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破格赏赐(2 / 2)

江兰心里一暖 —— 这又是苏培盛在暗中帮她。她躬身道谢后,走到长桌旁,目光落在堆得整齐的奏折上 —— 最上面一本是江南织造李煦的奏报,标题写着 “苏州织造成本核查结果”,正是上次皇上关注的新政重点。她拿起奏折,按之前练熟的方法,用炭笔在 “染料成本过高” 的段落旁标注了 “需核查染料采购渠道” 的小字,又在 “工匠薪资” 旁画了个小圈,方便皇上快速找到关键信息。

整理到一半时,春桃提着一个布包悄悄走进来,见四周没人,连忙凑到江兰身边,压低声音说:“江兰姐!我听说皇上特许你御前抬头回话了?这也太厉害了!玉露刚才在茶水间哭,说皇上偏心,还说要找苏公公评理呢!”

江兰手里的炭笔顿了顿,抬头看向春桃,语气带着几分严肃:“春桃,这话可不能乱说。皇上赏我恩典,是因为我碰巧帮了小三子,不是什么偏心。你往后也别跟别人提这事,免得惹来不必要的麻烦。”

春桃吐了吐舌头,连忙点头:“我知道了!我就是替你高兴!对了,你上次赏的绸缎,我帮你找杂役房的张婶缝成了布衫,你看合不合身?” 说着,从布包里掏出一件浅青色的布衫,上面绣着简单的云纹,是用云锦的边角料绣的,既不失体面,又不会太过张扬。

江兰接过布衫,心里暖暖的 —— 春桃总是这样,在她获恩宠时替她高兴,却从不会嫉妒,还会帮她考虑周全。她摸了摸布衫的针脚,笑着说:“谢谢你,张婶的手艺真好,很合身。”

午后,江兰伺候胤禛下午茶时,第一次尝试着抬头回话。她捧着银杯走到御案旁,不再像往常那样垂眸,而是微微抬头,目光落在胤禛的脸上 —— 他的眉眼比初见时更显疲惫,却依旧带着帝王的威严,见她抬头,胤禛没有露出惊讶的神色,只是点了点头,示意她递茶。

“皇上,今日的茶里加了少许菊花,可清热明目,您连日批阅奏折,需多注意歇息。” 江兰的声音平稳无波,目光没有躲闪,却也没有过分停留,恰到好处地保持着恭敬。

胤禛接过茶杯,抿了一口,嘴角勾起一抹浅淡的弧度:“有心了。你整理的江南织造奏报,标注得很清晰,比之前的文书官整理得还细致。”

江兰心里一喜,却依旧保持着沉稳:“回皇上,奴才只是按苏公公教的方法整理,若是有不当之处,还请皇上指正。”

退出内间后,江兰靠在廊柱上,深深吸了口气。春分的风带着花香扑面而来,却没让她有半分放松。她摸了摸胸口的墨玉佩,又摸了摸腰间的新腰牌 —— 上一章的物质赏赐是对过去的肯定,今日的特权赏赐是对未来的期许,可这一切都像走在薄冰上,一步踏错,便是万劫不复。

她想起现代时,外婆曾跟她说 “越是顺境,越要保持清醒”。如今在这御前,恩宠越高,盯着她的眼睛就越多,玉露只是其中之一,还有更多看不见的人在暗处观察,稍有不慎,就可能被人抓住把柄,甚至牵连家人。她不能因为一时的恩宠就忘乎所以,必须更加谨慎,用心做好每一件事,才能在御前站稳脚跟,才有机会用现代知识帮皇上推进新政,让家人摆脱包衣身份。

傍晚时分,江兰收拾好东西准备离开养心殿时,苏培盛特意叫住她,递给她一本蓝色封皮的册子:“这是皇上让我给你的,里面是近年各地‘民生疾苦’的奏报摘要,皇上说,让你闲暇时看看,若是有想法,可随时跟我说。”

江兰双手接过册子,指尖触到冰凉的封面,心里却满是坚定 —— 这不仅是皇上的信任,更是她参与新政的机会。她躬身道谢后,捧着册子往住处走,夜色渐浓,宫灯的暖光映在青石板上,像铺了一层碎金。

回到住处,江兰将册子放在桌上,又拿出上次赏的白银和绸缎,仔细清点后,重新收进木箱。她坐在炕边,翻开册子,目光落在 “山西旱灾” 的奏报上 —— 上面写着 “百姓因缺水导致疫病频发”,这让她想起现代学过的 “灾后防疫知识”,心里渐渐有了主意:或许可以建议皇上在灾区推广 “井水消毒”“粪便处理” 的方法,减少疫病传播。

可她没有立刻写下建议,而是将册子合上,摸了摸胸口的墨玉佩 —— 外婆曾说 “谋定而后动”,在御前提建议,必须考虑周全,既不能越界,又要切实可行。她需要先仔细研究奏报,确保建议有依据,再找合适的时机跟苏培盛提及,由苏培盛转达给皇上,这样才最稳妥。

夜色渐深,江兰躺在炕上,手里握着新腰牌,心里没有半分得意,只有沉甸甸的责任。她知道,今日的 “破格赏赐” 只是她逆袭之路的一个节点,不是终点。往后,她需要更加用心,更加谨慎,用自己的能力和现代知识,一步步获得皇上的信任,参与到新政的核心,才能实现自己的目标 —— 让家人摆脱包衣身份,让更多的人受益于新政,成为一个真正能影响时代的人。

窗外的月光透过窗纸,落在她的脸上,映出她眼底的坚定。她想起上次救小三子时的紧张,想起今日获赏时的清醒,更想起家人在杂役院的期待。她知道,这条路虽然艰难,却充满了希望。只要她保持清醒,恪守本分,用心做事,就一定能走得更远,不辜负皇上的恩宠,不辜负外婆的期望,更不辜负自己穿越而来的初心。

欲知下文如何,请先关注收藏点赞!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