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开皇十六年,长安的夏天来得格外早,刚入五月,太极宫的琉璃瓦就被晒得发烫。唐国公李渊的府邸里,却弥漫着一股不同寻常的躁动。府里的下人都知道,夫人窦氏这胎怀了足有十一个月,请来的御医换了三拨,都只说脉象奇特,不敢妄言吉凶。
这天夜里,长安城突然刮起狂风,黑云压得很低,仿佛要把皇城的角楼都压塌。李渊正在书房翻看兵书,忽闻后院传来一声惊雷般的啼哭,震得窗棂都嗡嗡作响。他心头一跳,扔下书就往后院跑,刚到月亮门,就见接生婆抱着个红布包裹的婴儿冲出来,脸色煞白地说:“公爷,您快看这孩子……”
李渊接过襁褓,只觉得入手沉重,竟比寻常婴儿重了一倍有余。再看那孩子,紧闭着双眼,脑袋却比一般婴儿大上一圈,额头上鼓着块明显的肉瘤,皮肤白得像玉,却泛着冷光。最奇的是他的手,小小的拳头攥得紧紧的,指甲盖竟带着淡淡的金色。窦氏躺在产床上,脸色苍白地说:“方才生他时,我梦见一头金翅大鹏鸟撞进怀里,这孩子…… 怕是有些来历。”
府里的老管家偷偷跟人说,这孩子落地时,后院的那棵老槐树突然断了根枝桠,砸在石桌上,裂成了两半,像是被巨力劈开的。更怪的是,第二天清晨,丫环去给婴儿喂奶,发现摇篮里的孩子竟在啃自己的拳头,那小拳头硬得像铁疙瘩,把丫环吓得手里的奶碗都摔了。
李渊给这孩子取名李元霸,小名霸儿。这孩子长到三岁还不会说话,只会发出 “呜呜” 的低吼,走起路来摇摇晃晃,却总爱抓着府里的石狮子摆弄。有次李渊的部将秦叔宝来访,见李元霸正抱着个半人高的石墩子玩,惊得说不出话来 —— 那石墩子至少有三百斤重。李渊笑着说:“这孩子就是力气大些,其他地方倒平平无奇。” 话虽如此,他却悄悄让人把府里所有带棱角的家具都包上了棉垫。
李元霸五岁那年,长安城来了个云游的老道,自称紫阳真人。他在府门外徘徊了三天,说要见府里的三公子。李渊起初不允,后来见老道颇有仙风道骨,便让下人把李元霸带了出来。那老道一见李元霸,眼睛顿时亮了,说:“此子乃金翅大鹏转世,力能扛鼎,只是戾气太重,需得好生管教。” 说着从袖中取出一对紫金锤,那锤小巧玲珑,却不知用什么材质打造,拿在手里沉甸甸的。老道说:“这对锤名为‘擂鼓瓮金锤’,重八百斤,等他长大些,可教他练锤法,既能收敛戾气,又能防身。”
自那以后,紫阳真人便在府里住了下来,每日教李元霸练锤。说来也怪,这孩子对别的事都漠不关心,唯独对那对金锤爱不释手。起初他只能勉强举起,没过半年,就能挥舞着玩耍了。更奇的是,自从练锤后,他竟慢慢会说话了,只是吐字不清,常常把 “锤” 说成 “捶”,把 “打” 说成 “哒”。
七岁那年,李元霸跟着李渊去龙门打猎。见一群武将围猎一头猛虎,箭矢射了几十支都没能放倒。他嫌众人磨蹭,竟提着那对已经被他练得发亮的金锤冲了过去。猛虎扑过来时,他不躲不闪,左手一锤砸在虎头上,右手一锤横扫,竟把猛虎的身子劈成了两半。血溅了他一身,他却咧着嘴笑,嘴里喊着:“好玩,好玩!” 李渊又惊又喜,却也暗暗担心,这孩子的凶性怕是难驯。
大业七年,隋炀帝征高句丽,李渊奉命督运粮草,带着十二岁的李元霸同行。队伍行至辽水,遇上暴雨,粮草车陷在泥里动弹不得。几十个民夫拉了半天,车轴都快断了,粮草车还是纹丝不动。李元霸看了会儿热闹,突然跑过去,双手抓住车辕,大喝一声,竟将整辆粮草车举了起来,稳稳地放到了高处的平地。随行的将士都看呆了,有个老兵揉着眼睛说:“活了大半辈子,从没见过这般神力。”
那天夜里,营中来了股流寇,大约有百余人,手持刀枪冲进军营抢粮草。守营的士兵猝不及防,被砍倒了好几个。李元霸被吵闹声惊醒,赤着脚就冲了出去,手里还提着那对金锤。流寇见是个半大孩子,都笑他不自量力,有个带头的举刀就砍。李元霸左手锤一格,刀就断成了两截,右手锤顺势砸下去,那流寇的脑袋像西瓜一样开了花。剩下的流寇吓得魂飞魄散,转身就跑,李元霸却追了上去,双锤挥舞得像风车,不一会儿就把百余人杀得干干净净,血流成河。李渊闻讯赶来,见李元霸站在尸堆里,脸上身上全是血,却还在咯咯地笑,心里顿时升起一股寒意。
回到长安后,李渊把李元霸锁在后院的练功房里,不让他再随便出门。可这孩子力气实在太大,铁链锁了没几天就被他挣断了。有次他偷偷溜出去,在西市看见有人耍狗熊,觉得那狗熊笨笨的好玩,竟冲上去把铁笼子拆了,吓得狗熊四处乱窜,西市顿时乱成一团。商户们告到府里,李渊气得用家法抽了他几十下,他却像没事人一样,还问:“爹爹,你累不累?”
