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皇朝秘闻录,不!是野史秘闻录 > 第159章 隋唐风云之李靖:“兵法通神” 与 “红拂夜奔” 的浪漫

第159章 隋唐风云之李靖:“兵法通神” 与 “红拂夜奔” 的浪漫(2 / 2)

王玄应果然中计,带着精锐下山,刚走到水源处,就听见一声巨响,陷阱里的尖刺刺穿了战马的肚子。红拂女在暗处拉弓搭箭,一箭射落王玄应的头盔,李靖率军从两侧杀出,唐军的喊杀声震得山都在抖。王玄应带着残部逃回山头,却发现山上的粮草早已被李靖派去的细作烧光。三天后,王玄应不得不投降,跪在李靖面前时,看见红拂女站在李靖身后,手里的拂尘轻轻扫过剑鞘,眼神比剑还冷。

武德四年,李靖被任命为荆湘道行军总管,征讨萧铣。出发前,红拂女把自己的玉佩系在他的剑柄上:“这玉佩能避刀兵,我在家等你回来。” 李靖率军从夔州出发,正值长江汛期,萧铣以为唐军不会进军,放松了警惕。李靖却力排众议,说:“兵贵神速,越是汛期,萧铣越想不到我们会来。” 他亲自驾驶小船,在惊涛骇浪中为大军开路,船工们都说:“李总管真是通水性,跟河神似的。”

唐军顺流而下,连破荆门、宜都,直逼萧铣的都城江陵。萧铣急忙调各地军队回援,李靖却让人把缴获的战船全部散在江中,红拂女不解:“好不容易缴获的战船,怎么能扔了?” 李靖笑着说:“萧铣的援军看见这些船,会以为江陵已破,必然不敢急进。” 果然,萧铣的援军见江面上漂着自家的战船,以为江陵失守,纷纷停滞不前。唐军趁机猛攻,萧铣被迫投降,献城那天,李靖骑着马进入江陵,看见红拂女站在城门口,手里的拂尘在风中飘动,像一团燃烧的火焰。

贞观三年,突厥颉利可汗率军南下,直逼长安。唐太宗李世民任命李靖为定襄道行军总管,率军十万北伐。那年冬天,雪下得特别大,李靖亲率三千骑兵,冒着零下三十度的严寒,奔袭颉利可汗的牙帐。士兵们冻得手指都握不住缰绳,他就把自己的貂裘分给伤员,说:“咱们再往前一步,长安就少一分危险。” 红拂女担心他的安危,带着医疗队跟在大军后面,夜里给士兵们熬姜汤,手上的冻疮裂了又好,好了又裂。

在白道川,李靖的骑兵与颉利可汗的主力相遇。突厥人看见唐军少,哈哈大笑,说:“李靖这是来找死!” 李靖却不慌不忙,让士兵们把旗帜藏起来,战马的马蹄裹上棉布,趁着暴风雪突然发起进攻。他的兵法里,没有 “寡不敌众” 四个字,只有 “出其不意”。颉利可汗正在帐中饮酒,听见喊杀声,光着脚就想逃跑,被李靖的部将苏定方一把抓住。这场战役,唐军以三千人击溃突厥十万大军,颉利可汗被擒,东突厥灭亡。

捷报传到长安,唐太宗亲自到城外迎接李靖,说:“昔李陵以五千人降匈奴,今你以三千人破突厥,真是古今未有!” 李靖却把功劳推给将士们,说:“都是陛下天威,将士用命。” 红拂女在人群中看着他,突然觉得那个当年在灞桥上怀才不遇的年轻人,如今已成了国之柱石。

贞观七年,李靖因功被封为卫国公,画像挂在凌烟阁,排在第八位。他却常常称病在家,与红拂女在院子里种些花草,偶尔教儿子们读兵书。有次唐太宗让他教诸将兵法,他说:“兵法的最高境界,不是杀人,而是止杀。” 红拂女在一旁煮茶,听见这话,笑着说:“就像你当年在汲县,不是为了守城,是为了护民。”

