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满反应迅速,双手握着路亚竿,猛地往上一扬 —— 路亚竿弯成一道紧绷的弧线,鱼线被拉得 “嗡嗡” 响,一股巨大的力道从鱼竿末端传来。“爷爷,好沉啊!肯定是条大翘嘴!” 他兴奋地喊道,手臂都在发抖。
“别硬拽,顺着鱼的力道来!” 陈守义赶紧跑过去,双手扶住小满的胳膊,帮他调整鱼竿的角度,“你看,鱼往深水区跑,你就稍微放线,等它没劲了,再慢慢往回拉。”
翘嘴在水里拼命挣扎,时而往深水区冲,时而又往岸边游,鱼线被拉得笔直,仿佛随时会断。小满按照陈守义教的方法,慢慢放线、收线,脸上满是专注。江风轻轻吹过,带着江水的湿润,岸边的路灯在水面上投下晃动的光影,整个江湾显得格外宁静。
约莫过了二十分钟,翘嘴终于没了力气,被小满慢慢拉到了岸边。那是一条三斤多的大翘嘴,银灰色的鳞片在灯光下闪着光,尾巴拍打着水面,溅起的水花打湿了小满的裤脚。“爷爷,您看!好大的翘嘴!” 小满高兴得跳起来,抱着路亚竿跑向陈守义。
陈守义拿起抄网,帮小满把翘嘴抄了上来,放进活鱼桶里。“小满真棒,钓上这么大的翘嘴。” 他擦了擦脸上的汗水,笑着说,“这条翘嘴够咱们吃两顿的,回去让你奶奶做香煎翘嘴,肯定好吃。”
小满摸了摸活鱼桶里的大翘嘴,心里满是成就感。他掏出笔记本,在月光下借着路灯的光,把钓上大翘嘴的过程记了下来,还画了一条大翘嘴的简笔画,旁边写着 “晚上用路亚钓法钓上三斤多的大翘嘴,太开心了!谢谢爷爷和李爷爷的帮助!”
“爷爷,咱们再钓一会儿吧,我还想钓一条更大的!” 小满收起笔记本,眼里满是期待。
“好啊,不过别钓太久,太晚了不安全。” 陈守义点点头,重新挂好假饵,抛竿入水。
接下来的一个小时里,两人又钓上了几条翘嘴,虽然没有之前那条大,却也都很新鲜。活鱼桶里的鱼已经快满了,小满的眼睛也有些发红,显然是累了。
“小满,咱们该回去了,明天还要上学呢。” 陈守义看了看手表,已经快十点了,说道。
小满点点头,虽然有些不舍,却还是开始收拾钓具。他把路亚竿擦干净,小心翼翼地放进李师傅的竿包里,又把自己的手竿、浮漂一一放进铁皮盒子里,动作有条不紊。
两人背着钓包,提着活鱼桶和保温箱,慢慢往家走。夜晚的江湾格外安静,只有蝉鸣声和江水流动的声音,路灯的光影在地上拉长,两人的影子也跟着忽长忽短。小满走在前面,偶尔会哼几句歌;陈守义走在后面,看着少年的背影,心里觉得格外踏实。
走到小区门口,小满突然停下脚步,从双肩包里拿出一张试卷,递给陈守义:“爷爷,您看!我这次数学考了九十七分,老师还表扬我进步大呢!”
陈守义接过试卷,借着路灯的光看了看,试卷上的红勾密密麻麻,最后面还有老师写的评语:“学习态度认真,进步明显,继续努力!” 他忍不住笑了起来:“小满真棒,不仅钓鱼技术进步了,学习成绩也进步了,爷爷真为你高兴。”
“都是爷爷教我的,” 小满不好意思地说,“您教我钓鱼要耐心,我把这个用到学习上,做题也不急躁了,成绩自然就上去了。”
陈守义心里暖暖的,摸了摸小满的头:“小满真懂事,以后继续加油,爷爷相信你会越来越优秀的。”
两人在小区门口分手,小满一步三回头地往家走,陈守义站在原地,看着少年的背影消失在楼道口,才转身往自己家走。回到家,老伴已经睡了,他轻手轻脚地把活鱼桶里的鱼收拾好,把大翘嘴单独放在一个盆里,准备明天送给李师傅几条,剩下的留给老伴做香煎翘嘴。
第二天早上,陈守义提着几条翘嘴,敲响了李师傅家的门。李师傅开门看到他,笑着让他进屋:“守义,这么早过来,是不是钓上翘嘴了?”