大业十三年,李渊在晋阳起兵,李元霸也跟着上了战场。那时他已经十六岁,身高却只有五尺,脑袋依旧很大,走起路来还是摇摇晃晃,可手里的擂鼓瓮金锤已经练得炉火纯青。首战西河郡,隋将高德儒率两万兵马迎战。两军阵前,高德儒见李元霸长得古怪,以为是个傻子,派了个身高八尺的大将出战。李元霸根本不答话,抡起金锤就砸,那大将举枪去挡,枪杆瞬间被砸断,连人带马被锤成了肉泥。隋军见状大乱,李元霸趁机率军冲杀,双锤翻飞,杀得隋军人仰马翻,两万兵马竟被他一个人杀得溃不成军。
攻破长安后,李渊自立为唐王,封李元霸为赵王。可这赵王却不喜欢住在王府里,总爱跟士兵们挤在营中。他吃饭也不用碗筷,直接用手抓着大块的肉啃,喝酒用坛子灌。有次李世民设宴招待将领,让李元霸作陪,他却嫌酒桌太小,一脚把桌子踹翻了,还说:“这么点东西,不够塞牙缝的。” 李世民又好气又好笑,只好让厨房把整只烤羊端上来,李元霸才满意地坐下来,抱着烤羊大啃起来。
武德元年,薛举在兰州称帝,率军攻打长安。李渊派李世民率军迎战,李元霸执意要跟着去。两军在浅水原对峙,薛举有个儿子叫薛仁杲,勇猛过人,使一口方天画戟,连挑唐军数员大将。李世民正愁没人能敌,李元霸已经提着金锤冲了出去。薛仁杲见他长得矮小,压根没放在眼里,挺戟就刺。李元霸不闪不避,左手锤一磕,方天画戟就飞了出去,右手锤紧接着砸在薛仁杲的头盔上,头盔顿时碎裂,薛仁杲脑浆迸裂而死。薛举见儿子被杀,气得亲自出战,被李元霸一锤砸中胸口,口吐鲜血而亡。薛军失去主帅,四散奔逃,李元霸率军追击,杀得尸横遍野,血流成河。
班师回朝后,李渊论功行赏,想给李元霸加官进爵,李元霸却摇着头说:“我不要官,我要好吃的。” 李渊无奈,只好让御膳房每天给他准备十只烤羊、两坛酒。可这孩子的食量越来越大,后来竟要吃二十只烤羊才够,喝起酒来更是没完没了,常常喝醉了就耍酒疯,用金锤砸府里的柱子,好好的王府被他砸得坑坑洼洼。
武德二年,刘武周勾结突厥,攻占太原,派宋金刚、尉迟恭率军南下。李世民再次出征,李元霸自然少不了。在柏壁之战中,尉迟恭单骑闯营,杀了唐军十几员将官,无人能挡。李世民急得团团转,李元霸却拍着胸脯说:“二哥别急,我去会会他。” 两人在阵前相遇,尉迟恭见李元霸貌不惊人,说:“小孩,回去叫你家大人来。” 李元霸不听,举锤就打。尉迟恭使的是雌雄双鞭,重八十斤,在隋末也是有名的重兵器,可跟李元霸的金锤比起来,就像玩具一样。双鞭与金锤碰在一起,尉迟恭只觉得手臂发麻,虎口开裂,心里暗暗吃惊。两人打了十几个回合,尉迟恭渐渐不支,被李元霸一锤震得落马。李元霸正要下杀手,李世民忙喊:“三弟手下留情!” 李元霸才住手,指着尉迟恭说:“你这人还行,跟我回去喝酒。” 尉迟恭又羞又气,却也佩服他的神力,后来竟真的降了唐。
平定刘武周后,唐军又马不停蹄地东征王世充。洛阳城外,王世充的侄子王玄应率军五万迎战,阵中有员大将叫单雄信,勇猛无比,使一杆金钉枣阳槊,连挑唐军数人。李元霸出战,单雄信见他是个孩子,骂道:“黄口小儿,也敢来送死!” 举槊就刺。李元霸左手锤一格,槊就被荡开,右手锤顺势砸向单雄信的坐骑,马腿被砸断,单雄信摔落马下。李元霸正要结果他,徐茂公在阵前大喊:“三弟,单将军是自己人!” 原来单雄信是瓦岗寨的旧将,徐茂公想劝他归降。李元霸听了,把单雄信提起来,像拎小鸡一样扔回了唐营,说:“徐大哥让你活着,你就活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