胤禛点点头,当即让苏培盛去瑞祥号传旨。江兰接到消息时,正和王瑞、春桃核对兰州分号的药材订单 —— 兰州分号下个月开业,需要提前运去一批治疗风寒的药材。“皇上让我见荷兰使节?” 江兰有些意外,转头看向春桃,“你觉得我该去吗?”
春桃放下订单,认真思索道:“姑娘,范?戴克是为《护理手册》而来,见他能让东方护理术被更多人知道。但您之前说过,不想因个人虚名影响新政事务,或许可以不见面,却把新修订的手册送给他们,再托皇上转达交流的意愿,这样既不失礼貌,又能保持低调。”
江兰觉得春桃说得有理,便让苏培盛回禀胤禛:“臣感谢皇上与使节的认可,但臣只是普通的护理从业者,不愿因个人事务占用朝廷外交资源。臣已新修订了《护理手册》,补充了牛痘接种后的护理细节,恳请皇上代为转交给范?戴克使节,若欧洲有医学疑问,臣愿通过驿馆书信交流。”
胤禛听完苏培盛的转述,对江兰的低调越发欣赏:“难得她有这份胸襟,不贪慕虚名。就按她说的办,把新修订的手册交给范?戴克,再安排胤祥代表朝廷设宴招待。”
五天后的驿馆宴会上,胤祥将一本烫金封面的《护理手册》递给范?戴克,封面上 “大清兰馨护理坊编撰” 的字样格外醒目。“范使节,这是江兰姑娘新修订的手册,里面补充了牛痘接种后的护理方法,希望能对欧洲的痘疫防治有所帮助。”
范?戴克双手接过手册,激动得声音都在发颤:“感谢大清皇帝,感谢江兰姑娘!我回去后,会立刻组织人手翻译成荷兰语、法语、英语,让欧洲所有医院都能用上这本宝典。” 他还从随身的皮包里取出一幅欧洲地图,上面用红笔标注了已在使用《护理手册》的医院,“您看,这些医院都盼着能与江兰姑娘交流,若是有机会,我希望能邀请她去欧洲讲学。”
胤祥笑着回应:“江兰姑娘虽不便远行,但朝廷支持中外医学交流,你们若有疑问,随时可以写信,朝廷会协助传递书信。”
宴会上的对话很快传到瑞祥号,江兰的家人都格外高兴。江老实拿着范?戴克送来的荷兰郁金香球根,在院子里翻土时都哼着小调:“俺家兰丫头真是有出息,连外国使节都求着要她的书,以后这郁金香开了,咱这院子也算是有‘外国景’了!”
江王氏正在给丫蛋缝一件绣着兰花纹的小袄,用的是瑞祥号新到的杭州云锦:“昨天你大哥回来,说军营里的将士们都在传你编的手册传到欧洲了,连将军都夸你‘为汉军旗争光’,还说以后军营的护理也按你的手册来。”
丫蛋抱着江兰的胳膊,仰着小脸问:“姐姐,外国的小朋友也会用你的手册治病吗?他们会不会喜欢春桃姐姐画的插图呀?”
“会的。” 江兰摸了摸丫蛋的头,又看了眼正在整理护理坊清单的春桃,“春桃姐姐画的插图很清楚,外国的小朋友一看就懂。以后咱们还要编更多有用的书,帮更多人。”
晚上,江兰坐在灯下,看着白教士从欧洲寄来的信。信里说,《护理手册》已在欧洲翻译成五种语言,有三十多个国家的医院在使用,还有两所医学院专门开设了 “东方护理术” 课程。信的末尾,白教士还画了一个小小的十字架,旁边写着 “感谢江姑娘,让东方医学照亮欧洲”。
春桃端来一碗刚熬好的莲子羹,见江兰看着信笑,便轻声问:“姑娘,白教士是不是说手册在欧洲很受欢迎?”
“是呀。” 江兰接过莲子羹,“没想到一本小小的手册,能跨越这么远的距离帮到别人。其实护理没有国界,只要能减轻病人的痛苦,不管是在清朝还是欧洲,都是有意义的事。”
春桃点点头,看着桌上的《护理手册》,忽然说:“姑娘,咱们以后可以多编几本手册,比如《儿童护理指南》《老人常见病调理》,说不定还能传到更多地方。”
江兰笑着点头,心里已开始规划。她知道,护理坊的海外影响只是一个开始,随着中外交流的增多,东方护理术会被更多人认可,而她,也将在这个过程中,从一个普通的穿越者,成长为推动中外医学交流的变革者。
窗外的月光洒进来,落在《护理手册》的烫金封面上,泛着柔和的光。江兰想起穿越前在医学院图书馆里看到的那句话:“医学的本质是对生命的敬畏与关怀。” 如今,她正用自己的方式,将这份敬畏与关怀传递到遥远的欧洲,这或许就是她穿越到这个时代的意义 —— 用现代知识,架起一座跨越时空与地域的桥梁,让不同文明在对生命的尊重中相互理解,共同进步。
第二天一早,江兰带着新修订的《护理手册》去了护理坊。学员们见她来,纷纷围上来,春桃则把手册分给大家:“这是姑娘新修订的版本,里面加了牛痘接种后的护理方法,大家要好好学,以后不管是在清朝,还是帮外国朋友,都能用上。”
江兰看着学员们认真翻阅手册的样子,心里满是踏实。她知道,随着《护理手册》的传播,东方护理术会成为清朝的一张 “名片”,而她和护理坊的学员们,也将继续用自己的专业与善意,为这个时代,为这个世界,传递更多温暖与希望。
欲知下文如何,请先关注收藏点赞!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