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瑞看着设计图,连连称赞:“江姑娘这包装既显档次,又不浪费。宫廷款定能讨娘娘们喜欢,贵族款和平民款也能满足不同人的需求,生意肯定火!”
包装备好,江兰带着三种香膏去了坤宁宫。皇后见她手里的锦盒,好奇地问:“你又带了什么新鲜物件?” 江兰打开锦盒,明黄的衬布上,描金瓷瓶泛着柔光,她拿起宫廷款保湿型,倒出一点在皇后手背上:“娘娘,这是臣做的兰馨护肤香膏,用蜂蜜、蜂蜡和玫瑰精油做的,能保湿防干,您试试。”
皇后轻轻揉开,手背立刻感到一阵温润,没有脂膏的厚重感,反而很清爽,她笑着说:“这香膏倒舒服,比之前用的脂膏好太多了。” 江兰又拿出美白型,递给旁边的娴妃:“娴妃娘娘,您皮肤敏感,这杏仁精油做的美白型温和不刺激,您可以试试。” 娴妃涂在手腕上,过了片刻,摸了摸说:“确实不泛红,还挺滋润,本宫收下了。”
贵妃听说江兰来了新物件,也特意从翊坤宫过来。她拿起贵族款香膏,闻着淡淡的玫瑰香,笑着说:“本宫这脸上有几块斑,要是这香膏能美白,本宫肯定多要几盒。” 江兰连忙回话:“贵妃娘娘,这美白型香膏坚持用两周,就能看到肤色亮些,斑也会淡一点,您可以先试用,好用再订。”
接下来的半个月,江兰每天都去后宫询问试用反馈。皇后用了保湿型,手背的干纹浅了不少,特意让张嬷嬷跟江兰说:“以后后宫的香膏,就用你这兰馨款,每月送五十盒宫廷款,三十盒贵族款。” 娴妃用美白型一周,皮肤敏感的症状减轻了,她特意让人送了一对玉镯给江兰,说:“这香膏解了本宫的烦忧,这点心意你收下。” 贵妃更高兴,用了两周美白型,脸上的斑淡了些,当即订了二十盒,还说要给娘家送十盒。
后宫的好评很快传到了内务府。内务府总管太监见香膏受宠,特意找江兰订了两百盒宫廷款,供后宫嫔妃和管事嬷嬷使用。江兰趁机提议:“总管大人,平民款香膏用包衣妇女工坊生产,既能保证质量,又能让妇女们多赚些工钱,您看行不行?” 总管太监早就听说包衣妇女工坊的事,当即答应:“只要香膏质量好,用工坊生产再好不过,也算是支持新政民生。”
包衣妇女工坊接到香膏生产订单后,江王氏带着妇女们忙了起来。张婶负责提炼玫瑰精油,李婶负责搅拌膏体,王婶负责装瓶,大家分工合作,每天能生产两百瓶平民款香膏。江兰每天都来工坊检查质量,教妇女们怎么控制膏体的软硬:“蜂蜡多了就太硬,少了就太稀,一定要按配方来,不能差半克。” 妇女们学得认真,生产的香膏没有一块不合格,江兰还特意给大家涨了工钱,每人每月多赚五十文,大家干劲更足了。
瑞祥号的香膏销售也格外火爆。贵族款刚上架,就被京城的贵妇们抢空了 —— 李尚书家的夫人一次性买了五盒,说要给远在江南的母亲送;王御史家的小姐买了三盒美白型,准备参加下个月的花宴。平民款也很受欢迎,每天都有百姓来瑞祥号问:“江姑娘做的兰馨香膏还有吗?俺家媳妇快用完了,想再买两瓶。”
王瑞每天都要跟江兰对账,笑得嘴都合不拢:“江姑娘,这香膏比兰馨皂卖得还快!昨天江南的李知府托人带信,说要十盒美白型香膏,还特意嘱咐要贵族款,说他夫人要去参加巡抚大人的寿宴,急着用呢!” 江兰接过账本,看着上面的销售记录,心里满是踏实 —— 香膏不仅打开了市场,还能带动包衣妇女工坊的就业,让大家的工钱更稳定,这比赚钱更有意义。
十月初,江兰收到了二哥江柱子的信。信里说,军营里的士兵冬天皮肤容易干裂,有的还裂得流血,连握枪都费劲:“妹妹要是有时间,能不能做些适合士兵用的护手膏?不用太精致,能防裂就行。” 江兰把信放在桌上,心里想着,等香膏生产稳定了,就研发士兵用的护手膏,既能帮到二哥,又能为军营做些实事 —— 不过这是以后的事,本章先专注于香膏的销售和民生影响。
这天晚上,江兰和家人坐在院子里吃饭。爹江老实喝了口酒,笑着说:“兰丫头,你做的香膏现在京城谁不知道?昨天我去买菜,卖菜的王婶还问我,是不是你家姑娘做的兰馨香膏,说她儿媳妇用了,脸变嫩了不少。” 娘江王氏给江兰夹了块肉:“你也别太累了,每天跑工坊、跑后宫,身子要紧。” 大嫂也跟着说:“工坊的妇女们都夸你好,说跟着你做活,不仅能赚钱,还能学手艺。”
江兰看着家人的笑脸,又想起工坊里妇女们忙碌的身影,还有后宫嫔妃满意的反馈,心里满是成就感。她从包衣之女起步,凭现代护理知识做兰馨皂、手帕、牙刷,现在又做香膏,每一样都能解决实际问题,还能带动民生。这不仅是商业的成功,更是她推动新政的一步 —— 让百姓有好东西用,让包衣群体有活干、有钱赚,让这大清的日子,因为她的努力,变得更红火。
月光洒在院子里,江兰拿起桌上的香膏盒,轻轻打开,淡淡的玫瑰香飘了出来。她知道,兰馨护肤香膏的问世,只是她商业版图和民生事业的又一个起点。未来,她还会研发更多实用的物件,让更多人受益,一步步实现从穿越者到时代变革者的蜕变,不辜负自己的医学专业,也不辜负这个让她重新发光发热的时代。
欲知下文如何,请先关注收藏点赞!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