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文生应试(2 / 2)

盛紘隔窗望去,只见青年眉目温和,与方才侃侃而谈的学子判若两人。

“柏儿觉得如何?”盛紘忽然问。

长柏从屏风后转出:“文兄才学扎实,更难得是心性澄明。方才论及史鉴,见解独到,非死读书之辈。”

盛紘颔首:“比之李家公子如何?”

长柏沉吟:“李公子家学渊源,然言谈间多炫富矜贵。文兄虽贫,却有松柏之姿。”他顿了顿,“四妹妹性子骄矜,正需文兄这般温厚之人包容。”

盛紘叹道:“只怕墨儿不知珍惜...”

正说着,忽见文炎敬去而复返,奉上一卷字纸:“晚生方才想起,前日作《贫富论》一篇,请世伯指教。”

盛紘展开一看,文中写道:“富者易骄,贫者易谄,皆失本心。君子处世,当如莲出淤泥,不染不妖...”字字珠玑,竟与日间祖母所言暗合。

他心中最后一点疑虑尽消,温言道:“春闱在即,你好生备考。盛家虽非豪富,笔墨之资尚可相助。”

文炎敬躬身:“谢世伯美意。晚生抄书所得,足敷日用。”说着从袖中取出一方砚台,“此乃晚生用惯的陶砚,虽陋,却顺手。不敢劳烦世伯。”

盛紘见他虽贫却不贪,越发满意。待人走后,对长柏道:“明日让账房支二十两银子,就说...就说资助寒门学子,不必让他知道是盛家所出。”

长柏会意:“儿子这就去办。”

消息传到林栖阁,墨兰喜忧参半:“父亲这是...认可文郎了?”

林噙霜冷笑:“认可又如何?穷举子终究是穷举子!”她掐着女儿手臂,“你且哄着他些,待中了进士再说!”

墨兰吃痛,心中却泛起异样。想起文炎敬日间从容应对的模样,竟与想象中寒酸书生截然不同。

而此时文炎敬回到城南小院,同窗皆来打探。他却只笑笑:“盛世伯慈爱,勉励几句罢了。”依旧挑灯夜读,仿佛白日种种不过寻常。

明兰从房妈妈处听闻经过,在日记中写下:“文生应试,才学尽显;不卑不亢,君子之风;父亲认可,良缘可期。”

写罢,她望向窗外明月。忽见墙头掠过一袭青衫,袖中似揣着书卷,往慈云寺方向去了。

“倒是用功...”明兰轻声感叹。

而此时的慈云寺禅房,文炎敬正对灯苦读。忽闻窗外猫叫,推窗见一只玳瑁猫衔着条小鱼放在窗台,似作谢礼。

他莞尔一笑,将小鱼细心地分成几段喂猫。月光洒在书页上,映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一行字。

春风拂过,仿佛带来科场将近的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