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退守的智慧》(1 / 2)

林羽的手指在AR护目镜投射出的三维模型上轻轻滑动,新潮沟的细节纤毫毕现。模拟沙盘上那些跳跃的“生命光点”,此刻仿佛投射到了他的视网膜上,与窗外那片真实而沉默的土地重合。

守护下的演化

后续的监测日复一日。那条新生的潮沟,如同一个在精密监护下自然生长的婴儿,每日都在展现微小却坚定的变化。林羽团队的“自适应维护”策略核心在于“非必要不干预”。他们架设了一套精巧的自调节微型闸群,隐匿在潮沟入水口附近的碱蓬根部,不是为了引水,而是作为缓冲阀。当卫星遥感或无人机光谱分析显示主潮汐可能带来破坏性流速或异常浊度时,微闸会悄然启动,利用其特殊的阻尼结构,将奔涌的水流驯化为涓涓细流,减少对沟内脆弱新生地貌的冲刷。

“硅藻丰度指数稳定上升,品种多样性增加了三种。” 苏晚晴指着实验室中央大屏幕的数据流,语气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雀跃。她的指尖划过光谱仪分析的曲线,“光合作用的活跃度在下午两点左右达到峰值,恰好与潮水深度和光照的最佳耦合期吻合。完美的时间表,自然自己谱写的。”

林羽站在她身旁,目光沉静地审视着各项指标:“生物膜也在形成。微型浮游动物的种类虽然还单一,但数量级开始有起色了。” 高分辨率的水下摄像仪捕捉到了沟底沉积物上附着的小型螺类和桡足类生物,它们是生态链初级的、也是不可或缺的一环。一切都在按自然的剧本缓慢推进,没有人为强行加入主角的突兀。

意外的访客

那天清晨,负责巡查的小王几乎是跑回临时搭建的生态监测站的。“林工!苏工!你们快看!” 他兴奋地举起手中的平板电脑,屏幕上展示的是安装在潮沟边缘一个隐蔽红外摄像设备昨晚的录像。

画面中,月光如水。两条瘦长的、带着醒目环纹的小腿小心翼翼地探入浅水洼地。紧接着,一个鸟类的身影清晰出现——它有着细长的喙、黑白色的斑驳羽毛,体态轻盈而警惕,正低着头在浅水中快速啄食。片刻后,它似乎有所警觉,迅速展开翅膀,优雅地掠过低空,消失在新月的光芒里。

“环颈鸻!” 苏晚晴脱口而出,随即转向林羽,“它们是盐沼滩涂湿地的典型指示性水鸟!对栖息地的水质、底栖生物量和干扰度非常敏感。它的出现……”

“意味着这片新生地,已经初步具备了支撑较高层级生态位的潜力。” 林羽接过她的话,深邃的眼眸里闪过一丝真正的亮光,如同晨曦照亮大地。这个不请自来的访客,比任何检测数据都更有说服力。它不是他们“设计”或“引种”的结果,而是这片土地自然恢复活力的最有力证言。他立刻在系统中更新了记录:“首次观测到环颈鸻(charadri alexandr)个体,活动区:新生潮沟浅水区。关联生态位:底栖无脊椎动物(推测饵料充足)”。

微澜下的启示

一切看似顺遂,直到主控台发出一连串温和但持续不断的提示音。一块边缘区域的传感器集群,报告了数个点的溶解氧浓度出现短暂但明显的异常波动。数据并不剧烈,远远谈不上危机,但波动模式却不符合当前的水文模型推演。

林羽立刻召集了远程会议。工程师调出该区域所有相关的实时数据流和模拟对比图。

“流速、温度、光照……所有物理参数都在正常范围变化曲线内。”小王排查后汇报。

“生物活动也未见异常飙升或骤降。”苏晚晴补充,眉头微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