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目光转向高顺:“高大人,你确定北镇抚司内部,已经完全肃清,再无赵元启的眼线了吗?若消息走漏,岂不是打草惊蛇,前功尽弃?”
高顺被两人接连发问,激动的情绪渐渐冷却下来,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深沉的疲惫与警惕。
他沉默片刻,重重吐出一口浊气:“你们说得对,是我太心急了。”
他揉了揉眉心,“北镇抚司内部,我虽清理了一批,但难保没有隐藏更深的。”
见高顺恢复理智,沈沅卿犹豫再三,才继续道:“除了内鬼,还有一事令我不安。我方才看到了一些东西。”
她将赵元启府邸失火以及那个阴影中旁观者的残影描述出来。
“还有另一个人?”高顺和谢昭同时色变。
“是。”沈沅卿点头,“那人能在兵部侍郎府邸纵火后安然离去,身份定然不简单。我怀疑,赵元启背后,或许还有更大的黑手。”
这个猜测让密室内的气氛更加凝重。
“若真如此,”谢昭沉吟道,“我们即便拿下赵元启,也未必能将其连根拔起,反而可能逼得他背后之人彻底隐藏起来。”
“那难道就放任不管吗?”高顺咬牙。
“当然不。”沈沅卿眼神冰冷,“只是策略需变。我们不能只盯着赵元启,还要设法引出他背后的人。”
“如何引?”
沈沅卿看向高顺:“高大人,黑风峡的交易渠道,是否还能利用?”
高顺一怔,随即明白了她的意思:“你是想假借交易,引蛇出洞?”
“不错。”沈沅卿道,“赵元启与北蛮交易多年,渠道成熟。我们若能截获他们的下一次交易信息,或者,我们再伪造一次交易,或许能逼得赵元启,甚至他背后的人,不得不现身。”
谢昭眼中精光一闪:“此计甚险,但或可一试。关键在于,如何获取或伪造足以乱真的交易信息,并且,要确保消息能‘自然’地传到赵元启耳中,而不引起怀疑。”
高顺立刻道:“黑风峡那条线,我们的人已经盯死了。他们下次交易的时间和暗号,或许能想办法弄到。”
“此事需从长计议,务必周密。”谢昭强调,“每一步都不能出错。”
接下来的几天,密室成了临时的指挥所。
高顺动用了在北蛮内部埋藏最深的暗桩,不惜暴露的风险,全力搜集黑风峡交易的情报。
谢昭则负责分析皇陵的守备力量、巡逻规律,以及设计撤退路线。
沈沅卿则继续利用那偶尔闪现的“残影”,试图捕捉更多关于赵元启及其背后之人的线索。
她发现,当自己精神高度集中,并且接触到与过往强烈情绪相关的地点或物品时,看到“残影”的概率会大增。
她让高顺想办法弄来了赵元启当年府邸残留的物件来,握在手中凝神感应,果然又看到了一些断续的画面。
除了那个冷眼旁观的身影,似乎还有一枚掉落在灰烬中的玉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