“是啊,托您的福,钓上了不少,给您送几条尝尝。” 陈守义把翘嘴递给李师傅,“昨天小满用您的路亚竿,钓上了一条三斤多的大翘嘴,高兴得不得了。”
“是吗?那小子真厉害!” 李师傅接过翘嘴,高兴地说,“中午我就做香煎翘嘴,也让我家老婆子尝尝。”
两人坐在客厅里聊了一会儿,陈守义说起小满的学习成绩进步了,李师傅忍不住称赞道:“小满这孩子,又聪明又懂事,以后肯定有出息。你能教他钓鱼,帮他进步,也是缘分。”
陈守义笑了笑,心里也觉得格外庆幸。他想起第一次在江湾遇到小满时,少年拿着塑料鱼竿,连浮漂都调不明白,现在却成了江湾小有名气的 “小钓手”,学习成绩也名列前茅 —— 这大概就是钓鱼的魔力吧,不仅能让人收获快乐,还能让人成长。
接下来的日子里,陈守义和小满每天都会来江湾钓鱼,有时候白天钓,有时候晚上钓,有时候钓鲫鱼,有时候钓翘嘴,有时候还会钓草鱼。小满的钓鱼技术越来越熟练,学习成绩也越来越优秀,成了小区里人人称赞的好孩子;陈守义也在小满的陪伴下,生活变得越来越充实,脸上的笑容也越来越多。
有时候,李师傅也会加入他们,三人坐在江湾的岸边,一边钓鱼,一边聊天,分享着钓鱼的技巧和生活的趣事。江湾的晨雾里、夕阳下、夜色中,总能看到他们三个的身影,听到他们的笑声,那笑声里充满了快乐、温暖和对生活的热爱。
盛夏的一个周末,小区里举办了一场 “亲子钓鱼比赛”,陈守义和小满报名参加了。比赛当天,江湾岸边挤满了人,有参赛的亲子组合,也有看热闹的邻居。李师傅作为裁判,站在岸边,手里拿着计时器,笑着说:“今天的比赛规则很简单,在规定时间内,钓上鱼的总重量最多的组合获胜,奖品是一套钓鱼装备。”
比赛开始后,陈守义和小满配合得格外默契。小满负责抛竿、看漂,陈守义负责遛鱼、抄鱼,两人时不时还会交流几句,调整钓位和饵料。其他参赛的亲子组合也不甘示弱,纷纷拿出自己的看家本领,江湾岸边热闹非凡。
“爷爷,浮漂动了!” 小满突然喊道,声音里带着兴奋。
陈守义赶紧凑过去,只见浮漂猛地往下一沉,瞬间没入水中。“提竿!” 他大喊一声。
小满双手握着鱼竿,猛地往上一扬 —— 鱼竿弯成一道漂亮的弧线,鱼线被拉得 “嗡嗡” 响。“是条大鲤鱼!” 小满兴奋地喊道,按照陈守义教的方法,慢慢遛鱼。
周围的邻居都围了过来,看着小满遛鱼,时不时发出阵阵惊叹。“这孩子真厉害,这么小就能钓上这么大的鱼!”“是啊,还这么有耐心,将来肯定有出息!”
在小满的努力下,那条三斤多的大鲤鱼终于被拉到了岸边,陈守义赶紧拿起抄网,把鱼抄了上来。“好样的,小满!” 陈守义拍了拍小满的肩膀,眼里满是欣慰。
比赛结束时,陈守义和小满钓上的鱼总重量达到了十斤多,远超其他参赛组合,成功获得了第一名。李师傅把一套崭新的钓鱼装备递给他们,笑着说:“守义,小满,恭喜你们获得第一名,这套装备送给你们,希望你们以后能钓上更多的鱼。”
小满接过钓鱼装备,高兴得跳了起来,抱着装备跑到陈守义身边:“爷爷,我们赢了!我们获得第一名了!”