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事很快就在贵妇圈传开了,越来越多的人来瑞祥号和云锦斋买东西,有的是为了试试能退换的服务,有的是为了湖州丝绸的品质。有一次,娴妃宫里的掌事嬷嬷来买丝巾,见新丝巾的品质比之前还好,笑着对江兰说:“江姑娘,你这心思真细!娘娘说,上次你送的睡衣,洗了三次都没掉色,比宫里的锦缎还好,让我多买几条,赏给各宫的管事宫女。”
可锦绣阁的周胖子不甘心,见客人又回流到瑞祥号,竟开始造谣 —— 让伙计在街头散布 “瑞祥号的湖州丝绸是假的,用的是染过色的生丝”“江兰跟苏文清合伙骗钱,退换是幌子,根本不给退”。
谣言传得很快,有天江兰去工坊,就见张婶着急地说:“兰丫头,昨天有个夫人来问我,说你们的丝绸是假的,我跟她解释,她还不信,说街上都这么传。”
江兰没慌,她知道谣言止于眼见为实。当天下午,她就请了二十位常来的贵妇,去云锦斋的工坊参观。工坊里,工匠们正在用湖州丝绸做丝巾,旁边摆着没织的湖州生丝和染好的杭绸,江兰拿起生丝,对贵妇们说:“各位夫人请看,这是湖州生丝,比普通生丝细三倍,烧起来没有焦臭味;这是锦绣阁用的生丝,烧起来有股糊味,还发黑。”
说着,她让工匠烧了两根丝,果然如她所说。刘工匠还当场演示了刺绣,手里的针飞快地在丝绸上穿梭,不一会儿,一颗亮晶晶的珍珠就绣好了。“我们每条丝巾都要绣三颗珍珠,少一颗都不算合格,夫人要是发现少了,随时来退。”
贵妇们看得心服口服,李尚书家的夫人说:“原来你们的丝巾是这么做的,真是用心!以后我们再也不信外面的谣言了,就买你们的东西。”
江兰还把退换的账本拿给贵妇们看,上面记着每次退换的日期、客人姓名和原因,清清楚楚。“各位夫人请看,这半个月我们退了七次,每次都是当场退钱,从没有过推脱。”
谣言不攻自破,瑞祥号和云锦斋的生意更火了,每天都有新客人来,有的甚至从通州、天津特意赶来。周胖子的锦绣阁却越来越冷清,因为他用的是劣质生丝,很多客人买回去的丝巾洗一次就掉色、起球,有的甚至还没洗,布料就破了。有个夫人买了条锦绣阁的睡衣,穿了一天就觉得皮肤痒,找周胖子退,周胖子不仅不退,还说她 “不会保养,故意找茬”,气得那位夫人当场就把睡衣扔在他脸上,说 “再也不来你这黑店了”。
七月初,锦绣阁的生意彻底垮了 —— 每天连十条丝巾都卖不出去,工匠们因为工钱被压得太低,都辞工走了,周胖子欠了供货商的丝绸钱,还不上,最后只能把锦绣阁的铺子卖了抵债,自己灰溜溜地回了江南。
那天,王瑞拿着账本,笑着来找江兰:“江姑娘,你看!这个月咱们卖了两千条丝巾、八百套睡衣、一千五百个荷包,比上个月多了一倍还多!利润虽然比之前少了点,但客人多了,以后肯定能赚回来。而且,江南裕丰号的掌柜来信,说咱们的丝绸制品在江南卖得特别好,让咱们再发五百条丝巾、三百套睡衣过去。”
苏文清也来了,手里拿着一匹新到的湖州丝绸,笑着说:“江姑娘,吴老板说咱们是他最大的客户,以后给咱们的湖州丝绸,再降一文一尺,还保证优先供货。咱们现在不仅是京城第一,连江南都知道咱们的名声了!”
江兰看着账本上的数字,心里满是踏实 —— 她没有跟风降价,而是选择提升品质、加服务,不仅保住了生意,还赢得了更好的口碑,这比赚多少钱都重要。更重要的是,包衣工坊的妇女们,因为订单多,工钱也涨了,张婶这个月拿了六百文,比上个月多了两百文,她笑着跟江兰说:“兰丫头,俺家老伴的药钱有着落了,还能给娃买新衣裳,真是谢谢你!”
