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就去黑沼选址。”沈砚拿起图纸,“林夏,你准备超导材料和回音石粉末的配比;慕言,你画法阵的施工图;青芜,你跟天脉树沟通,让它提前舒展根须;王浩,你去借工程队的钻探设备,探清地下根须的分布。”
众人应了声,各自忙活起来。林夏抱着图纸去了器材室,要算材料用量;慕言翻出老陈的笔记,核对法阵细节;王浩跑着去联系工程队;青芜则坐在窗边,指尖轻触声纹锚,低声与天脉树沟通。
实验室里只剩下沈砚一人。他拿起吉他,又弹起《月光奏鸣曲》的旋律——音符落在空荡荡的隔离区里,竟带着股前所未有的温暖。他想起刚穿越时那根断弦,想起实验室里炸开的灯架,想起黑沼里突破八重境的瞬间,突然觉得这一切像首未完的歌,而“双界声能站”就是新的乐章。
“沈砚。”李薇走进来,手里拿着份报告,“老城区的地下管道检测完了,墨鸦残魂污染的水源已净化。但裂隙那边的空间波动还在增强,声能站得尽快建。”
“明天就动工。”沈砚放下吉他,指着桌上的蓝图,“林夏帮我们解决了超导材料的问题,天脉树也愿意配合,一切都顺。”
李薇看着蓝图,眼里闪过欣慰:“老陈当年没完成的事,终于要成了。对了,林夏说她想跟着去灵泽界,她对回音石的研究比我们深,有她在能省不少事。”
“让她去。”沈砚点头,“她懂双界材料,正好需要这样的人。”
李薇走后,沈砚又拿起蓝图。月光透过窗户洒在纸上,蓝图上的光纹渐渐淡去,只留下清晰的线条。他想起林夏画超导支架时专注的样子,想起青芜与天脉树沟通时柔和的侧脸,想起慕言蹲在地上绘图时沾了石墨灰的额角,突然觉得这“双界声能站”不只是座桥,更是把双界的人连在一起的纽带。
第二天一早,众人带着设备穿过临时通道,来到灵泽界黑沼以西。天脉树果然已舒展根须,粗壮的主根从地下钻出,像座天然的桥墩,根须上泛着淡蓝微光,正是青芜说的“气眼”。
林夏拿着探测仪绕主根走了一圈,在根须上做了标记:“这里是最佳架设点,根须的承重刚好够超导桥面。”她从背包里拿出超导材料,往里面掺回音石粉末,“我按1:3的比例掺,昨天测过,这个比例最稳定。”
慕言在主根周围布下声纹法阵,指尖捏着符咒往地上一按,法阵立刻亮起金黄光纹,与主根的淡蓝光交织。“法阵能缓冲地脉气,免得超导材料被气脉冲坏。”
沈砚抱着吉他站在主根旁,指尖轻拨弦。这次他弹的是《海阔天空》的前奏,辽阔的旋律在黑沼上空回荡——主根突然轻轻震颤,根须往中间聚拢,正好托住林夏递过来的超导材料。
“开始架设!”王浩喊了声,和慕言一起将超导材料放在根须上。材料刚接触根须,就与法阵的光纹融在一起,发出“嗡”的一声轻响,稳稳地架在了主根上,像座横跨裂隙的桥。
青芜走到桥中间,催动声纹锚。蓝光从她腰间涌出,顺着桥面往两端流——左侧连向灵泽界的地脉,右侧穿透界壁,连向凡世的实验室。“声能通了!”她回头喊,眼里闪着光,“凡世的电能也过来了,正弦波声纹在同步!”
沈砚弹起《月光奏鸣曲》,清润的旋律顺着桥面流淌。双界的能量在旋律里交融,桥面突然亮起淡紫金光,像有无数音符在上面跳跃。裂隙处的空间波动渐渐平稳,黑沼里的瘴气也开始消散,露出清澈的水面。
林夏看着探测仪上的数值,激动得红了眼眶:“成功了!声能转换率100%,超导材料没失超,一切都完美!”
慕言舒了口气,擦了擦额角的汗:“老陈要是在,肯定会说‘早该这样’。”
沈砚放下吉他,走到桥中间。他能清晰地感觉到双界的声能在体内流动,凡世的电流声、灵泽界的地脉声混在一起,像首和谐的合唱。他想起刚穿越时的茫然,想起实验室里的惊变,突然笑了——原来那根断弦带他来这里,不只是为了避险,更是为了完成这首连接双界的歌。
“回去吧。”他转身往临时通道走,“声能站需要人值守,林夏,你负责监测数据;慕言,你定期来检查法阵;青芜,你常来跟天脉树沟通,别让它收束根须。”
众人应着,跟着他往回走。阳光洒在“双界声能站”上,桥面的光纹闪闪烁烁,像串流动的音符。黑沼里的古槐树抽出新叶,远处的裂隙泛着淡金光,再没有之前的不稳定。
沈砚回头看了眼声能站,突然觉得这只是开始。声能站连接的不只是双界的能量,更是两个世界的人——林夏的超导材料,慕言的声纹法阵,青芜的天脉气,还有他的吉他弦,都成了这首歌里的音符。
而这首歌,才刚刚开始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