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祖母教诲(2 / 2)

话到此处,老太太忽然停住,转而道:“这些日后再说。眼下你要记住,经此一事,你在盛家的地位已然不同。但要切记:得意时莫忘形,失意时莫丧志。”

明兰郑重颔首:“孙女谨记祖母教诲。”

老太太满意地笑了,从身旁取过一个锦盒:“打开看看。”

明兰打开锦盒,里面是一本泛黄的古籍——《女论语》。

“这是你曾祖母传给我的。”老太太轻抚书页,“如今传给你。里头不只是女德女训,更有为人处世的道理。你要细细品读,但切记:尽信书不如无书,要有自己的判断。”

明兰恭敬接过:“谢祖母厚爱。”

雨完全停了,一缕阳光透过云层,照进窗来。

老太太望着天光,悠然道:“雨过天晴,是个好兆头。明儿,你的人生还长,莫要让一时的风雨遮蔽了双眼。”

明兰深深叩首:“孙女定不负祖母期望。”

从寿安堂出来,明兰没有立即回房,而是独自来到花园。雨后的园子清新如洗,桂花落了一地,香气却愈发浓郁。

她在石凳上坐下,取出那本《女论语》。书页泛黄,字迹却依然清晰。随手一翻,恰是“待人篇”:

“防人之心不可无,待人之心不可缺。过于防备则失人心,过于轻信则伤己身。智者在于衡。”

明兰反复咀嚼这段话,忽然笑了。

原来祖母早就将答案写在书里。防备与信任,谨慎与豁达,从来不是非此即彼。真正的智慧,在于找到其中的平衡。

她合上书,望向天边初晴的彩虹,心中豁然开朗。

是啊,林噙霜固然可恨,但世上不是所有人都如她一般。长枫能醒悟,如兰仍天真,长柏正直,祖母慈爱...就连父亲,虽糊涂却也有舐犊之情。

若因一人之恶就看尽世间之恶,岂不是辜负了那些真心待她的人?

“姑娘,原来您在这儿!”小桃匆匆跑来,“海家姑娘递帖子来,邀您明日去赏菊呢。”

明兰接过帖子,看着上面娟秀的字迹,微微一笑:“回帖说,我一定准时赴约。”

小桃欢喜地应下,又好奇地问:“姑娘今日似乎特别开心?”

明兰望着天边彩虹,轻声道:“是啊,雨过天晴,总是令人开心的。”

她在日记中记下:“祖母教诲,如醍醐灌顶;防人之心不可无,待人之心不可缺;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写罢,她吹干墨迹,小心收好日记。窗外的彩虹渐渐淡去,但她心中的明镜,却越发清澈透亮。

从今往后,她依然会谨慎,但不会多疑;依然会防备,但不会冷漠。这或许就是祖母想要她领悟的——在复杂世事中,保持一颗清明而温暖的心。

而此时的寿安堂内,老太太正对房妈妈笑道:“那孩子,一点就透。”

房妈妈也笑:“六姑娘聪慧,将来必有造化。”

老太太望着窗外晴空,目光深远:“是啊,她的造化,还在后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