家人也为江兰高兴。江老实每天都去瑞祥号帮忙,见客人越来越多,笑着说:“兰丫头,还是你有主意!当初王瑞急着要降价,你不让,现在看,还是你的法子好,既保住了名声,又赚了钱。” 大嫂跟着刘三学管理,也学会了怎么跟客人解释品质,笑着说:“现在来买东西的夫人,都夸咱们的服务好,有的还说要介绍朋友来,我都快忙不过来了。”
江柱子放假回家,听说了应对价格战的事,拍着江兰的肩膀说:“兰丫头,你这脑子真是好使!在军营里,将军总说‘不打无准备之仗’,你这就是有准备,知道用品质赢,比跟人拼低价强多了。”
丫蛋也帮着宣传 —— 她在学堂里,跟同学们说姐姐的丝巾有多好,还把江兰给她做的小丝巾拿出来给大家看。先生见了,也夸丝巾雅致,特意让家人去瑞祥号买了两条,还跟江兰说:“江姑娘,你这做生意的法子好,不坑人,讲诚信,值得咱们学习。”
胤禛听说了江兰应对价格战的事,也召见了她,还看了新做的湖州丝绸丝巾。他拿起丝巾,摸了摸上面的珍珠,笑着说:“你这法子不错,不跟风降价,反而升品质、加服务,既保住了自己的生意,又给商户们做了榜样 —— 做生意要讲诚信,不能搞歪门邪道。朕听说,包衣工坊的妇女们工钱也没降,还涨了,这也是在帮朕推行新政啊。”
苏培盛在旁边伺候,也笑着说:“皇上说得是。现在京城的商户都在学江侍读,有的也开始搞退换服务,有的提升品质,市场比以前规矩多了。江侍读这是用自己的生意,帮着整顿市场秩序呢。”
江兰连忙谢恩:“能为皇上分忧,为百姓做事,是臣的荣幸。臣只是觉得,做生意跟做人一样,要实在,不能只看眼前的利益,得为长远打算。”
从养心殿出来,江兰抬头看着湛蓝的天空,心里满是感慨 —— 她穿越到这个时代,从包衣之女做起,遇到过很多困难,年希尧的强占、原料的短缺、同行的价格战,可每次她都没有退缩,而是用现代的知识和理念,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这次应对价格战,不仅让她的商业版图更稳固,还让她明白,真正的成功不是打败对手,而是守住自己的底线,用品质和服务赢得人心。
晚上,江兰坐在灯下,看着桌上的湖州丝绸样品和订单册,旁边放着丫蛋刚写好的作文 —— 题目是《我的姐姐》,里面写着 “姐姐做生意很厉害,不骗别人,还帮很多阿姨赚钱,我以后要像姐姐一样”。江兰拿起样品,轻轻贴在脸上,细腻的丝绸带着淡淡的清香,让她想起穿越前的日子。她知道,无论在哪个时代,只要坚守诚信、重视品质、善待他人,就能做出有意义的事,就能在这个时代站稳脚跟,一步步实现自己的目标。
窗外的月光洒进来,落在丝绸样品和丫蛋的作文上,泛着柔和的光。大嫂端着一碗莲子羹进来,放在江兰桌上,笑着说:“兰丫头,别太累了,喝碗莲子羹补补。今天苏掌柜派人来送了新做的湖州丝绸睡衣,我给你留了一套淡紫色的,你试试合不合身。对了,张婶刚才来说工坊的妇女们都想谢谢你,让你有空去工坊吃她们做的点心。”
江兰接过莲子羹,喝了一口,清甜的暖意从喉咙传到心里。她看着窗外,仿佛能看见江南的水乡里,贵妇们戴着她设计的湖州丝绸丝巾漫步;能看见京城里,包衣妇女们在工坊里认真做活,脸上带着笑容;能看见丫蛋和同学们在学堂里读书,系着小小的丝巾,眼里满是憧憬。这些画面,都是她在这个时代留下的印记,也是她一步步走向 “时代变革者” 的见证。有家人的支持,有合作伙伴的信任,有百姓的认可,她的路,会越走越宽,越走越远。
欲知下文如何,请先关注收藏点赞!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