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推广新式农具(2 / 2)

刘家村的问题解决后,新式农具的推广越来越顺利。到三月底,京城郊外的五十多个村子,都用上了曲辕犁和龙骨水车。农户们的耕作效率提高了一倍多 —— 以前一家五口忙半个月才能种完的地,现在三天就能种完;浇水的时间也节省了大半,再也不用担心天旱浇不上水了。

四月初,胤禛带着胤祥、张廷玉去郊外视察春耕,正好看到农户们用新式农具耕作。李大爷正在用曲辕犁耕地,见皇上来了,连忙停下行礼。胤禛走过去,扶着曲辕犁试了试,笑着说:“这犁确实轻巧,比朕小时候见的直辕犁好用多了!”

江兰连忙上前,把曲辕犁和龙骨水车的好处说了一遍:“皇上,这曲辕犁一个人、一头牛就能操作,比直辕犁效率提高一倍;龙骨水车脚踩就能抽水,一亩地浇水时间从半天缩短到一个时辰。现在京城郊外的农户都用上了,预计今年的粮食产量能提高两成。”

张廷玉也点头:“皇上,这新式农具对新政的农业改革太重要了!现在不少地方都缺农具、缺技术,若是能在全国推广,定能让更多农民受益,也能增加朝廷的粮食税收。”

胤禛当即下旨:“江兰,朕准你在全国推广新式农具!从国库拨五万两银子,用于打造农具和补贴农户;让户部下文,要求各省知府配合推广,选拔工匠学习打造技术,确保每个州县都有新式农具供应!”

旨意下达后,江兰立刻行动。她让张师傅带着木匠,去各省传授打造技术;让春桃和兰馨学院的学员,编印《新式农具使用手册》(配着插图,方便不识字的农户看),送到各省州县;还让瑞祥号在各省设立 “农具销售点”,延续 “低价 + 租售” 的政策,让贫困农户也能用得上。

消息传到江兰家,江老实笑得合不拢嘴。他拿着刚收到的租金(农户用粮食抵的租金,有小米、小麦),对江王氏说:“兰丫头真是能耐!这新式农具不仅帮了乡亲们,还让瑞祥号多了个生意门路。你看这粮食,堆得都快放不下了!”

江王氏正在给江柱子做新衣裳(江柱子从军营写信回来,说军营附近的村子也用上了新式农具,将士们的军粮供应都有了保障),笑着说:“兰丫头昨天回来,说山西、山东的知府都派人来要农具图纸,想在当地推广。你大哥也写信说,军营里的将士们都在夸姑娘,说姑娘是‘农人的救星’。”

丫蛋抱着一本《新式农具使用手册》,跑到江兰身边:“姐姐,你看我画的水车插图,张师傅说我画得好,要印在手册上呢!以后全国的农户都能看到我画的图了!” 江兰摸了摸丫蛋的头,笑着说:“丫蛋真厉害!以后还要帮姐姐画更多有用的图,让更多人受益。”

五月初,第一批从外省传来的消息让人振奋 —— 山西太原的农户用曲辕犁种的玉米,比去年早出苗五天;山东济南的农户用水车浇地,小麦的成活率比去年提高了三成。各省知府的奏折里,都在夸赞新式农具 “利国利民”,请求朝廷多派工匠去传授技术。

胤禛在养心殿召见江兰,笑着说:“江兰,你推广新式农具,立了大功!现在不仅京城的农户受益,各省的粮食生产也有了保障,朕赏你东珠一串、黄金百两,兰馨学院也加拨一万两经费,用于培养农业技术人才!”

江兰连忙谢恩:“皇上,这都是托皇上的福,还有张师傅、农户们的支持。臣只是做了些分内之事,能让农民少受些累、多收些粮食,就是臣最大的心愿。”

胤祥也笑着说:“兰丫头,你这新式农具可是帮了西北军粮的大忙!现在西北的农户也用上了,军粮的供应比之前稳定多了。以后农业上有什么好点子,尽管跟朕和皇上说。”

晚上,江兰坐在兰馨学院的图书馆里,看着各省送来的农具推广进度表 —— 山西已造曲辕犁五百台,山东已造龙骨水车三百架,河南、陕西也在加紧打造。她拿起笔,在《民生改良记录》上写下:“雍正十六年五月,推广曲辕犁、龙骨水车至京城郊外五十余村,获朝廷支持推广全国,预计年增粮食产量两成;培养农具打造工匠二十人,编印《新式农具使用手册》万册。后续计划:改良播种机(提高播种效率);在兰馨学院设农业馆,培养农业技术人才;调研各省土壤情况,针对性调整农具设计。”

窗外的月光洒在进度表上,泛着柔和的光。江兰知道,推广新式农具的成功,不仅是农业领域的一次革新,更是她在民间声望的一次大提升 —— 从护理坊救民,到织机改良助妇女,再到新式农具帮农民,她的影响力已深入到民生的方方面面,离 “时代变革者” 的目标越来越近。

第二天一早,江兰带着播种机的初步图纸,去了户部。张廷玉看着图纸,笑着说:“江姑娘,你这想法真是层出不穷!有了播种机,农民播种也能省不少劲。本部会全力支持你,让张师傅尽快打造出样品,早日推广给农户。”

江兰笑着回应:“张大人,多谢您的支持。农业是民生之本,只要能帮农民提高产量、减少劳累,我做再多也愿意。以后还得靠朝廷和各省知府的配合,才能让新式农具真正惠及全国百姓。”

离开户部时,阳光正好,洒在京城的街道上。江兰看着往来的农户,有的扛着曲辕犁,有的推着小型的龙骨水车(瑞祥号新造的,方便小地块使用),脸上满是笑容。她知道,自己选择的这条路,虽然充满挑战,却充满意义 —— 用现代知识,解决时代难题;用实用发明,点亮民生希望。而这,就是她作为穿越者,对这个时代最深的眷恋与担当。

回到瑞祥号,王瑞正在和张师傅商量播种机的打造细节,见江兰来,笑着说:“兰丫头,各省的农具订单都堆成山了!张师傅说,再招十个徒弟,才能赶得上进度。” 江兰走到图纸前,指着播种机的播种口说:“张师傅,这个播种口要设计成可调节的,能根据种子大小调整,比如玉米种子用大的,小麦种子用小的,这样更实用。”

张师傅点头应下,手里的刨子不停,很快就画出了播种口的草图。江兰看着忙碌的众人,心里满是感慨 —— 从一个找不到工作的护理毕业生,到能推动全国农业革新的核心力量,她走的每一步,都离不开身边人的支持,更离不开 “为民做事” 的初心。而这初心,会支撑着她,在变革的道路上,继续坚定地走下去。

欲知下文如何,请先关注收藏点赞!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