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将至,盛府上下开始准备年事。这日清晨,明兰正在核对年货采买单子,忽听门外传来一阵喧哗。小桃急匆匆进来禀报:“姑娘,西山庄和南山庄的庄头来了,带着好些年货,说要当面谢姑娘呢!”
明兰忙迎出去,只见老王和老李带着几个庄户,抬着好几担年货站在院里。有风干的野味、新磨的米面、窖藏的冬菜,还有几匹粗布,虽不贵重,却都是庄户们的心意。
“两位庄头这是做什么?”明兰温声道,“年货按往例送来便是,何必亲自跑一趟?”
老王激动得胡子都在抖:“六姑娘不知,今年庄上收成比往年多了三成!庄户们家家有余粮,都是托姑娘的福!这些是大家凑份子置办的,务必请姑娘收下!”
老李也道:“往年这时候,庄户们都在为欠租发愁。今年倒好,不仅还清了旧债,还能置办年货!有几个老庄户说,这是十年来头一个宽裕年!”
明兰心中欢喜,却道:“收成好是大家辛苦劳作所得,我岂能贪功?这些年货...”
“姑娘务必收下!”老王急忙道,“庄户们说了,若是姑娘不收,他们就跪在府外不走了!”
明兰见推辞不过,只得道:“既如此,我就收下一部分。其余的带回去分给庄户们,让他们过个丰盛年。”又吩咐小桃,“去库房取几匹棉布、几袋细面,让庄头带回去。”
庄头们千恩万谢地去了。消息很快传遍盛府,下人们都在议论六姑娘的贤明。
午间,盛紘下朝回府,听说此事,特意唤明兰来问话。
“庄上的事,我都听说了。”盛紘面色和蔼,“你做的很好。既体恤庄户,又不损收益,这才是持家之道。”
明兰谦逊道:“父亲过奖了。女儿只是想着,庄户们若能安居乐业,自然用心耕种,收成也会更好。这是互利共赢的事。”
盛紘颔首:“道理简单,却少有人能做到。你祖母常说我过于宽纵下人,如今看来,宽严相济才是正理。”他顿了顿,又道,“听说你还设了公中钱库,低息借贷给庄户?”
明兰回道:“是。庄户们遇事往往要借高利贷,利滚利之下永无宁日。如今庄上设公中钱库,既解了他们的急难,也能得些微利,不至于亏空。”
盛紘赞叹道:“考虑得周全。往年我也知道庄户艰难,却总想着盛家开销大,不能减免租子。如今你这般安排,倒是两全其美。”
他越看越觉得这个女儿不凡。往日只觉得明兰乖巧懂事,如今看来,竟是胸有沟壑,比他想象的要能干得多。
“年后其他庄子也都照此办理吧。”盛紘道,“若有庄头不服,你来回我。”
明兰恭声应下:“谢父亲信任。”
从书房出来,明兰遇见长柏。难得休沐在家的长柏笑着向她拱手:“六妹妹如今是咱们家的女中诸葛了。庄务改革做得漂亮,连父亲都赞不绝口。”
明兰赧然:“二哥取笑了。我不过是按祖母教导的去做。”
长柏正色道:“祖母教导是其一,能灵活运用是其二。庄务改革看似简单,实则牵一发而动全身。你能考虑得如此周全,实在难得。”
兄弟二人正说着,如兰蹦跳着过来:“六姐姐!母亲说今年庄上送的年货特别多,可是你的功劳?”
明兰笑道:“是庄户们勤劳,与我何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