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沉吟间,他的视线忽然定在了落款。
“仓央。”
老李微微蹙眉:“江小友,以你的才情,何必借仓央大师的佛语?完全可以自成一篇。”
这话刚落,还不等江川解释,院内便传来一声洪亮的笑声:
“那是因为——江上师即仓央,仓央即江上师!”
声音未息,一位身披汉传僧袍、须眉灰白的老僧缓缓步出,步履沉稳,神情澄然。
不需介绍,众人便已心中有数——
这位,正是传说中的不虚大师。
不虚大师先是慈眉善目的扫视了一圈众人,合十颔首。
随后,他目光落在江川身上,嘴角含笑:
“江上师,这些年你不是一直躲着老衲么?今日怎么肯大驾光临寒寺了?”
江川尴尬癌都快犯了,干咳一声,半真半假道:
“我这不是俗务缠身,抽不出身嘛,哪能像你这般逍遥自在。”
老孔狐疑看向两人:“你们认识?”
不虚笑道:“何止认识?这福国寺的重建,可全仰仗江上师之力。”
顿了顿,他又意味深长地补了一句:“当年老衲数次相邀,请江上师担任住持一职——结果,全被他婉拒了。”
江川连忙摆手:“我就是个俗人,哪儿配得上佛门的清净雅地。”
不虚却摇头:“佛曰,不入世,焉得出世?”
“江上师入世而行,处处感化人心,泽被一方。老衲自愧不如。”
两人你来我往,几句寒暄间,便将多年未见的隔阂化作云烟。
老孔几人暗暗松了口气——
幸好江小友没真被拐进佛门,不然他们还上哪去结识这位“谪仙人”?
而周围的游客却是全都傻了——
他们惊的不是江川和不虚大师交情匪浅,而是——
原来,江川就是那个传说中的“仓央”!
仓央虽从不行走于尘世,但他的句子,却几乎人人能背上几条——
“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长久,求不得,放不下。”
“和有情人,做快乐事,别问是劫是缘。”
“清醒时做事,糊涂时读书,大怒时睡觉,独处时思考。”
“凡是你想控制的,其实都控制了你;当你什么都不要时,天地都是你的。”
“不要赌天意,不要测人心,天意赌不起,人心猜不透。”
……
这些至理名言,早被传得街知巷闻。
坊间无数人以为“仓央”是某位早已圆寂的高僧。
谁能想到,他竟会是眼前这位温和慵懒、气质深沉,却又博学多才、出口成章的——江川!
甚至——谪仙人和仓央还是同一个人!
太不可思议了!
江川自己也察觉到,又一个马甲轰然掉地,心里一紧,立刻冲随行的跟拍导播打手势:“这段——务必剪掉!”
一个“谪仙人”后面还不知道会带来多少麻烦。
这要再漏出一个“仓央”,还让不让人活了!
导播满脸堆笑的点头,心底却默默补了一句:“剪不剪,可得看流量值不值。”
老孔则满眼疑惑地望向不虚大师:“不虚大师,江小友怎么就成了仓央呢?”
不虚却不急作答,只是合十一礼,做了个“请”的手势,领着众人跨过山门。
沿着青石小径前行,他缓缓开口:
“当年重建福国寺,老衲有幸与江上师相交过一段时日。”
“彼时的他,通晓古今,博学多识。老衲每遇疑难,无论是佛门经典,还是人生大义,他都能信手拈来,答得鞭辟入里。”
“久而久之,老衲便忍不住常向他请益——他随口一言,便胜我十年修行。”
不虚语声低缓,却带着一种发自心底的敬佩。
“后来,这些言语,我整理下来,或刻于寺内,或以口传心授的方式流于尘世。”
“至于署名——皆以‘仓央’二字。”
说着,他随手指着寺内的立柱、匾额、石刻、墙体逐一介绍。
众人循声看去,只见一行行“仓央语录”映入眼帘:
“一念执着,万般皆苦;一念放下,便是重生。”
“逢人不说人间事,便是人间无事人。”
“坐亦禅,行亦禅;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
“不争是慈悲,不辩是智慧,不闻是清净,不看就是自在。”
……
青石古木间,墨迹斑驳,却依旧透着一种不染尘埃的清凉与力量。
游客们看得出神,似乎每一句,都在心底投下了一块石子,泛起久久不息的涟漪。
这时,老孔忽然插话,目光灼灼:“江小友,你有如此大才,可曾著书立说?”
江川笑了笑,摇头:“平日俗务缠身,哪有那份清闲。”
——到了这节骨眼,他是真不能再掉马了。
不虚却在一旁揭了短:“就他那性子?十成才华能藏起九成八,还指望他主动?怕是得让你们等到来世。”
老张不依不饶:“那换个方式——能不能为我们文学社写篇稿?”
顿了顿,他抬高了价码,“千字两千块,十个点版税。”
此话一出,连游客都倒吸一口凉气。
顶级作家也不过千字八九百、版税八个点,而老张这是直接翻了四倍,还往上加了诚意。
江川原本想一口回绝,可转念一想——
通俗文学写得太多了,几个马甲也接连露了底。
再加上他正酝酿进军大银幕,若能顺势写一本传统文学,也未尝不可。
想到这里,他点了点头:“我可以试着写写。不过得等录完恋综,最近实在太忙。”
老张笑得合不拢嘴:“没问题!多久我们都等。”
说话间,众人已来到一处禅房前。
不虚微笑道:“今日宾客颇多,老衲的小禅房恐容不下,只能委屈诸位移步法堂了。”
说罢,他推门而入。
法堂幽静清凉,檀香袅袅,是僧众诵经、研习佛法之所。
几名小和尚正伏案抄写经书,见主持带人进来,坐在首位的一名小和尚慌得手一抖,墨斗泼成一团乌云。
他们赶忙低声念了句佛号,起身合掌,带着其他几人恭恭敬敬退了出去。
不虚这才请众人入座。
这时,老孔索性不再兜圈子,含笑抱拳:“久闻不虚大师妙笔丹青,水墨一派独步天下。今日既是有幸得见,不知可否让我们也一饱眼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