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隋唐风云之陈硕真(2 / 2)

他让人在婺州城外摆了上百个稻草人,每个稻草人身上都穿着唐军的衣服,手里拿着假刀假枪,身上淋满了黑狗血。他还让士兵们大喊:“陈硕真是邪祟,怕黑狗血!只要咱们用黑狗血,就能破她的法术!”

陈硕真带着 “文佳军” 来到婺州城下时,看到那些稻草人,心里也有些不安。她手里的 “文佳” 玉珏,竟开始微微发烫。

“圣女,这崔义玄太卑鄙了,竟然用这种阴招!” 章叔胤气得咬牙切齿。

陈硕真深吸一口气,说:“别怕,不过是些稻草人,吓不到咱们。传令下去,准备攻城!”

可就在 “文佳军” 准备攻城时,天上忽然刮起了大风。风裹着稻草人的黑狗血,溅得到处都是。陈硕真手里的玉珏,烫得越来越厉害,上面的青光也越来越淡,最后竟几乎看不见了。

“文佳军” 的士兵们看到玉珏失了光泽,又看到黑狗血溅到身上,都开始慌乱起来。有人小声说:“圣女的法术是不是被破了?咱们会不会输啊?”

崔义玄见 “文佳军” 乱了阵脚,立刻下令:“全军出击!杀了陈硕真,赏银千两!”

唐军像潮水一样冲向 “文佳军”。“文佳军” 虽然奋力抵抗,可因为军心大乱,很快就败下阵来。赵二郎带着一部分士兵断后,他挥舞着大刀,砍倒了十几个唐军,可自己也被一箭射中了胸口,倒在地上,再也没起来。

“二郎!” 陈硕真大喊着,想冲过去救他,却被章叔胤拉住了。

“嫂,快走!再不走就来不及了!” 章叔胤挡在陈硕真面前,挥舞着柴刀,砍向冲过来的唐军,“我来掩护你,你一定要活下去,为咱们的兄弟报仇!”

陈硕真看着章叔胤的背影,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子一样往下掉。她知道,章叔胤是想让她活着,再图大事。她咬了咬牙,带着剩下的士兵,转身向睦州方向逃去。

章叔胤见陈硕真安全逃走了,脸上露出了一丝笑容。可就在这时,一支长矛从背后刺穿了他的胸膛。他回头看了一眼,看到唐军的将领正狞笑着看着他。他用尽最后一丝力气,举起柴刀,砍向那个将领,却没能砍中,最后重重地倒在了地上。

婺州城外的战场上,到处都是尸体和鲜血。风还在刮着,黑狗血的腥气和血腥味混在一起,让人作呕。陈硕真带着残兵,一路向睦州逃去。路上,不少士兵因为受伤、缺粮,倒下了。她看着身边的人越来越少,心里像被刀割一样疼。

逃到睦州城外时,陈硕真才发现,手里的 “文佳” 玉珏上,竟裂了一道细纹。她想起老妪当初说的话:“玉在则民心聚,玉裂则大势去。” 她的心,一下子沉到了谷底。

陈硕真带着残兵躲进了睦州西边的一座破庙里。庙很小,只有一间正殿和两间偏殿,里面布满了灰尘和蛛网。士兵们又累又饿,不少人靠在墙上,闭上了眼睛,再也没有力气说话。

王阿婆正在给受伤的士兵包扎伤口。她的手上沾满了血,脸上却没有一丝慌乱。她一边包扎,一边对士兵们说:“孩子们,别灰心。咱们虽然输了,可咱们替百姓做的事,百姓都记在心里。只要咱们还活着,就有希望。”

陈硕真坐在正殿的神像前,手里攥着裂了纹的玉珏。她想起了阿福,想起了章叔胤,想起了赵二郎,想起了那些战死的士兵。她心里充满了愧疚:“是我没用,是我没能保护好大家。”

