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诗会暗流(1 / 2)

在徐府的第三日,徐老太太安排了一场诗会。消息传来,墨兰兴奋不已,连夜准备诗稿,如兰则愁眉苦脸——她最不擅长的就是吟诗作对。明兰依旧平静,只将平日读过的诗集略略温习一遍。

诗会设在徐府的“听雨轩”,这是一处临水而建的精美轩馆,四面通透,微风拂过,带来阵阵荷香。京城中几位有名的才女都应邀前来,一时间群芳荟萃,衣香鬓影。

徐家五少爷徐令宜果然也来了,与他同来的还有几位世家公子。他们坐在稍远处的亭台中,既不失礼,又能观赏诗会盛况。这让在场的闺秀们更加跃跃欲试,都想在才俊面前一展才华。

诗会由徐家大奶奶主持,她笑着宣布规则:“今日我们不以常题为难大家,就以眼前景、手中物为题,即兴赋诗,方显真才实学。”

此言一出,几位准备充分的才女顿时有些措手不及,墨兰更是脸色微变——她准备好的诗稿全都用不上了。

李侍郎家的千金李芷晴率先起身,以手中团扇为题,吟了一首清新雅致的小诗,赢得满堂彩。王尚书家的王静瑶则以案上茶盏为题,诗作含蓄隽永,颇有深意。

轮到墨兰时,她强自镇定地起身,目光瞥向远处的徐令宜,心念电转间决定以水为题:“碧波荡漾映晴空,荷香暗度小桥东...”

前两句尚可,但第三句却卡住了。墨兰一时心急,竟接了一句平仄不合的“鱼跃水面乐无穷”,顿时破了诗的格律。在场的都是懂诗之人,立刻听出问题,几位小姐忍不住掩口轻笑。

墨兰面红耳赤,站在那儿进退两难。如兰急得直扯明兰的衣袖,低声道:“六妹妹,怎么办啊...”

明兰轻轻拍了拍如兰的手,起身温声道:“三姐姐这首诗意境甚好,只是最后一句若改为'鱼戏莲叶乐融融',似乎更合韵律些。”她说着,向墨兰使了个眼色。

墨兰如蒙大赦,忙接道:“正是如此!我刚要说'鱼戏莲叶乐融融',一时口误说错了。”

在场的都是明白人,心知肚明是怎么回事,但见明兰出面解围,也都给足了面子。徐家大奶奶笑道:“盛家姐妹果然才思敏捷,互相提点,真是姐妹情深。”

诗会继续,但墨兰经过这一出,再也提不起精神,只低头坐着,面色苍白。

接下来几位小姐各展才华,有的咏亭台,有的赞花卉,诗作各有千秋。轮到明兰时,她起身谦逊道:“明兰才疏学浅,不敢在各位姐姐面前班门弄斧。就以手中这杯清茶为题,献丑一首。”

她略一沉吟,轻声道:“玉露凝香盏中留,清泉沸雪润喉柔。不为浮华争艳色,甘醇自在品中求。”

这首诗平淡中见真味,既合茶性,又暗含处世之道。徐老太太闻言点头称赞:“明兰姑娘这首诗,看似平淡,实则意味深长,好一个'不为浮华争艳色'!”

在场的夫人小姐也都纷纷称赞。远处的徐令宜也不禁多看了明兰几眼,对身旁的友人低声道:“盛家这位六姑娘,倒是与众不同。”

诗会过半,徐家大奶奶提议玩“联句”游戏,由一人起头,下一个人接句,要求意境相连,押韵合律。这游戏最考验急智和文学功底,几位才女都跃跃欲试。

起头的是李芷晴,她以“春风”为题起句:“春风拂槛露华浓”,王静瑶接道:“蝶舞花间觅芳踪”,接下来几位小姐也都接得巧妙。

轮到墨兰时,她还未从之前的失误中恢复过来,慌乱间接了一句:“月照高楼影重重”,虽然押韵,却与前面的春景完全不搭。

场面再次尴尬起来。明兰见状,立即接道:“花开四季各不同”,巧妙地将话题转向四季景致,为后面的人打开了思路。

徐家大奶奶赞赏地看了明兰一眼,接着明兰的句道:“夏荷秋菊自雍容”,游戏得以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