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爹,这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是皇上恩典,也是大哥和家里人努力的结果。” 江兰给父亲夹了块红烧肉,“您以后别再想着从前的苦日子了,好好享享清福,每天喝喝小酒,跟街坊下下棋,多好。”
江老实笑着点头:“好,好!听你的,爹以后就享清福。对了,你娘说想给院子里再种点花,你觉得种什么好?”
“种点牡丹和玉兰吧,牡丹富贵,玉兰清雅,适合咱们家的院子。” 江兰提议道。江王氏立刻应下:“我也是这么想的!明天我就去花市买花苗,让石头帮着种。”
吃完饭,江兰跟着江王氏去看家里的库房。库房里如今堆满了东西:几匹上好的绸缎,是给家里人做新衣服的;几袋细粮,还有不少干货;角落里还放着两个木箱,里面装着江兰给父母买的棉衣和被褥。江王氏打开一个木箱,拿出一件宝蓝色的绸缎棉袄:“兰丫头,这是我给你做的棉袄,用的是最好的绸缎,里面填的是新棉花,冬天穿肯定暖和。你在宫里当差,别冻着了。”
江兰接过棉袄,触手柔软,心里一阵感动:“娘,谢谢您,您费心了。”
“跟娘还客气什么?” 江王氏拍了拍她的手,“你要是忙,就别总往家里跑,家里有我和你爹呢,你放心。对了,你大哥说,想给你在院子里盖间书房,你平时回来也有地方看书,你觉得怎么样?”
“不用这么麻烦,我在护理坊有书房,够用了。” 江兰连忙推辞。江石头却从外面进来,接口道:“妹妹,这书房必须盖!你现在是御前侍读,家里怎么能没有书房?我已经找好木匠了,明天就开工,保证半个月内盖好,让你满意。”
江兰看着大哥坚定的眼神,知道推辞不掉,只好应下:“那谢谢大哥了,别太铺张就行。”
“不铺张,实用就好。” 江石头笑着说,“我还想在书房里摆个书架,你平时看的书也能放进去,省得你总把书往护理坊带。”
下午,江兰在院里坐了会儿,看着大宝、小宝拿着她买的玩具玩耍,看着父母在廊下说话,看着大嫂带着妇女们分拣手帕,心里满是踏实。她拿出随身携带的笔记本,在上面写道:“雍正七年四月,给家里十两银子,改善饮食,给侄子做新衣服,计划盖书房、种花草。家里如今生活安稳,父母安康,大哥仕途顺利,大嫂操持家务,侄子活泼可爱,这就是我想要的生活。”
写完,她合上笔记本,起身准备回护理坊。江王氏把她送到门口,又往她手里塞了个布包:“这里面是我给你做的点心,你带回去吃。还有,这天气越来越热了,你在宫里要注意身子,别太累了。”
“娘,我知道了,您也别太累了,手帕作坊的事让大嫂多操心点。” 江兰接过布包,心里暖暖的。江王氏点点头:“你放心,我会注意的。有空就回来,家里永远欢迎你。”
出了江府,江兰沿着胡同往前走。阳光洒在身上,暖洋洋的。她想起穿越之初的迷茫和无助,想起第一次给胤禛提新政建议时的紧张,想起第一次做香皂失败时的沮丧,再看看如今的自己 —— 御前侍读,护理坊的创始人,兰馨皂和手帕生意的合伙人,家里的生活也因她而改善。这一路的艰辛,都在看到家人笑容的那一刻,变得值得。
她知道,这只是开始。未来,她还要继续努力,把护理坊办得更好,让兰馨皂和手帕惠及更多百姓,帮助更多像江家一样的包衣家庭改善生活,助力胤禛推行新政,成为真正的时代变革者。而家人的支持和陪伴,就是她前进路上最坚实的后盾,让她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有勇气继续走下去。
回到护理坊,春桃见江兰手里的布包,笑着问:“姑娘,您这是回府了?老夫人又给您做点心了?”
“嗯,我娘做的绿豆糕,你也尝尝。” 江兰打开布包,取出一块绿豆糕递给春桃。春桃接过,咬了一口,甜而不腻,满是绿豆的清香:“老夫人的手艺真好!姑娘,您家里现在的生活越来越好了,老夫人和老大人肯定特别开心。”
“是啊,他们开心,我就放心了。” 江兰笑着说,“对了,玲儿和小莲呢?让她们来我书房一趟,我跟她们说下江南手帕订单的事。”
春桃应了声,快步去找玲儿和小莲。江兰坐在书房里,看着桌上的账本和订单,又想起家里的四合院,嘴角忍不住上扬。她知道,自己不仅在改变自己的命运,也在改变家人的命运,甚至在改变更多人的命运。而这一切,都源于她当初的坚持和努力,源于胤禛的信任和恩典,更源于家人的支持和陪伴。未来的路还很长,但她有信心,一步一个脚印,走出属于自己的 “卷王之路”,成为那个能为时代带来改变的人。
欲知下文如何,请先关注收藏点赞!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