就在这时,庙门外传来了脚步声。陈硕真以为是唐军追来了,连忙站起来,握紧了腰间的剑。可没想到,进来的是几个百姓,手里还提着篮子,里面装着粟饼、野菜和草药。

“圣女,我们听说你们在这里,就给你们送点吃的过来。” 一个中年汉子说,“崔义玄的人正在到处搜捕你们,你们可得小心点。”

陈硕真看着百姓们,眼眶又热了。她没想到,在这个时候,百姓们还愿意冒着风险来帮她。“谢谢你们,谢谢你们。”

“圣女,您别客气。” 中年汉子说,“以前官府欺压我们,是您站出来替我们说话,替我们打仗。我们虽然没什么本事,可也想帮您一把。您放心,我们已经把您的事告诉了周围的百姓,要是唐军来了,我们会想办法帮您挡住。”

有了百姓的帮助,陈硕真的心里稍微安定了一些。她知道,虽然玉珏裂了,军队败了,但民心还在。只要民心还在,就还有希望。

可她没想到,崔义玄的动作这么快。第二天早上,大批的唐军就包围了破庙。领头的将领拿着一张画像,对着庙里喊:“陈硕真,你已经被包围了!快出来投降!要是你肯投降,大人还能饶你一命!”

陈硕真知道,自己跑不掉了。她整理了一下身上的战衣,虽然战衣上沾满了血和灰尘,可她还是把它穿得整整齐齐。她拿起裂了纹的玉珏,对士兵们说:“孩子们,你们快从后门逃吧。我来拖住他们。”

“圣女,我们不走!我们要跟您一起战斗!” 士兵们异口同声地说。

“不行!” 陈硕真摇摇头,“你们还年轻,还有很多时间。你们逃出去后,要记住咱们起义的初衷,要替百姓多做些事。我已经老了,该做的都做了,就算死,也值了。”

王阿婆走过来,拉住陈硕真的手:“圣女,我也不走。我一把老骨头了,活不了几年了。我陪您一起,就算是死,也要死得有骨气!”

陈硕真看着王阿婆,又看了看身边的士兵,眼泪掉了下来。她知道,自己劝不动他们。于是,她举起玉珏,对大家说:“好,咱们一起战斗!就算是死,也要让崔义玄知道,咱们文佳军的人,不是好欺负的!”

庙门被唐军撞开了。陈硕真带着士兵们冲了出去,和唐军展开了厮杀。她挥舞着剑,砍倒了一个又一个唐军。可唐军太多了,士兵们一个个倒下,最后,只剩下她和王阿婆两个人。

王阿婆的胳膊被砍伤了,鲜血直流。她还是挥舞着手里的木棍,对着唐军大喊:“你们这些贪官的走狗,别想伤害圣女!”

一个唐军士兵举起刀,向王阿婆砍去。陈硕真想挡在她面前,可已经来不及了。王阿婆倒在地上,最后看了陈硕真一眼,说:“圣女,保重……”

陈硕真悲愤交加,她举起剑,向唐军冲去。可就在这时,一支箭射中了她的腿。她踉跄了一下,倒在地上,被唐军士兵按住了。

“抓住陈硕真了!抓住陈硕真了!” 唐军士兵们欢呼起来。

陈硕真被押到了崔义玄面前。崔义玄坐在大堂的椅子上,眯着眼睛看着她,嘴角带着一丝冷笑:“陈硕真,你可知罪?你聚众造反,杀害朝廷命官,按律当凌迟处死!”

陈硕真抬起头,冷冷地看着崔义玄:“我何罪之有?我造反,是因为官府欺压百姓,苛捐杂税让百姓活不下去!我杀李崇义,是因为他搜刮民脂民膏,害了无数百姓!我陈硕真活一日,便为百姓争一日生路,就算是死,我也问心无愧!”

“好一个问心无愧!” 崔义玄拍了拍手,“我倒要看看,你到了刑场上,还能不能这么硬气!来人,把她押下去,明天午时,在婺州闹市斩首示众!”

