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都市重生 > 江湾钓事 > 第15章 盛夏水草区的草鱼汛与钓友新约

第15章 盛夏水草区的草鱼汛与钓友新约(1 / 2)

大暑过后,青衣江湾的热浪像层透明的纱,裹得人浑身发暖。清晨四点半,陈守义背着帆布钓包走出楼道时,天边刚泛起一抹鱼肚白,小区里的路灯还亮着,把他的影子拉得老长。他摸了摸钓包内侧的口袋,里面装着小满昨天熬夜画的 “水草区钓草鱼示意图”,纸上用荧光笔标着草窝的位置、饵料投放点,还有一行小字:“爷爷,盛夏草鱼爱吃嫩草芽,咱们多带点新鲜芦苇叶!”

“爷爷!这里!”

小区门口的梧桐树下,小满正背着双肩包来回踱步,怀里抱着一个竹编篮,里面装着鲜嫩的芦苇叶和玉米棒,背上还额外挎着一个红色的小喇叭 —— 那是他从家里找出来的旧喇叭,说 “等会儿钓友们来了,用喇叭喊着交流方便”。少年穿着件白色的速干衣,额头上已经渗出细密的汗珠,却依旧笑得灿烂:“您看我准备的‘草窝套餐’!芦苇叶是凌晨四点去江湾摘的,还带着露水;玉米是我妈昨天煮好的,加了蜂蜜,草鱼肯定喜欢!”

陈守义接过竹编篮,指尖触到带着凉意的芦苇叶,心里泛起暖意。这孩子为了今天的 “水草区钓草鱼”,提前三天就开始准备:不仅去江湾踩点,还在 “江湾钓鱼指南” 里补充了 “盛夏草鱼食性分析”,甚至联系了小区里其他钓友,约定今天一起去水库东岸交流钓技。“小满想得真周全,” 他把竹编篮放进钓包,“老张和李爷爷已经在水库等咱们了,还有小区里的王师傅、赵叔他们,也说要去跟咱们学习草窝诱鱼的技巧。”

“太好了!” 小满蹦了一下,肩上的小喇叭滑下来,他赶紧扶住,“我还准备了钓技分享的稿子,等会儿钓完鱼,跟大家一起聊聊盛夏钓草鱼的技巧!”

两人踩着清晨的微凉往公交站走,盛夏的清晨格外安静。路边的月季开得正盛,花瓣上沾着的露珠在晨光下闪着光;卖早点的摊位刚支起炉子,飘出淡淡的面香;偶尔有早起的环卫工人推着清扫车经过,“沙沙” 的扫地声与远处的鸟鸣交织,成了清晨最动听的旋律。

公交站台上,已经聚集了几位钓友 —— 王师傅提着钓箱,里面装着新买的饵料;赵叔背着一根长竿,说是特意为钓草鱼准备的;还有小区里的两个年轻人,手里拿着笔记本,说是来向陈守义请教钓技的。“守义,小满,可算来了!” 王师傅笑着迎上来,“我昨晚看了小满写的‘江湾钓鱼指南’,里面关于草鱼习性的分析太详细了,今天特意来学学草窝诱鱼。”

小满不好意思地挠挠头,从双肩包里拿出几页打印纸:“王师傅,这是我整理的‘草窝搭建步骤’,您先看看,等会儿咱们现场操作。”

众人坐上早班公交,车厢里顿时热闹起来。小满拿着 “江湾钓鱼指南” 手稿,跟大家分享盛夏钓草鱼的技巧:“盛夏水温高,草鱼多在水草区下层活动,所以草窝要搭在水深一米八到两米的地方;饵料要用新鲜的嫩草芽混合煮过的玉米,香味能扩散得更远……”

钓友们听得认真,时不时提问,陈守义和老张则在旁边补充,车厢里的气氛格外热烈。李师傅坐在靠窗的位置,看着窗外掠过的风景,笑着说:“咱们这哪是去钓鱼,分明是去开钓技交流会!”

