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女二人继续前行。盛紘看着雨中朦胧的盛府宅院,忽然感慨:“为父年少时,也曾这般淋过雨。”
明兰轻声问:“父亲年少时...很辛苦吗?”
盛紘叹道:“盛家虽说是书香门第,但为父年少时家道中落,也曾吃过苦。记得有年秋闱,为父冒雨赶考,连把好伞都没有,淋得浑身湿透...”
他顿了顿,声音低沉:“那时就想,若能考取功名,定要让家人过上好日子,不让子弟再受这般苦楚。”
明兰安静地听着,轻声道:“父亲如今做到了。盛家上下都感念父亲的恩德。”
盛紘却摇头:“做到还不够。为父为官这些年,最见不得百姓受苦。庄户人家靠天吃饭,若再遇上天灾人祸,真是雪上加霜。”
他忽然想起什么:“方才那几个庄户,看着确实困苦。明日让账房再去细查,若真有难处,该减租就减租。”
明兰温声道:“父亲仁厚。庄户们若知道,定会感激不尽。”
这时,到了二门。林噙霜带着墨兰等在那里,见盛紘与明兰同归,都是一愣。
“主君回来了?”林噙霜忙迎上前,“妾身备了姜汤,快驱驱寒。”
墨兰却盯着明兰身上的披风,眼中闪过嫉妒:“六妹妹真是孝顺,连父亲的披风都穿上了。”
明兰忙解下披风:“雨大,父亲怕明儿着凉。”
盛紘却道:“穿着吧。你身子弱,别染了风寒。”他又对林噙霜说,“姜汤多备些,给明兰也送一碗。”
林噙霜强笑着应下,眼中却满是不甘。
回到寿安堂,明兰将披风仔细收好。老太太见她半身湿透,心疼道:“怎么淋成这样?快换身干衣裳。”
明兰乖巧应下,换好衣裳后,将雨中之事细细禀告。
老太太听后,颔首道:“你做得很好。不经意间提醒,最是有效。”
明兰轻声道:“明儿只是见那些庄户可怜...”
“可怜是真可怜,但也不能一味心软。”老太太淡淡道,“庄户苦,有的是天灾,有的是人祸。为官者当明辨是非,该仁慈时仁慈,该严厉时严厉。”
她顿了顿,又道:“今日你父亲感慨年少贫寒,是好事。居安思危,方能不忘本心。”
明兰郑重点头:“明儿明白了。”
次日,盛紘果然让账房重新核查西山庄子的事。不仅减免了实在困难的庄户租子,还拨专款修缮水渠。更重要的是,他暗中查了前年修渠银子的去向,果然发现被层层克扣,最终落入某些人的私囊。
盛紘对林噙霜越发失望,却碍于情面没有揭破。只是对明兰越发看重,时常叫她到书房询问家务事。
林噙霜察觉盛紘冷淡,心中惶惶,却不知问题出在哪里。她只当是明兰刻意讨好,越发视明兰为眼中钉。
这日晚间,明兰在日记中记下今日所思:雨中送伞,恰逢其时;言及庄户,触动父心;披风之恩,更得看重。
她想起祖母的教诲,心中更加清明。在这深宅大院中,不需要刻意争抢,只需要在适当的时候展现适当的关怀,就能潜移默化地改变局面。
藏拙守愚,不是懦弱,而是以柔克刚。
而她相信,随着时间推移,她会越来越懂得如何在这复杂的世道中生存。
如同祖母教导的那般:真正的智慧,在于知道何时沉默,何时发声。
而她,正在一步步掌握这种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