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守护自证的深红(2 / 2)

而几乎是同步地,那个深度传感点捕捉到的数据刷新了: [次生菌落热代谢活性反应提升:阈值突破!上升斜率超出常规基线5倍!] 这微小的、被沙蚕挖掘活动“捅醒”的深层菌落,仿佛接收到了一道无形的信号,在苏醒后瞬间以远超常态的强度运转起来!热,是它代谢活动加剧的直接表征!这种异常的活性,又通过土壤介质,传递给了那些在更深或更远处潜藏的其他节点。

主控系统后台的核心数据分析引擎被这突发事件自动触发,开始疯狂调取记录进行实时比对。几秒钟后,一个匪夷所思的关联模型骤然强制刷新在所有分屏视图上方!

一个动态演示示意图被构建出来:

代表“光盾”屏障覆盖区域的半透明穹顶模型(强蓝)。

代表强屏障能量在空间引发的复杂扰动区域(动态紊乱蓝色纹路)。

这种空间能量的混乱传递到屏障边缘下方的大地(蓝色能量波触碰到土壤)。

能量波动仿佛惊醒了埋藏于“o-03R”区域土壤深处那些休眠的、但本就与深红碱蓬主体根际核心微生物网络有着微弱能量连接的次级菌落点(图中散落亮起的小小黄色光点)。

这些被提前激醒激活的微小菌落点,其突然跃升的微弱代谢热,又如同灯塔信号,穿透稀薄的泥水间隙,传递给了地表浅层那些对温度极其敏感、且活动范围覆盖极广的……

底栖沙蚕!(视图迅速放大沙蚕头部的神经敏感区域)它们捕捉到了这点点异乎寻常的热信号,本能驱动着它们(黄色线条)向热源出现区域深处挖掘、掘进!

这些底栖沙蚕在土层中剧烈的挖掘、掘进活动本身,就构成了一种强大的物理扰动!其身体与口器的摩擦挤压泥土,如同无数微型液压针持续作用,极大地改造着细小局部的压力环境!

更关键的是!沙蚕在掘进过程中,其身体必然会分泌出复杂的生物信息素与有机分泌物(动态的透明粘液层)! 这层包裹着掘进沙蚕身体的有机活性物质,成为了土壤矿物颗粒与微生物之间绝佳的临时“传输带”!(图中显示分泌物层覆盖在沙蚕体表及掘进通道壁)

这些由沙蚕掘进通道壁上的生物活性分泌物所构成的临时“通道”,以及沙蚕活动对微小环境压力场的改变——就如同无数条临时搭建的、遍布淤泥世界的微型生物活性高速公路和信号放大器!

于是,那些被沙蚕活动间接“唤醒”的、深藏在核心区根网之外广阔淤泥世界里的更多次级菌落点(图示中无数细小黄点被连接点亮),仿佛接收到了无形的集结号令(图示信息流顺着分泌物通道快速传导),它们的活性被调动起来,如同一个个微型充电桩,开始全力运转!它们所产生的生物热、代谢废物、以及极其微弱的生物电信号……此刻通过“沙蚕-分泌物-物理通道”共同构建的独特网络,以指数级扩大的规模和增强的效率——开始汇聚!

视图最终聚焦回“o-03R”那个最先被屏障启动激起的活跃点:它不再孤单!通过沙蚕的无心掘进所勾连起的“次级菌落高速公路网”,此刻正有难以计数、源自各个方向的能量流和信息流涌向这里!

最终,这股由“屏障唤醒次级点A”→“沙蚕掘进刺激\/携带分泌物”→“激活、连接点b、点c、点d……无数次级点”→“分泌物通道网络传输”→“汇聚能量流”所形成的强大生物热流与生物电信号洪流(图中显示一道粗壮的明亮黄色箭头)——精准地沿着沙蚕掘进的方向,射入“绛红-03”核心区外缘!

这股强大的外来热流\/能量流接触到核心区根表网络的瞬间(图例中黄色巨浪撞上深红的根系屏障),视图模拟出核心根网表面细微能量结构的应激发射!正是之前记录到的那陡峭攀升的核心根网边界微电位差图像!

整个关联模型演示以惊人的速度走完一遍。时间、地点、节点、能量流方向、作用反馈……严丝合缝!

那个由人类制造、用于自身防御的能量之盾,它无意中掀起的涟漪,最终却以人类无法想象的方式,穿越泥土世界,激发了深红碱蓬群落及其庞大地下共生网络在压力之下的深度协调响应!它们不是被动承受者!它们以一种远超人类理解的复杂性与效率,调动起整个地下世界中那些看似散漫卑微的低等生物(沙蚕)和更微小生命(次级伴生菌落),让它们成为了临时的“应急通信兵”和“微型供能站”!整个深红群落边缘的广阔泥层,瞬间被编织成了一张高速流动的生物能量信息大网!这张网的核心动力,是沙蚕对热源异变的应激性掘进活动及其分泌物构建的临时生物通道网!

一个冰冷的数据方框弹出,彻底为这惊世骇俗的推论加冕:

【模型验证结论:异常扰动激发态下‘边缘碱蓬根系压力传导与次生菌落区域响应协同机制’达成。核心动态模型‘共生-应急网络’子模块完成验证。关键节点:底栖沙蚕活动与分泌物层构建的物理\/化学双通路传导作用。置信度:核心数据支撑(高于95%)!】

屏幕上沙蚕的挖掘动作仍在持续,它们毫不知晓自身正扮演着何等关键的角色。这份无知,让整个过程的发现更具一种穿透灵魂的震撼力。控制舱内陷入一片更深的死寂。

老张直直地盯着屏幕上仍在缓慢蠕动的沙蚕放大的图像,目光像是第一次认识这种他一生中在滩涂边不知道见过多少遍的小虫子。他那粗糙的手指下意识抬了起来,似乎想触摸冰冷的屏幕,口中喃喃,声音却清晰得打破了几乎凝结的空气:

“鬼斧神工……真是……鬼斧神工啊……”

主控台侧方一个不起眼角落,一个代表外部威胁监控的子窗口突然闪烁了一下:

【异常状态解除:目标无人机载体(‘云雀-哨兵’)执行紧急爬升!脱离扫描轨迹!威胁标识L1+解除!信号源强度骤降98%,进入远程追踪模式……高度急剧拉升……脱离有效扫描范围!确认后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