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盛世之下隐忧显(2 / 2)

京城,御书房。

年轻皇帝看着各地知府送来的奏折,其中不少隐晦地提到了新政推行中遇到的地方阻力,以及一些关于“神权过盛”、“百姓只知府君,不知陛下”的担忧。

他放下奏折,揉了揉眉心。与府君的秘密盟约暂时稳住了局面,府君也确实未曾干涉世俗政务。但看着神权影响力日益扩张,心中那份忌惮与不甘,却如芒在背。

“陛下,”身旁的老太监小心翼翼道,“听说…几位王爷和国公爷,近日府上常有方外之人出入…”

皇帝目光一凝,闪过一丝厉色,随即又化作深深的疲惫:“朕知道了。退下吧。”

皇权与神权的微妙平衡之下,世俗内部的权力争斗,也并未停歇,甚至可能被别有用心者利用。

【皇权内部对神权的忌惮与权力斗争仍在继续。】

金阙云宫。

张润静坐云台,九州万民的信仰愿力依旧磅礴,但他却能通过星钥,清晰地感知到那愿力之中,开始夹杂了一些极其细微、却真实存在的“杂音”——迷茫、焦虑、怨愤、贪婪…

这些负面情绪虽然微弱,却在不断滋生,如同白纸上的墨点,虽小却刺眼。它们正在缓慢地侵蚀、扭曲着原本纯净的愿力,甚至开始隐隐污染那依托愿力与星辰大阵建立的秩序法则。

他看到了沙洲镇的怨言,看到了菱州乡绅的不满,看到了京城深宫的猜忌,也看到了魔教如同暗处毒蛇般的窥伺和挑拨。

“水至清则无鱼。”张润缓缓睁开眼,眼中并无意外,“绝对的纯净本就不存。盛世之光愈亮,其下的阴影便愈显。”

他并未因此感到沮丧或愤怒。这一切,本就在预料之中。秩序的建立,从来不是一蹴而就,而是在不断的博弈、调整、净化中螺旋上升。

“堵不如疏。”他心念微动,一道新的神谕传入李文渊与袁天罡心中。

“令:于各州府增设‘申冤鼓’、‘建言箱’,广开言路,使民怨有处诉,民意有处达。巡天卫需及时核查处理,公正决断,取信于民。”

“令:核查新政推行中之不公、贪腐、怠政之举,无论涉及何人,严惩不贷!”

“令:调配资源,优先扶持边远贫瘠之地发展,派遣得力干员,切实改善民生,勿使一地掉队。”

他的声音冷静而坚定:“光耀之下,阴影自现。吾等要做的,非是抹杀阴影,而是不断拓宽光耀之地,让阴影无所遁形。同时,亦需一把更锋利的‘扫帚’,随时清扫积垢。”

他的目光,再次投向了那隐藏于盛世之下的、魔教活动的蛛丝马迹,以及那通过星钥感应到的、几处异常波动的、可能与其他“星钥”或“旧日遗物”相关的地点。

内部的隐忧需化解,外部的威胁更需清除。

是时候,主动出击,去会一会那些隐藏在阴影中的老鼠,并寻找让这个世界真正稳固的“基石”了。

他的身影自云台消失,下一刻,已出现在九州光影图前,目光锁定了其中一处魔气与异常波动交织的地点——西南瘴疠之地,巫山深处。

新一轮的博弈,即将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