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蔡大家精通音律,\"张承献宝似的说,\"这把琴是我特意寻来的!\"
蔡琰看着琴身上的\"雄\"字,沉默片刻,终究还是道了谢。
这日,张承又来\"视察\",正遇上蔡琰在教《诗经》。胡人们听得昏昏欲睡,只有一个叫索图的青年在认真跟着念:\"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张承眼睛一亮,立即上前拍着索图的肩膀:\"好!学得不错!今晚赏你半只羊!\"
他又转向蔡琰,一本正经地说:\"蔡大家,我觉得这个教学方式可以改进。光念诗他们听不懂,要不你给他们讲讲背后的故事?比如这首,就是说一个男子爱慕女子,睡不着觉的故事嘛!\"
蔡琰:\"......\"
张承却越说越起劲:\"要贴近生活!让他们明白,咱们汉人的老祖宗也跟他们一样,看到漂亮姑娘会心动,会睡不着觉!\"
胡人们果然来了兴趣,纷纷追问后来怎么样了。课堂气氛第一次活跃起来。
蔡琰看着被胡人学生围住的张承,他正手舞足蹈地讲解着《诗经》里的爱情故事,虽然解释得粗浅,甚至有些歪曲,但确实让这些草原青年对汉文化产生了兴趣。
下课后,张承特意留下,帮蔡琰收拾散乱的竹简。
\"蔡大家,你看这样教是不是好多了?\"张承得意地问。
\"将军......别出心裁。\"蔡琰斟酌着用词。
张承嘿嘿一笑:\"我这人实在,就爱讲实在话。文化嘛,就是要让人听得懂,感兴趣才行。\"
他顿了顿,状似随意地说:\"说起来,我年轻时也爱读书,特别仰慕蔡中郎的学问。可惜那时在凉州,整天打打杀杀,没机会请教。\"
蔡琰抬眼看他,似乎有些意外。
\"现在好了,\"张承继续道,\"蔡大家来了渔阳,我总算有机会请教了。以后还望蔡大家不吝指点。\"
\"将军过谦了。\"蔡琰淡淡回应。
张承知道不能操之过急,见好就收:\"那我不打扰蔡大家休息了。明日我再来看教学进展。\"
走出学舍,张承心情大好。他觉得自己的\"温水煮青蛙\"策略初见成效,至少蔡琰不再像最初那样冷淡了。
\"系统啊,看见没?这就叫以文化人!\"他在脑海里炫耀。
【系统提示:检测到目标人物态度轻微软化...策略有效性待观察...建议宿主保持适度距离...】
\"适度?我很适度啊!\"张承不以为然,\"这都是为了渔阳的文化事业!\"
他已经在计划下一步:请蔡琰为郡守府题个字,这样就有更多理由往来了。
而此时蔡琰站在院中,看着张承远去的身影,若有所思。这位华将军虽然行事粗放,言语直白,但确实在用心推动文教。他那些看似荒唐的举动,背后似乎另有深意。
只是这\"深意\",让她感到些许不安,自从丧父丧夫,又一路颠沛流离,已经很难让她迈入全新生活了,余生只想做好汉学的传播。
次日,张承果然又来了,还带着一个让蔡琰哭笑不得的请求:请她为新建的\"英雄血\"酿酒坊题写匾额。
\"蔡大家的字肯定好看!\"张承振振有词,\"让那些胡人看看,咱们汉人的字多漂亮!这也是文化输出嘛!\"
蔡琰本想拒绝,但看着张承期待的眼神,想到他这些天对文教的支持,终究还是提笔写下了\"英雄血\"三个娟秀大字。
张承如获至宝,立即命人制成匾额挂在酿酒坊最显眼处。逢人便夸:\"看看!这可是蔡邕之女、当代才女蔡文姬的亲笔!咱们'英雄血'现在也是有文化底蕴的了!\"
这番操作让田楷都忍不住摇头,赵云更是面无表情。唯有胡人\"留学生\"们当真觉得厉害,对蔡琰更加恭敬。
张承的\"文化攻略\"在继续,蔡琰的态度在微妙地变化,渔阳郡的文教事业在粗放而执着地推进着。这一切,都让这个边塞郡县呈现出一种奇特的生机。
而张承,已经在考虑要不要请蔡琰为他的\"的卢青春版\"也题个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