第二天午时,婺州的闹市里挤满了百姓。刑场上,陈硕真被绑在柱子上,身上穿着那件素白的战衣,手里还紧攥着裂了纹的 “文佳” 玉珏。

百姓们看着她,眼里都充满了悲伤。有人偷偷抹眼泪,有人小声说:“圣女是好人,不该死啊……”

崔义玄站在高台上,大声说:“陈硕真聚众造反,罪大恶极!今天斩了她,就是要警告那些想造反的人,造反没有好下场!”

可百姓们没有一个说话,只是默默地看着陈硕真。

午时三刻到了,刽子手举起了大刀。陈硕真抬起头,看着天上的太阳,大声喊着:“我陈硕真虽死,愿后世再无苛政,愿百姓都能安居乐业!”

大刀落下,鲜血溅了一地。就在这时,天上忽然飘起了细雨,像是在为她哭泣。围观的百姓里,一个小女孩挣脱了母亲的手,跑过去,把一束野菊放在了陈硕真的脚边。那是她早上在山里采的,花瓣上还带着露珠。

陈硕真死后,那裂了纹的 “文佳” 玉珏就不见了踪影。有人说,被崔义玄藏进了府库,当成了战利品;也有人说,被陈硕真的一个亲兵偷偷拿走了,埋在了昱岭山的那个山洞里,等着有朝一日,再遇到一个 “替天行道” 的人。

百年后,已经到了唐末。睦州的苛政比当年更甚,百姓们的日子依旧苦不堪言。

有个叫陈阿妹的小姑娘,今年十二岁。她的爷爷是个老猎户,经常给她讲文佳圣女陈硕真的故事。爷爷说:“阿妹啊,当年圣女为了救百姓,牺牲了自己。要是圣女还在,咱们百姓的日子就不会这么苦了。”

陈阿妹听了,心里对陈硕真充满了敬佩。她常常想,要是自己能像圣女一样,替百姓做点事就好了。

有一年清明,陈阿妹照着爷爷说的,带着半块粟饼,去了昱岭山的那个山洞。山洞里黑漆漆的,她拿着火把,慢慢地走了进去。

走到山洞中央时,她忽然听到了一声轻轻的叹息。那声音很轻,像是从很远的地方传来,又像是就在耳边。她吓了一跳,手里的火把差点掉在地上。

“是谁?” 陈阿妹小声问。

没有人回答,只有叹息声又响了一次。陈阿妹鼓起勇气,继续往前走。她看到山洞的石桌上,放着一块裂了纹的青白玉珏,上面刻着 “文佳” 两个字,在火把的光线下,泛着淡淡的青光。

“这就是圣女的玉珏吗?” 陈阿妹走过去,小心翼翼地拿起玉珏。玉珏触手生温,就像爷爷说的那样。

就在她拿起玉珏的那一刻,她仿佛听到了一个声音在说:“孩子,百姓又受苦了。你愿意替天行道,救百姓于水火吗?”

陈阿妹握紧了玉珏,用力地点了点头:“我愿意!我愿意像圣女一样,为百姓争一条生路!”

那天之后,陈阿妹就开始联络周围的百姓。她告诉大家,文佳圣女的玉珏又出现了,是上天让她来救百姓的。百姓们听了,都纷纷响应她。没过多久,她身边就聚了上千人,像当年的陈硕真一样,开始反抗官府的苛捐杂税。

有人说,陈阿妹就是陈硕真的转世;也有人说,是陈硕真的魂魄附在了陈阿妹身上。不管是真是假,百姓们都知道,又有一个 “文佳圣女” 站出来了,又有人为他们的生路而战斗了。

直到今天,睦州还有老人说,每逢清明,昱岭山的山洞里还会传出女子的叹息声。要是有人带着粟饼去祭拜,说不定还能在洞口捡到一块泛着青光的碎玉 —— 那是文佳圣女,还在记挂着当年没来得及救下的百姓,还在等着有人能替她完成未竟的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