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孔嬷嬷赞(2 / 2)

老太太挑眉:“哦?明儿那孩子确实稳重。”

“不止稳重。”孔嬷嬷缓缓道,“今日观她绣品,心中有沟壑,眼中有天地。更难得的是...”她压低声音,“近日流言纷扰,她却能泰然处之,这份定力,便是宫中也少见。”

老太太叹道:“老姐姐好眼力。那孩子确实历经磨难,却从不怨天尤人。”

孔嬷嬷颔首:“梅花香自苦寒来。这般心性,将来必有大造化。”

这话不知怎的传了出去。翌日,王氏来给老太太请安时,笑容满面:“听说孔嬷嬷夸明兰呢?真是孩子的造化。”

老太太淡淡道:“孔嬷嬷随口一说,不必当真。”

然而消息早已传开。下人们议论纷纷:“连宫里的嬷嬷都夸六姑娘呢!”

“可不是!说六姑娘有大造化!”

“那些说六姑娘不祥的,真是打嘴!”

墨兰在房中听得摔了胭脂盒:“什么宫里嬷嬷!不过是个老奴婢,也值得大惊小怪!”

云栽小声道:“可孔嬷嬷是见过大世面的...”

“见过世面又如何?”墨兰冷笑,“定是明兰又使了什么手段巴结!”

她越想越气,想起文炎敬近日托人送来的诗稿,心中更是焦躁。若不能压过明兰,她如何...

这日孔嬷嬷要离去,姑娘们都来送行。墨兰特意备了份厚礼:“一点心意,嬷嬷莫嫌简陋。”

孔嬷嬷扫了一眼,是支赤金簪子,价值不菲。她淡淡道:“四姑娘客气了。老身出宫时发誓不再收贵重礼物,心意领了。”竟原封不动退回。

墨兰顿时面红耳赤。

如兰送的是自己做的香囊,孔嬷嬷欣然收下:“五姑娘有心了。”

品兰送了一幅画,虽稚嫩却有趣,孔嬷嬷笑着摸了摸她的头。

轮到明兰,她呈上一双软底绣鞋:“听闻嬷嬷腿脚不便,特意做了这鞋,鞋底加了软垫,走着不累。”

孔嬷嬷接过细看。针脚细密,做工精致,更难得的是心意。她深深看明兰一眼:“六姑娘费心了。”这次竟直接换上,“正合适。”

临上车时,孔嬷嬷特意对明兰道:“老身住在城南水月庵后的小院,六姑娘得空可来坐坐。”这是单独邀约了。

众人皆惊。孔嬷嬷眼界极高,这般青睐实属罕见。

马车远去后,墨兰冷笑:“六妹妹真是好手段,连宫里的老嬷嬷都笼络住了。”

明兰温声道:“四姐姐说笑了。孔嬷嬷不过是怜我失怙,多关照些罢了。”

这话听在墨兰耳中更是刺心,当即拂袖而去。

晚间,老太太唤明兰来:“孔嬷嬷很少对人这般青睐。她既邀你,得空便去走走,于你有益。”

明兰恭声应下:“孙女明白。”

她在日记中记下:“孔嬷嬷赞,实为勉励;沉静有度,心性自然;不骄不躁,方得始终。”

写罢,她吹熄烛火。月光透过窗纱,映着她沉静的容颜。

孔嬷嬷的称赞并未让她欣喜,反而更觉责任重大。树大招风,这份青睐,或许会引来更多是非。

而此时的林栖阁,墨兰正对镜试戴那支被退回的金簪,眼中尽是怨毒。

“盛明兰...你且得意...”她喃喃自语,“很快...很快你就笑不出来了...”

镜中少女面目扭曲,与簪上的冷光相映,显得格外骇人。

孔嬷嬷的称赞如同一石入水,在盛府激起层层涟漪。而这涟漪之下,暗流愈发汹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