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十三年腊月下旬,京城的年味渐浓,集市上却没了往日的热闹。江兰带着丫蛋去买春联,刚走到街口的布铺前,就听见一阵争吵声 —— 卖布的刘掌柜正拿着一枚边缘毛糙的铜钱,对着买布的李婶皱眉:“李婶,这钱我真不能收!你看这成色,白花花的,铜都没掺够,一捏就变形,我收了它,回头去钱庄换银子,人家都不要!”
李婶急得脸通红,手里攥着一把这样的铜钱,眼泪都快掉下来:“刘掌柜,我也没办法啊!昨天去粮店买米,店家就找给我这些钱,今天我拿着去买布,你又不收,这钱难道要成废纸了?我一家五口还等着做新衣裳过年呢!”
江兰凑过去,从李婶手里接过一枚铜钱 —— 这铜钱比正常的 “雍正通宝” 轻了一半,边缘没有规整的齿纹,正面的 “雍正通宝” 四个字模糊不清,用指甲一刮,还能掉下一层白色粉末。“刘掌柜,最近这样的劣质钱多吗?”
刘掌柜叹了口气,从柜台下拿出一个木盒,里面装着大半盒劣质铜钱:“多着呢!从上个月开始,市面上就冒出来这些私铸的钱,有的掺了铅,有的掺了铁,甚至还有用泥土混合铜屑做的。之前一两银子能换一千文铜钱,现在得换一千五百文,还都是这样的劣钱,我这布铺要是收多了,迟早得倒闭!”
江兰心里一沉。她带着丫蛋继续往前走,发现集市上不少商号都挂出了 “拒收劣钱” 的牌子:粮店只收银子,绸缎庄要 “优质铜钱加一成”,连卖糖葫芦的小贩都摇头:“姑娘,不是我不收,我收了这钱,明天进糖葫芦的钱都凑不够。”
回到瑞祥号时,王瑞正和账房周明对着一堆铜钱发愁。见江兰来,王瑞拿起一枚劣质铜钱:“兰丫头,你可回来了!咱们苏州分店这个月收了两千多文劣钱,去钱庄兑换时,钱庄说这些钱顶多算五百文,损失了一千五百文;杭州分店更惨,收了一批掺铅的钱,差点把伙计的手都染黑了。再这样下去,咱们的商号也得受影响。”
周明也补充道:“更麻烦的是,百姓手里的劣钱花不出去,都不敢买东西了。昨天天津分店的张明说,店里的丝绸销量比上个月少了三成,百姓都说‘钱不值钱,不敢花’。”
江兰接过劣钱,放在手里掂量 —— 正常的 “雍正通宝” 每文重一钱二分,这劣钱顶多有六分重,成色更是差得离谱。她穿越前学过货币史,知道私铸铜钱、货币贬值会引发通货膨胀,严重时会导致市场崩溃,甚至影响朝廷财政。而雍正朝虽推行新政,但铸币权分散,地方铸币局监管不严,才给了私铸者可乘之机。
“必须从根上解决 —— 统一铸币标准,由朝廷严格把控。” 江兰坐在桌前,拿起纸笔,一边画一边说,“王大哥,周明,我想向皇上提两个建议:第一,铸造新币,统一成色和重量,比如每文钱用铜六铅四(六成铜、四成铅,既保证硬度又不易变形),重一钱二分,边缘刻上齿纹,防止私铸者剪边取铜,正面铸‘雍正通宝’,背面加铸‘宝泉’(户部铸币局)字样,标明官方身份;第二,朝廷收回地方铸币权,只留户部宝泉局和工部宝源局铸新币,旧币和劣钱按比例回收重铸,比如十文劣钱换三文新币,五文旧币换四文新币,让百姓不吃亏。”
王瑞眼睛一亮:“这法子好!要是新币统一标准,私铸的钱一眼就能看出来,咱们商号也不用再担心收劣钱了。可朝廷会不会同意?铸新币要花不少银子吧?”
“花银子是暂时的,稳定货币秩序才是长久之计。” 江兰信心十足,“我明天就去宫里见皇上,把这些想法告诉他。另外,咱们瑞祥号可以先带头 —— 从明天起,所有分店只收新币(等朝廷铸币后),现在先只收优质旧币,劣钱一概不收,同时设个‘劣钱兑换点’,帮百姓登记劣钱数量,等朝廷回收政策下来,再帮他们兑换新币,这样百姓才会信任咱们。”
第二天一早,江兰带着劣质铜钱和新币设计图,去了养心殿。胤禛正在看户部的奏折,见她来,连忙问:“江兰,你来得正好!户部刚奏报,京城货币贬值严重,不少商号都快经营不下去了,你可有办法?”
