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短暂的安宁(2 / 2)

不知过了多久,院门外传来轻轻的叩门声,伴随着一个老妪温和的嗓音:“姑娘,老身送东西来了。”

沈沅卿收敛心神,起身开门。

门外是一个提着食盒和包袱的慈祥老妇,眼神干净,举止有度,显然是谢昭精心挑选的人。

“有劳了。”沈沅卿侧身让她进来。

老妇将东西放在院中石桌上,低声道:“公子吩咐了,姑娘且安心住下,一应用度都会送来。外面的事,公子自有安排,让姑娘不必忧心。”她顿了顿,又道,“公子还说让姑娘好生将养,颈上的伤,需按时用药。”

连她颈间那细微的疤痕他都记得叮嘱,沈沅卿心中一暖,点了点头:“替我多谢你们公子。”

老妇笑了笑,不再多言,躬身退了出去。

沈沅卿打开包袱,里面是几套款式简单却合身的女子衣裙,颜色素净,还有一小盒散发着清苦药香的膏药。

她换下那身沾满污秽的内侍服,洗净手脸,将那药膏轻轻涂抹在颈间疤痕上,清凉的药效舒缓了皮肤残留的不适,也仿佛熨帖了某些躁动不安的心绪。

她坐在院中,小口吃着还温热的清粥小菜,阳光透过稀疏的枝叶洒下斑驳的光点。

这是这段时间以来,罕有的片刻安宁。

然而安宁总是短暂。

午后,谢昭来了。

他换了一身雨过天青色的常服,洗去了烟尘,更显清雅颀长,只是眉宇间那份疲惫依旧难以完全掩盖。

“可还习惯?”他走进院中,很自然地在她对面的石凳上坐下,目光扫过她身上的素衣和疤痕也淡去许多的脖颈,几不可查地顿了顿。

“很好。”沈沅卿为他斟了一杯刚沏好的茶,“比之前任何一处都好。”

谢昭接过茶杯,指尖与她有瞬间的轻触,两人都状若无事地移开。

“那就好。”他抿了口茶,转入正题,“宫中之乱已初步平定,二皇子不日将正式登基。康王被软禁,其党羽正在清查。”

这是意料中事,沈沅卿更关心其他:“萧衍呢?”

“他?”谢昭放下茶杯,眼神微冷,“此人滑不溜手,宫变之中虽与康王勾结,却未留下明显把柄。加之东厂势力盘根错节,新帝初立,朝局未稳,暂时动他不得。他如今称病,闭门不出。”

闭门不出?沈沅卿绝不相信萧衍会就此沉寂,他就像潜伏在暗处的毒蛇,随时可能再次暴起。

“那‘烛龙’呢?”她压低声音。

谢昭神色凝重了几分:“康王倒台,牵扯出不少线索,指向几位封疆大吏和朝中重臣,但‘烛龙’身份依旧成谜,隐藏极深。而且……”

他看向沈沅卿:“萧衍拿走的那块碎片,以及他对此标记的紧张程度,让我怀疑,‘烛龙’之事,或许比我们想象的更复杂,牵扯的可能不止贪墨。”

沈沅卿想起萧衍那日的逼问,心头也是一沉。

“还有一事,”谢昭语气放缓了些,“卫七有消息了。”

沈沅卿猛地抬头:“他怎么样?”

“性命无虞。北镇抚司那边,高顺出面周旋,暂时将他保了下来,安置在一处隐秘之地养伤。”

谢昭看着她瞬间亮起的眼眸,继续道:“他的身份确实如萧衍所说,是北镇抚司前影卫。五年前任务后失踪,原因成谜。高顺似乎知情,但讳莫如深。”

沈沅卿悬着的心放下大半,但听到高顺知情,又蹙起眉头。

高顺、卫七、北镇抚司……这背后又藏着什么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