离 “时代变革者” 的目标又近了一步 —— 从商业推动者、情报收集者,到民生守护者,她的影响力已深入到京城的每一个角落,深入到平民的日常生活中。这影响力,不是靠权力得来的,而是靠一次次为百姓解决难题、一次次用实效赢得信任积累起来的,是最坚实、最长久的力量。
第二天一早,江兰带着《平民健康手册》的草稿,去了太医院。太医院院判看着草稿,上面写着 “风寒预防:勤添衣、少熬夜、多喝姜茶”“外伤处理:先止血、再消毒、后包扎”,还有简单的插图,笑着说:“江姑娘,这手册太实用了!咱们太医院也能帮你印,让各州县的官府都分发下去,惠及更多百姓。”
江兰笑着回应:“多谢院判大人!这手册能帮百姓少生病、看好病,就是我最大的心愿。以后兰馨医馆的医生,还要多向太医院的大人请教,提升医术,更好地为百姓服务。”
离开太医院时,阳光正好,洒在京城的街道上。江兰看着往来的百姓,有的提着去兰馨医馆抓药的布包,有的抱着《平民健康手册》在看,脸上满是笑容。她知道,自己选择的这条路,虽然充满挑战,却充满意义 —— 用现代知识点亮传统民生,用普惠服务温暖平民百姓,用初心支撑时代变革。而兰馨医馆,就是这条路上最温暖的里程碑,见证着她从一个穿越而来的护理毕业生,一步步成长为真正的 “时代变革者”,为这个古老的王朝,注入新的生机与温度。
回到医馆,林巧正带着新招的学员熟悉诊疗流程,春桃在整理太医院送来的草药,百姓们已经在门口排队了。江兰走到分诊台,接过学员递来的登记本,笑着对排队的百姓说:“大家别着急,都能看上病,都能看好病!”
百姓们响起一阵掌声,这掌声里,有信任,有感激,更有对未来的希望。江兰知道,这掌声,就是她继续前行的最大动力。
欲知下文如何,请先关注收藏点赞!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