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厅内的哭闹最终以曼娘被两个粗使婆子“客气”地请回座位而暂告段落。昌哥儿的哭声也逐渐歇下,只余下细微的抽噎,被嬷嬷带到一旁轻声安抚。
顾廷烨面沉如水,看着曼娘那副哀莫大于心死、却又隐隐透着不甘的表演,心中厌烦到了极点。他几乎忍不住要立刻下令将人轰出去,但目光触及一旁始终沉静的明兰,又硬生生压下了这股冲动。
明兰适时开口,声音依旧平和,仿佛刚才那场闹剧并未发生:“侯爷息怒。曼娘子一路奔波,孩子也受了惊吓,想必都累了。既然来了,总要先安顿下来,从长计议才好。”
她这话说得滴水不漏,既全了场面,也暗示了“从长计议”,并未立刻定论。
顾廷烨看了她一眼,明白了她的意图,冷哼一声,拂袖道:“既如此,便由夫人安排吧!”说罢,竟不再看曼娘一眼,转身大步离开了偏厅。他的离去,带着一种毫不掩饰的厌弃与冷漠,也将这场棘手的对峙完全交给了明兰。
曼娘看着顾廷烨决绝离去的背影,眼中闪过一丝真正的慌乱与怨毒。她今日豁出一切,赌的就是顾廷烨对昌哥儿可能还存在的一丝父子之情以及往日的旧情,还有舆论的压力。可顾廷烨的反应如此冰冷,完全超出了她的预料。而眼前这位年轻的侯夫人,看似温和,实则像一团棉花,让她所有激烈的情绪都无处着力。
明兰目送顾廷烨离开,这才将目光重新投向曼娘,脸上带着恰到好处的、主母应有的从容与体恤,却也带着不容逾越的距离感。
“曼娘子,”她开口道,语气温和却疏离,“侯爷事务繁忙,这些内宅琐事,便由我来安排。你们母子二人一路辛苦,想必也饿了。我已吩咐厨房备了些清淡的饮食,稍后便会送来。请先用些饭食,安安神。”
她绝口不提方才的冲突,也不问曼娘的来意,更不接“认祖归宗”的话头,只从最无关紧要的饮食起居入手。
曼娘一口气堵在胸口,上不来下不去,只得勉强道:“谢…谢夫人…”
明兰微微颔首,继续道:“住处也已收拾出来。就在这澄园西北角有一处独立的小院,名唤‘静心斋’,虽不大,却也清静整洁,一应物什俱全。离正院稍远些,免得孩子们吵闹,打扰侯爷处理公务。伺候的丫鬟婆子我也会拨过去,定会好生伺候你们母子。”
她将住处安排在偏僻的西北角,既全了侯府待客(?)的礼数,不至于让人说苛待,又将曼娘母子远远隔开,避免他们随意在园中走动,接触更多人或打探消息。一句“免得孩子们吵闹,打扰侯爷”,更是堵住了曼娘任何想靠近正院的借口。
曼娘听着这安排,心中暗恨。这分明是将她圈禁起来!她想要的可不是什么清静小院,她要的是接近顾廷烨,要的是名分,要的是搅动这侯府的风云!
她忍不住开口,语气带着一丝急切:“夫人安排周到…只是…只是昌哥儿他毕竟是侯爷的骨肉,一直渴望父亲关爱,能否…能否让他时常去给侯爷请安…”
明兰微微一笑,语气依旧温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拒绝:“侯爷近日公务尤为繁忙,时常早出晚归,连我都难得见上一面。且侯爷性情严肃,不喜孩童打扰。曼娘子放心,侯爷既已知晓孩子存在,待他忙过这阵,自有安排。眼下,还是让孩子先好生将养身体要紧。瞧这孩子瘦弱的,需得好好调理才是。”
她再次将话题引回孩子的身体,并暗示“自有安排”,却是个虚无缥缈的未来时,完美地回避了曼娘的要求。
曼娘被噎得说不出话,只得讷讷道:“…是…夫人说的是…”
很快,丫鬟们端着精致的食盒进来,四菜一汤,两荤两素,并一碗软糯的粳米饭,一份专门给孩子准备的肉糜蛋羹,看着十分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