江兰递上劣质铜钱和设计图:“皇上,问题出在私铸劣钱和铸币标准不统一。臣建议铸造新币,统一成色为铜六铅四,每文重一钱二分,边缘刻齿纹,背面铸‘宝泉’字样,由户部和工部统一铸造;同时回收旧币和劣钱,按‘十劣钱换三文新币、五旧币换四新币’的比例兑换,让百姓不受损失。”
她顿了顿,又补充:“另外,臣愿让瑞祥号带头,等新币铸造后只收新币,现在先只收优质旧币,帮百姓登记劣钱,带动其他商号跟进,稳定市场信心。”
胤禛拿起设计图,仔细看着:“铜六铅四,边缘齿纹,标注官方字样 —— 这法子既防私铸,又能让百姓轻易辨别,好!朕这就让户部和工部商议铸币事宜,争取一个月内造出新币。至于回收劣钱,就按你说的比例,由内务府和户部联合设立兑换点,瑞祥号的兑换点,朝廷给你补贴银子,不能让你吃亏。”
得到胤禛的支持后,江兰立刻回瑞祥号安排。王瑞召集各地分店掌柜,通过快马传递消息:“所有分店从今日起,只收优质旧币(边缘规整、字迹清晰、重量达标),劣钱一律不收;同时在店门口设‘劣钱登记点’,记录百姓的劣钱数量、姓名、住址,等新币下来后优先兑换。”
天津分店的张明接到消息后,当天就挂出了 “优质旧币交易,劣钱登记兑换” 的牌子。一开始,百姓还有些犹豫,担心登记了也换不到新币。有个姓赵的老汉,手里攥着五百文劣钱,站在店门口迟迟不敢上前:“掌柜的,我这钱都是粮店找给我的,真能换成新币吗?”
张明笑着递过一杯热茶:“赵大爷,您放心,这是皇上批准的,江姑娘担保,等新币下来,您登记多少,就能按比例兑换多少,绝不会让您吃亏。”
赵老汉半信半疑地登记了劣钱数量,没想到三天后,内务府的人就来瑞祥号核实登记信息,还告诉百姓 “新币下个月就能铸造完成,兑换点会优先给登记的百姓兑换”。消息传开后,百姓们都来瑞祥号登记,天津分店的登记本很快就记满了。
其他商号见瑞祥号这么做,也开始效仿。粮店的张掌柜找到王瑞:“王掌柜,你们瑞祥号带头收优质钱,帮百姓登记劣钱,我们粮店也想跟着做,你看行吗?” 王瑞笑着答应:“当然行!咱们一起做,才能更快稳定市场。”
短短半个月,京城的商号大多都只收优质旧币,设了劣钱登记点。江兰还让春桃整理了 “辨别劣钱小技巧”,贴在各分店门口:“一看:优质钱字迹清晰,边缘规整;劣钱字迹模糊,边缘毛糙。二掂:优质钱重一钱二分,劣钱轻一半。三刮:优质钱刮出的是铜屑,劣钱刮出的是铅粉或泥土。”
百姓们照着技巧辨别铜钱,私铸的劣钱渐渐没了市场。有个私铸者想把劣钱卖给瑞祥号,被伙计当场识破,送到了顺天府,顺天府还特意贴出告示,警告私铸者 “再私铸劣钱,严惩不贷”。
雍正十四年正月中旬,第一批新币铸造完成。新币正面 “雍正通宝” 四个字苍劲有力,背面铸着 “宝泉” 二字,边缘的齿纹规整,拿在手里沉甸甸的,成色均匀,一看就比旧币和劣钱精致。胤禛特意让内务府送了一批新币到瑞祥号,让江兰和王瑞先试用。
江兰拿着新币,在瑞祥号总号举办了 “新币展示会”。百姓们围过来看,赵老汉拿起一枚新币,掂量着说:“这钱沉,成色好,比之前的劣钱强太多了!” 刘掌柜也来了,笑着说:“有了新币,咱们商号做生意也放心了,以后再也不用怕收劣钱了!”
