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替嫁风语(1 / 2)

沈沅卿走到窗边,看着院子里那棵半枯的石榴树。

傍晚时分,前头又隐隐传来丝竹声,大约是刘氏又在宴请哪位贵人,而那个媒婆王妈妈,会被张嬷嬷引着去前头领赏钱,他们会路过沈沅卿屋后这条僻静的小路。

机会只有一次。

她捏紧了那张花笺,像捏着自己的救命稻草。

脚步声由远及近。

是王妈妈和张嬷嬷的说笑声。

“您放心,夫人那头少不了您的好处,我们四姑娘性子最是柔顺不过……”

就是现在。

沈沅卿算准时机,猛地从藏身的树后跌撞出去,正好撞在王妈妈身上。

“哎哟!”王妈妈吓了一跳。

沈沅卿立刻白着脸,手忙脚乱地帮她拍打衣衫,声音发颤:“对不住,对不住王妈妈,我不是故意的……”

说话间,那张叠好的洒金花笺,已神不知鬼不觉地塞进了她宽大的袖袋里。

“四姑娘?你怎么……”张嬷嬷皱起眉。

沈沅卿立刻低下头,绞着衣角,声音细若蚊蚋:“我,我出来走走,这就回去。”

说完,不等她们再开口,她转身就小跑着离开了,背影仓皇又怯懦。

张嬷嬷啐了一口:“小娘养的,就是上不得台面!王妈妈您没事吧?”

王妈妈拍了拍袖子,没察觉异常,只当是个小插曲,笑道:“没事没事,姑娘家脸皮薄罢了。”

两人说笑着走远了。

沈沅卿站在阴影里,看着她们的背影,慢慢擦干净刚才蹭在指尖的灰泥。

种子,已经种下了。

接下来几天,沈沅卿安分守己地待在小院里,听着外面偶尔传来的动静。

刘氏似乎对她那日的顺从很是满意,甚至打发人送来了两匹颜色鲜亮些的布料,说是给她做嫁衣,她感恩戴德地收了。

又过了几日,隐约听说刘氏发了一次脾气,似乎是为了沈明珠的婚事,斥责了几个办事不力的下人,但风波很快平息。

沈沅卿知道,是那张八字起作用了。

王妈妈那种积年的老媒婆,最是油滑贪财。

她拿到沈明珠的八字,只会以为是刘氏暗中授意,嫌弃庶女分量不够,想用嫡女攀附侯府,哪怕是个庶子,侯府的门第也足够诱人。

她必定会暗中操作,将沈明珠的八字递到永昌侯府面前。

而永昌侯府那边,裴子恒那个精于算计一心想用庶子婚姻换取最大利益的嫡母,见到沈家嫡女的八字,岂有不动心的道理?

纵然沈家门第低些,但一个五品官的嫡女,配侯府庶子,也是绰绰有余,说出去更是好听得多。

双方主母各有算计,阴差阳错。

这桩“好姻缘”,想不成都难。

一切如同沈沅卿所预料的那样发展。

只是流程走得快得惊人。

不过三个月,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所有程序走完,沈家与永昌侯府的婚事正式落定,嫁娶日期定在半年后。

至于那份婚书上,写的赫然是沈家嫡长女,沈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