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武侠修真 > 天织声脉 > 第290章 技协研器

第290章 技协研器(2 / 2)

这台稳定器通体漆黑,玄铁岩载体上刻着银灰色的光声纹路,顶部镶嵌着一颗小型光声晶,底部的晶能槽与慕言手记中设计的尺寸完全匹配,侧面的能量监测灯呈淡绿色,亮起时便代表运行正常。灵汐仙子将稳定器放在模拟罡风环境的实验舱内,启动后,监测灯亮起,稳定器周围立刻形成一层无形的声脉结界。实验舱内的狂暴罡风撞上结界,瞬间被隔绝在外,结界内的声能流速始终保持平稳,波动幅度控制在0.3%以内,远超预期。

“效果绝佳!”声衡亲自前来验收,看着实验数据欣慰不已,“普通调配站的能量波动幅度在5%左右,加装声脉稳定器后降至0.5%以下,完全能满足修炼与科研的需求。慕言的手记与林夏的转化,功不可没!”

联议会当即决定,将声脉稳定器纳入四界声能调配的配套设备,优先供应问题突出的区域。墨尘长老带领弟子扩大玄铁岩开采规模,灵汐仙子培训技术修士操作自动化注入装置,林夏则根据不同区域的环境特点,参考慕言手记中“环境适配调整方案”,推出了适配地磁紊乱、异声能干扰等不同场景的定制版稳定器。

首批量产的五百台声脉稳定器,由秦越带领技术修士送往各地。凡界西极碎星峡的调配站外,黄沙裹挟着地磁乱流,此前修士们修炼时脉气总会被干扰得四处乱窜。秦越将声脉稳定器安装在调配站顶部,启动后,淡绿色的结界笼罩整个调配站,原本狂暴的地磁乱流瞬间被隔绝,声能顺着地脉通道平稳输出。

“终于能安心修炼了!”一位驻守碎星峡的修士运转功法,感受着体内顺畅流动的脉气,激动不已。他卡在金丹初期多年,如今借助稳定的声能,丹田内的脉气愈发凝练,隐隐有突破迹象。周围的修士们纷纷盘膝打坐,碎星峡的修炼氛围焕然一新。

青蘅界北境罡风谷的情况同样得到改善。墨尘长老亲自带队安装声脉稳定器,玄铁岩载体在万年罡风中稳如泰山,光声能控技形成的结界将罡风隔绝在外。原本因罡风侵蚀濒临枯竭的本地灵脉,在稳定声能的滋养下逐渐恢复生机,谷内开始长出稀疏植被,常年冰封的岩石上泛起淡淡绿意。

界外三号巡查据点环境最为恶劣,异声能乱流时常冲击能量通道。林夏参考慕言手记中“极端环境强化方案”,为这里定制了加强版稳定器——玄铁岩载体厚度增加三成,光声能注入量提升至65%,并加装异声能预警模块。稳定器安装后,据点内的异声能干扰率从40%降至5%以下,驻守修士与科研人员终于能安心开展工作。

各地反馈的利好消息通过和声连界网传回联盟总部,声脉稳定器的口碑迅速传开。联议会决定扩大量产规模,在青蘅界墨渊山附近建立生产基地,配备十台自动化注入装置,每日量产两千台,开通四界物流通道统一分发。

林夏并未停下优化的脚步,她根据各地反馈的使用数据,在手记中补充新的优化方案:“在玄铁岩表面增加疏水涂层,应对凡界南方雨林潮湿环境”“将晶能槽改为可充电式,减少低阶晶核消耗”“优化光声能控技程序,提升突发能量乱流响应速度”。这些改进方案迅速应用到量产中,声脉稳定器的适配性与实用性不断提升。

三个月后,四界所有偏远区域的声能调配站均已加装声脉稳定器,界外巡查据点也实现全覆盖。和声连界网的监测数据显示,四界声能输出整体稳定率达到99.8%,偏远区域修士突破率提升30%,星脉界界外科研项目成功率大幅提高。

联盟总部再次举行庆功会,声脉稳定器成为焦点。灵汐仙子与墨尘长老并肩站在光幕前:“截至今日,已累计生产声脉稳定器十万台,覆盖两百三十七个偏远区域。光声能控技与玄铁岩的融合,开创了界域联合炼器的新模式。”

秦越分享了安装见闻:“各地修士自发协助运输、搭建,声脉稳定器不仅稳定了能量,更拉近了联盟与修士的距离。”

林夏捧着慕言的手记,眼中满是欣慰:“这把手记记录着慕言的心血与构想,是他留给四界的宝贵财富。接下来,我计划按他手记中‘便携化改良’的思路,研发便携式声脉稳定器,让纯净平稳的声能惠及更多历练修士。”

沈砚看着光幕上遍布四界的声脉稳定器分布图,语气坚定:“声脉稳定器的成功,是光声界与青蘅界的术法融合,是慕言的遗智发光,也是林夏与各地修士的同心协力。如今能量均衡、脉气稳定,四界实力稳步提升,我们离彻底净化万源的目标,又近了一步。”

庆功会结束后,各方继续推进后续工作:灵汐仙子与墨尘长老深化术法与炼器术融合,林夏投入便携式稳定器研发,秦越带队开展设备维护升级。

声脉带的核心晶与光声古晶依旧温和共鸣,纯净声能经调配站分配、稳定器护航,平稳输送到每一个角落。偏远区域的调配站顶端,声脉稳定器的淡绿色光芒如同点点星光,与灵脉树的绿光、地脉的蓝光交织,照亮了曾经荒芜的土地。而慕言的手记,被珍藏在联盟总部藏书阁,成为四界合作的典范,也为未来的跨界研发,埋下了希望的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