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兰连忙谢恩,扶着旁边的廊柱慢慢起身 —— 膝盖已经麻得没了知觉,刚站起来时差点摔倒,还好及时扶住了廊柱。她揉了揉膝盖,对着小李子躬身道:“谢公公告知,奴才日后定当谨慎,绝不再犯。”
“嗯,你知道就好。” 小李子的语气彻底缓和下来,甚至多了几分善意,“你这丫头性子沉稳,是块好料子,以后在王府做事,多留心些,别浪费了这份沉稳。” 说完,便带着药童往北院走了。
江兰看着小李子的背影,心里松了口气 —— 这次犯错,虽受了罚,却意外获得了小李子的认可,也算是 “因祸得福”。她弯腰捡起刚才掉在地上的两件衣物,拍了拍上面的灰尘,还好衣物没脏,只是沾了点雪沫子,捋一捋就能恢复整齐。
抱着衣物继续往东院走时,江兰的脚步比之前更稳了。她不再像刚才那样分心,每走一步都格外专注,尤其是经过拐角时,都会先放慢脚步,探头观察确认没人后再走。布衫上的汤药渍虽然冰凉,却像一道提醒,让她时刻记着 “细节决定成败”。
走到东院门口,张嬷嬷早已在廊下等候。见江兰来了,连忙迎上来:“江姑娘,怎么才到?刚才听小李子说你在长廊出了点事,没大碍吧?”
江兰心里一怔 —— 小李子竟还跟张嬷嬷提了一句,看来他是真的认可了自己的态度。她连忙躬身回话:“劳嬷嬷挂心,奴才没事,只是不小心撞了小李子公公,耽误了些时辰,衣物都好好的,没弄脏。”
张嬷嬷接过衣物,翻看了一下,见叠得整齐,没有褶皱,满意地点点头:“你做事就是细心。侧福晋说,以后东院的衣物,要是你有空,就都让你送来,我看你懂规矩,做事也稳当。”
“谢嬷嬷和侧福晋信任,奴才定不负所托。” 江兰连忙谢恩,心里暗自庆幸 —— 这次犯错不仅没留下坏印象,反而因为应对得当,获得了张嬷嬷的额外信任,这比 “没犯错却平庸” 更有价值。
送完东院的衣物,再去北院时,太妃身边的李嬷嬷也格外温和,还特意给了她一杯热茶:“外面冷,你喝杯热茶暖暖身子。小李子跟我说了,你是个有担当的丫头,没让太妃误了服药,这点很好。”
江兰接过热茶,指尖传来的暖意驱散了不少寒气。她知道,这次 “第一次犯错”,不仅让她学会了如何应对危机,更让她在东院和北院的管事嬷嬷那里攒下了 “有担当、够沉稳” 的口碑 —— 这些隐性的认可,比单纯的 “不犯错” 更能为她后续接触核心事务铺路。
回到杂役房时,刘嬷嬷见她回来,连忙问:“送完了?没出什么事吧?”
“回嬷嬷,都送完了,没出大事。” 江兰没有隐瞒,把撞洒汤药、罚跪半个时辰的事简要说了一遍,最后补充道,“多亏小李子公公宽宏,还有侧福晋和太妃身边的嬷嬷体谅,没造成大错。”
刘嬷嬷听完,不仅没骂她,反而点了点头:“你能冷静应对,还获得了嬷嬷们的认可,这就很好。在王府做事,谁还没犯过错?关键是犯错后能扛事、会解决,你这点做得比很多老宫女都好。”
江兰笑了笑,没再多说,只是去灶房热了碗糙米粥。喝着热粥,看着窗外渐渐西斜的阳光,她摸了摸胸口的玉佩 —— 冰凉的触感让她更加清醒。她知道,“第一次犯错” 不是结束,而是成长的开始。未来在王府做事,还会遇到更多意外和挑战,但只要保持这份冷静和担当,用现代知识结合古代规矩,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
晚饭时,春桃见她膝盖发红,连忙问:“江兰姐,你膝盖怎么了?是不是又练礼仪了?”
“不是,是今天送衣物时不小心撞了人,罚跪了半个时辰。” 江兰轻描淡写地说,“没事,过几天就好了。”
春桃心疼地说:“都怪我,要是我没去整理典籍,就该我去送衣物,也不会让你受罚了。”
“跟你没关系。” 江兰拍了拍她的手,“是我自己分心了,也算吸取个教训。以后咱们不管做什么事,都要多留心细节,别像我这次一样。”
春桃点了点头,把自己碗里的咸菜夹给江兰:“你多吃点,补补身子。”
江兰看着春桃真诚的眼神,心里暖暖的。她知道,这次犯错让她收获的不仅是管事嬷嬷的信任,还有身边人的关心,更重要的是,她找到了 “犯错后如何成长” 的方法 —— 不逃避,不抱怨,先解决问题,再复盘总结,让每一次错误都成为垫脚石,而不是绊脚石。
夜深了,江兰躺在床上,揉着依旧隐隐作痛的膝盖,却没觉得累。她在心里复盘今天的事:从分心犯错,到冷静应对,再到获得认可,每一步都像一场实战演练,让她更清楚自己该如何在王府立足。她知道,下一次再遇到类似的事,她会做得更好;而那些因为这次犯错获得的信任和经验,会成为她靠近新政核心、改变命运的重要助力。
月光透过窗纸,落在炕边的青石板上,映出淡淡的光影。江兰握紧胸口的玉佩,眼神里满是笃定 —— 这条逆袭之路,或许会有更多 “第一次犯错”,但每一次犯错后的成长,都会让她走得更稳、更远。
欲知下文如何,请先关注收藏点赞!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