贞观十四年,高昌王麴文泰勾结西突厥,阻断丝绸之路。李靖虽然已经六十四岁,却主动请缨出征。他率军穿越沙漠,在碛口遇到沙尘暴,白天变成黑夜,士兵们都迷了路。李靖却拿出罗盘,指着北斗星说:“往这边走,错不了。” 走了七天七夜,终于抵达高昌都城交河城。麴文泰见唐军从天而降,吓得当场吐血而亡,其子麴智盛开城投降。李靖进入交河城,看见城里的百姓饿得啃树皮,立刻让人开仓放粮,红拂女则带着女眷们给百姓们治病,交河城的百姓都说:“李将军是菩萨下凡,红拂女是观音化身。”

晚年的李靖,把毕生所学写成《李卫公兵法》,共十卷,从选将、练兵到布阵、攻城,无所不包。红拂女帮他誊抄,字迹娟秀,与李靖的刚劲形成鲜明对比。有次虬髯客从海外派人送来书信,说他在扶余国当了国王,邀请李靖夫妇去做客。李靖笑着把信递给红拂女:“当年的承诺,怕是兑现不了了。” 红拂女摸着信上的火漆,轻声说:“只要咱们在一起,在哪都一样。”

贞观二十三年,李靖病重,唐太宗亲自到府上看望,握着他的手说:“药师,你为大唐平定四方,功劳比山还高。” 李靖眨了眨眼睛,看见红拂女端着药碗进来,鬓角已经有了白发。“陛下,” 他声音微弱,“臣还有一策,对付吐蕃,要……” 话没说完,就昏了过去。

红拂女守在李靖床边,给他喂药,擦身,像年轻时那样。有天夜里,李靖突然清醒过来,握着她的手说:“出尘,我这辈子,最幸运的就是在晋阳宫遇见你。” 红拂女的眼泪掉在他手背上:“我也是。” 三天后,李靖与世长辞,享年七十九岁。

李靖去世后,红拂女把《李卫公兵法》整理成册,献给唐高宗。高宗看后,感叹道:“李卫公兵法通神,真乃一代军神!” 红拂女却在一年后也去世了,临终前让人把她与李靖合葬,墓碑上刻着 “大唐卫国公李靖与夫人张氏之墓”。

民间很快流传开李靖和红拂女的故事,说他们是天造地设的一对,一个兵法通神,一个慧眼识珠。有说书先生把 “红拂夜奔” 编成话本,说红拂女是九天玄女下凡,专门来辅佐李靖成就大业;说李靖年轻时遇见过太上老君,传授给他兵法秘诀,所以才能战无不胜。

元朝的杂剧中,《李靖斩龙》的故事广为流传,说李靖在泾水斩了兴风作浪的恶龙,为民除害。戏台上的李靖,总是穿着白袍,手持宝剑,眼神锐利如鹰;红拂女则穿着绿裙,手持拂尘,英姿飒爽。有次在大都演出,一个蒙古贵族看得入迷,说:“这个李将军,比我们的巴特尔还厉害!”

明朝的《西游记》里,李靖成了托塔李天王,掌管天兵天将,手里的宝塔能降妖除魔。红拂女虽然没有出场,却有人说她就是哪吒的母亲殷夫人的原型,因为她们都勇敢果断,敢于追求幸福。这个说法虽然牵强,却让李靖和红拂女的故事更加神话,成了家喻户晓的神仙眷侣。

清朝的年画里,李靖和红拂女的形象更加浪漫。有的画他们在客栈相遇,虬髯客在一旁举杯;有的画他们在战场上并肩作战,李靖挥剑,红拂女舞拂尘;还有的画他们晚年在庭院里赏花,岁月静好。杨柳青的画匠们,把红拂女的拂尘画成红色的云彩,把李靖的宝剑画成闪烁的星光,寓意着 “才子配佳人,英雄配红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