坐了一个小时公交,再沿着水库边的小路走二十分钟,一片茂密的水草区出现在眼前。盛夏的水草长得格外旺盛,翠绿的叶片在风中轻轻摇曳,像一片绿色的海洋;水草区边缘的浅滩上,水色清澈,能看到水底游动的鱼群,偶尔有草鱼跃出水面,溅起的水花落在水面上,泛起一圈圈涟漪,引得钓友们阵阵惊呼。

“大家先别急着钓,” 陈守义放下钓包,拿起小满准备的芦苇叶,“咱们先搭草窝,盛夏草鱼食量大一,个草窝诱不来多少鱼,咱们每隔三米搭一个,形成‘草窝群’,把鱼都引过来。”

众人纷纷响应,开始分工:陈守义、老张和李师傅负责指导大家选钓位,确保每个草窝都搭在合适的水深;小满则带着年轻钓友们采摘新鲜水草,教他们如何把水草捆成直径约五十厘米的草把;王师傅和赵叔则负责往草窝里撒煮好的玉米,增加诱鱼效果。

“搭草窝有讲究,” 小满一边捆草把,一边跟年轻钓友讲解,“草把不能捆太紧,不然草鱼吃不到里面的草芽;也不能太松,不然容易散掉。捆好后,要在草把中间夹几颗煮玉米,香味能更快扩散。”

年轻钓友们听得认真,手里的动作却有些生疏。小满耐心地手把手教他们,从草把的松紧度到玉米的摆放位置,每个细节都讲得很仔细。陈守义站在旁边看着,眼里满是欣慰 —— 这孩子不仅自己钓技进步快,还懂得把技巧分享给别人,颇有当年老张教他钓鱼时的样子。

经过一个小时的忙碌,十几个草窝终于搭建完成。每个草窝都用绳子固定在水底,草把露出水面约十厘米,中间夹着的玉米散发出淡淡的甜香。“现在咱们开始打窝,” 李师傅打开保温桶,里面装着煮好的玉米和麦麸,“每个草窝撒两把玉米、一把麦麸,吸引小鱼过来,小鱼多了,草鱼自然就来了。”

众人按照李师傅的指导,开始往草窝里撒窝料。小满蹲在自己的草窝旁,小心翼翼地撒着窝料,眼睛紧紧盯着水面,生怕惊到水里的鱼。“小满,别太紧张,” 陈守义走过来,拍了拍他的肩膀,“盛夏的草鱼活性高,只要窝料香,很快就会过来。”

打完窝料,众人纷纷拿出钓竿,开始准备钓具。小满拿出自己的长竿,按照 “江湾钓鱼指南” 里的方法,调整浮漂的位置,让钩饵刚好落在草窝旁边约二十厘米的地方 —— 既不会惊到草窝里的鱼,又能让草鱼在吃草芽时顺便咬钩。

“小满,你这浮漂调得不对,” 老张凑过来看了看,“盛夏草鱼在下层活动,浮漂要往下调两目,让钩饵沉到水底,这样草鱼更容易发现。”

小满赶紧调整浮漂,嘴里还不忘记笔记:“盛夏钓草鱼,浮漂调至露出两目,钩饵沉底,距离草窝二十厘米。”

众人陆续抛竿,钩饵准确地落在草窝附近。清晨的阳光渐渐升高,洒在水草区的水面上,泛着细碎的金辉;水草在风中轻轻摇曳,发出 “沙沙” 的声响;偶尔有蜻蜓落在钓竿上,翅膀扇动着,像一架架小小的飞机。

“注意看浮漂,” 陈守义提醒大家,“盛夏草鱼吃饵快,但也容易脱钩,看到浮漂猛地往下沉或者斜着走,就要立刻提竿。”

过了约莫二十分钟,小满的浮漂突然轻轻动了一下。他屏住呼吸,手指紧紧握住竿柄,眼睛死死盯着浮漂。又过了几秒钟,浮漂猛地往下一沉,瞬间没入水中。“提竿!” 陈守义大喊一声。

小满反应迅速,双手握着竿柄,猛地往上一扬 —— 鱼竿瞬间弯成一道紧绷的弧线,鱼线被拉得 “嗡嗡” 响,一股巨大的力道从竿子末端传来,差点把他拉得站起来。“有鱼!好大的鱼!” 他兴奋地喊道,手臂都在发抖。

“别硬拽,顺着鱼的力道来!” 老张赶紧跑过去,双手扶住小满的胳膊,帮他调整鱼竿的角度,“你看,鱼往水草深处跑,你就往反方向带,慢慢放线,等它没劲了再收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