从这天起,瑞祥号的所有分店都只收新币。王瑞还和京城的二十多家商号约定,一起只用新币交易。有个绸缎庄的掌柜想继续收旧币,百姓们都不愿意:“我们都用新币,你收旧币,我们就去瑞祥号买!” 没过几天,那绸缎庄也改成了只收新币。
新币推行一个月后,京城的货币秩序渐渐稳定。一两银子能换一千文新币,和之前的优质旧币汇率一致;商号的生意也恢复了,瑞祥号的丝绸销量比上个月多了五成,苏州分店还接到了江南织造局的订单;百姓们手里的劣钱也陆续换成了新币,集市上又恢复了往日的热闹,卖糖葫芦的小贩笑着说:“现在每天能卖两百多串,比之前多了一倍!”
二月初,胤禛在养心殿召见江兰和王瑞。看着户部奏报的 “新币流通率达八成,市场秩序稳定”,胤禛笑着说:“江兰,王瑞,你们立了大功!若不是你们带头推行新币,带动其他商号跟进,这货币贬值的问题还不知道要拖到什么时候。朕决定,赏江兰黄金五十两,绸缎五十匹;瑞祥号所有分店,今年的商税减免一成!”
江兰和王瑞连忙谢恩。王瑞激动地说:“皇上,这都是江姑娘的功劳,若不是她提出铸新币的法子,我们也想不到这么好的主意。”
胤禛摆摆手:“你们是合作伙伴,功劳都有份。以后瑞祥号要是遇到什么困难,尽管跟朝廷说,朝廷会支持你们。”
离开养心殿时,阳光洒在宫墙上,暖洋洋的。王瑞笑着说:“兰丫头,咱们瑞祥号现在不仅是做丝绸药材的商号,还能帮朝廷稳定金融秩序,这可是天大的荣耀!”
江兰点点头,心里满是踏实。她知道,应对货币贬值的成功,不仅让瑞祥号的地位更稳固,更让她在朝廷的经济事务中获得了话语权 —— 从民生护理、商业管理,到金融秩序,她的影响力正一步步扩展到新政的核心领域,离 “时代变革者” 的目标越来越近。
回到瑞祥号时,江家人都在门口等着。江老实手里拿着一枚新币,笑得合不拢嘴:“兰丫头,你看这新币,多精致!昨天我去买肉,店家一看是新币,还多给了我一两肉呢!”
江王氏正在给丫蛋做新衣裳,用的是瑞祥号新到的杭州云锦:“兰丫头,你大嫂说,算术夜校的学员们都在学怎么辨别新币,还说以后要帮百姓辨认,不让大家再收到劣钱。”
丫蛋抱着江兰的胳膊,手里拿着一枚新币:“姐姐,这钱上的字真好看!俺以后要好好学算术,帮你算新币的账!”
晚上,江兰坐在灯下,看着案上的新币和户部的奏报,心里满是感慨。她穿越前从未想过,自己能参与到一个王朝的货币改革中,用现代的金融知识,帮这个时代解决经济难题。而现在,她不仅做到了,还带动了整个行业的变革,让百姓受益,让朝廷放心。
她拿起笔,在兰馨社的记录册上写下:“雍正十四年二月,协助朝廷铸造新币,稳定货币秩序,瑞祥号带头推行新币,带动二十余家商号跟进。后续计划:协助户部在西北推广新币,配合改土归流政策;瑞祥号各分店设立‘新币宣传点’,教百姓辨别新币,防止私铸劣钱死灰复燃。”
窗外的月光洒进来,落在新币上,泛着柔和的光。江兰知道,应对货币贬值只是她参与经济事务的开始。未来,她还会用更多现代知识,帮胤禛完善新政的经济体系,从货币改革到税收优化,从商业规范到民生保障,她会一步步成为新政的 “经济智囊”,为这个古老的王朝,注入新的经济活力。
第二天一早,江兰带着新币和 “西北推广计划” 去了户部。张廷玉看着计划,上面写着 “瑞祥号西安、兰州分店作为西北新币推广点,协助户部兑换劣钱,教百姓辨别新币”,笑着说:“江姑娘,你想得真周到!西北正在推行改土归流,正需要稳定的货币秩序,有你们瑞祥号帮忙,新币推广肯定能顺利很多。”
江兰笑着说:“张大人,瑞祥号能有今天,全靠朝廷支持。能帮朝廷推行新政,帮百姓解决困难,是我们的本分。”
离开户部时,江兰抬头看向京城的天空,心里满是期待。她知道,随着新币在全国的推广,随着瑞祥号在西北的发展,她和王瑞的合作会越来越稳固,她在新政中的作用也会越来越重要。从包衣之女到经济事务的参与者,从护理专业毕业生到时代变革者,她每走一步,都离自己的理想更近 —— 让这个时代,因为她的存在,变得更繁荣、更稳定、更有希望。
欲知下文如何,请先关注收藏点赞!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